一时间,京城哗然,汪乔年刚刚回到府邸,一封封弹劾奏本已经出现在孙传庭的案头。
孙传庭紧急召集众阁老商议,拿着十几封弹劾奏本,面沉如水。
孙承宗罕见的也过来,看过这些奏本,沉吟不语。
靖王,傅昌宗,周应秋等就更难说话了,不说事情真假如何,单说现在群情汹涌,汪乔年想要再留下是万万不能了。
汪乔年不同于沈珣,他是内阁阁臣,相对独立的大理寺卿,他要是一走,不说大理寺的改革会出问题,对内阁的影响就非常可怕,无异于断掉了孙传庭一只臂膀
如果那些人乘势追击,舆论熊熊如烈火燃烧纸下,可能孙传庭也要担起责任,灰溜溜走人。
孙传庭要是倒了,整个内阁都会垮,最终后果就是朱栩十多年苦心孤诣的“景正新政”毁于一旦,一切又回头了。
“你们怎么看”孙传庭道。
大厅内安静无声,压抑沉寂。
孙承宗抬头去看,在座的诸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眉头不禁动了下。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上任之初,孙传庭就表达了想要更换内阁的想法,这个内阁的诸人,几乎全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孙承宗不得不开口,道:“杨锦初,沈珣的事情,我来做,我会写信,严厉斥责他们的兄长与恩师。”
众人眉头顿时一抬,面色微松。
要是论资历,讲辈分,这位孙阁老那在大明是首屈一指,谁能不给几分面子,他要是居高临下的斥责,怕是没几人有胆子反驳。
如此一来,沈珣,杨锦初的事情倒是可以解决,剩下就是汪乔年了。
所谓汪父被汪乔年活活气死自然是假话,汪乔年是有名的孝子,从未听闻汪父反对“新政”,逼迫汪乔年辞官。
但在这个风尖浪口,自然无法去分辨这些,还得另寻他路,必须保住汪乔年,不能让他在这种情况下狼狈辞官。
为人子,“孝”之一个字能杀死多少人,按照规制,汪乔年得辞官回乡,守孝三年,这不走也得走。
傅昌宗等对视一眼,能说什么
孙传庭看着众人,眉头同样深深锁着。汪乔年要是去了,对他来说会是重大的打击,后面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送他下台。
第1422章 公主要杀人
怎么能帮助汪乔年摆脱眼前这个困境,不离开朝廷,保住朝廷的颜面,确保朝廷不被撕开口子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涉及到人伦大道这种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任何人都没辙。
在座沉默无声,汪乔年的离开,似乎已成定局,根本没有其他办法。
孙传庭见众人无话可说,他也想不出办法,转头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沉吟一阵,道:“汪乔年要回去奔丧,这个阻拦不了,先想办法,尽快澄清汪父之死吧。”
孙传庭眉宇间尽是凝重,杨锦初,沈珣,现在是汪乔年,他统领的朝廷就要分崩离析了。
孙传庭不惜自身,可朝廷若是真的崩散,对大明来说,伤害将无以复加,对乾清宫的打击更是不可想象。
这种情况决不能发生
孙传庭见众人说不出话来,目光炯炯,沉声道:“这件事我来想办法,你们回去再商讨一番,汪阁老,看看能不能请他等一天。”
父丧,子第一时间奔丧乃是最正常的事情,稍有耽搁就是一个“不孝”的大帽子。让汪乔年等一天,那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傅昌宗知道孙传庭需要时间,在这个时候,他站出来支持孙传庭,开口道:“好,我去试试。”
孙传庭勉强的微笑,心里还是挺欣慰的,傅昌宗等人在这个时候没有急着与他划清界限,落井下石,还是知道顾全大局的。
孙传庭安抚住内阁,虽然汪乔年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总算还有点时间给他转圜。
但外面的人,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永宁公主回京本是极其秘密的事情,但不知道为什么,被一群人提前知道,男女老少皆有,死死的围堵在永定门进出口。
“我们要知道真相”
“三大案必须澄清,史书不能含混”
“下来下来太后娘娘与信王到底什么关系”
“皇上到底是不是喜欢男人,为什么不广纳妃,皇嗣少国社不稳”
永宁的侍卫有十八个,外加守门的卫兵堵在进出两口,个个神色凝重,死死挡住这些人。
群情汹涌,仿佛找到了发泄点,一个劲的向里面冲,冲向中间的那辆不起眼的马车。
“皇室从来就不干净,前有客氏,后有张氏”
“天不藏奸,交出朱由检”
“我们要查清真相,公主出来说清楚,你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东林党一案,必须重审”
侍卫与卫兵根本不够用,也不敢擅自动强,只能死死挡住。
侍卫队长一脸凝重的来到窗口,急声道:“公主,人越来越多,还有些人不一般,太危险了巡防营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属下带您杀出去,送您回宫吧。”
永宁坐在马车内,将外面的骂声听的一清二楚,小脸煞白,双眼通红。
她自小备受宠爱,谁敢欺负她又何曾见过这样的阵仗
但她迅速冷静起来,女将军的热血在沸腾,冷哼一声,一撩帘子站了出来,目光冰冷的盯着前面的人群。
众人见永宁公主真的出来了,先是一愣,顿时大喜,刚要开口,永宁忽然厉声喝道:“闭嘴”
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身形单薄,声音难免有些稚嫩,娇柔。
这一声落下,奇怪的是,一群人居然真的安静了,有些吃惊,意外的睁大双眼盯着她。
永宁盯着前面一群人,冷声道:“你们不是谈祖制吗祖制里哪一条告诉你们可以围堵公主哪一条说了可以无凭无据污蔑后宫娘娘哪一条又给你们权利干涉皇室了这是大不赦之罪,你们不知道吗”
两边的人群倒是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永宁公主居然说出这么掷地有声的话来,一些人刚要开口,永宁又一背双手,冷声道:“本公主不管你们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