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昨日之战报可曾看了”长孙无忌见李治被训得老大不自在,心中暗自好笑,可也有些子看不过萧瑀的态度,出言岔开了话题。
“啊,看了,八哥英明神武,实乃国之干臣也,本宫见此捷报,虽未亲临,也颇觉热血沸腾,恨不能亲往之”一见长孙无忌岔开了话题,李治暗自松了口气,再一想起塞外征战的激动人心处,不由地提高了声调,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萧瑀虽为太子太保,算是东宫属官里最尊贵的人物,可对于李贞这个勇悍王爷却深有好感,此时见李治如此称赞李贞,颇为欣慰,拈了拈胸前的长须,笑呵呵地道:“殿下所言甚是,能得越王殿下这等干才,我大唐江山无忧矣,更难得的是越王殿下素与殿下亲善,能有越王殿下辅佐,殿下将来当可为圣明之君也,老臣今日便是专为此事而来的,依老臣看来,越王殿下立下此等不世之功,殿下当有所表示才对,若是殿下能率先上本为越王殿下表功,一者可慰前线将士之心,二来也可结好越王殿下,三来能显殿下友爱兄弟之心,可谓一举多得也。”
李治口中是大赞李贞之功,实际上心里头却隐隐有着嫉妒之心,还有着不少的提防之意,让他随口为李贞美言几句自是无妨,可真要他上表为李贞请功,他可就不乐意了,只不过当着萧瑀的面又没敢说出个“不”字,一时间脸色变幻得精彩至极,却始终没开口说话。
在不知详情的人眼中,李贞与李治这俩兄弟一向关系不错,又是同门师兄弟,往日里也走得挺近乎的,然则,够资格参与夺嫡游戏的人们却很是明了:这哥俩个压根儿就不是一伙的,也就只有萧瑀这等木瓜脑袋才会出甚子让李治去拉拢李贞的馊主意,不过嘛,这也不奇怪,萧瑀是朝中有数的高官不假,其实却是个空架子官,并没有真儿个管朝中之事,加之其一向为人孤傲,在朝臣们中人缘甚成问题,谁也不会去主动亲近他,很显然,消息不灵通也就是必然的事了,可长孙无忌就不同了,不说其一向待人和善,与朝臣们关系融洽,门生故吏遍及朝堂各部,就说其手下的暗底势力也不比吴、魏双王来得差,朝野间的动态很少有能瞒得过他的,此时一听萧瑀竟然给李治出了这么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主意,险些当场笑将出来,刚想着出言反对,心中却猛地怦然一动,眼神一亮,笑呵呵地开口道:“好,萧中书这个主意好,老臣也以为可行。”
一听长孙无忌叫好,李治立马有些子傻了眼,满脸子疑惑地看了看萧瑀,又看了看长孙无忌,愣是没闹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无他,别看萧瑀与长孙无忌同为辅佐太子的高官,然则,这两人无论是治世之策还是纬业之道全然不相同,往日里没少发生争执,对人对事的看法几乎没有一致过的时候,可如今竟然观点一致了起来,岂非咄咄怪事乎
“这个,这个”李治心里头满不想应承的,可又没胆子与两位大佬说个明白,沉吟了一番之后,还是说不出个道道来,正发急间突地见到长孙无忌正把匝着眼对自个儿使眼神,立马会意地点了点头道:“好,既然二位大人都如此说,这本章本宫就上定了,只是本宫怕写不好,有劳萧中书代笔可成”
萧瑀一向自负文采,听李治这么说,倒也没有反对,拈着胡须笑道:“好,那老臣这就回府准备本章去,晚些时候送来与殿下过目便是,老臣告退了。”
李治知晓长孙无忌定是有话要与自己私下说,自是不会出言挽留萧瑀,很是恭敬地送萧瑀出了宫,这才转了回来,看着似笑非笑的长孙无忌,带着埋怨的语气道:“舅父,您怎么也,唉,这岂不是误了本宫么”
长孙无忌淡然地一笑道:“殿下,您不上本章,别人也会不上么与其将此献花之事交与旁人,不若殿下亲为,这又有何可为难之处呢”
李贞此番立功极大,这是无论如何都抹杀不了的,李治自是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里头却还是很不痛快,撇了下嘴道:“舅父所言,本宫自是知晓,只是,唉,这尾大不掉之势又该如何是好”
“哈哈哈”眼瞅着李治那等懊丧的小样子,长孙无忌放声大笑了起来,笑得李治一头的雾水,挠了挠头道:“舅父为何发笑,莫非本宫所言不对么”
“对,对,对,殿下所言实是太对了”长孙无忌鼓着掌大笑着道:“唯其势大,殿下方有可为之处,此是好事啊。”
“哦此话怎讲”李治一听之下,登时来了兴致,紧赶着追问了一句道。
长孙无忌笑着走到李治身边,轻轻地开口道:“越王势大,殿下急,只怕旁人更急,其中自有利用之关窍在,依老臣看来,此事易为耳,只需如此即可,殿下以为如何”
“好,就依舅父之言,本宫这就准备本章,为八哥请功”李治听完了长孙无忌的话,眉头一扬,哈哈大笑了起来
第三百零五章京师里的躁动三
天很热,但更热的却是人心,原本不怎么引人关注的塞外之战,自打捷报到京之后,拢共才一夜的时间,满京师里便传扬开了,人人都在议论此事,宛若不就此事发表一下看法便是跟不上潮流似的,弄得熟人间相见都会不自觉地问上一句:“知道不塞外又胜了。”那情形简直就跟寻常问人“吃了没”一般,于是乎,塞外风云顷刻间成了朝野关注的焦点,至于越王李贞之勇名么,则已提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如此一来,有些人可就坐不住了,一片胜利的翻腾中,一股子暗潮开始在京师里涌动了起来。
时间委实是一剂冲淡记忆的良药,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因受汉王李元昌谋逆所牵连而衰败下去的天香楼也就是原先的京师第一酒楼万花楼经历了一段惨淡的经营之后,渐渐又恢复了元气,并凭借着深厚的底蕴逐步又成了京师中排名最靠前的酒楼之一,虽比起其最鼎盛时期那等独霸京师的盛况来说,尚有着一段不小的差距,可生意大佳却是不争之事实,这不,尽管天气热得够呛,可上天香楼来用膳的客人却依旧多得很,若是不提前交待的话,别说四楼的顶级包厢,便是二、三楼的普通包厢都难以轮上,那等火爆之情景还真是令人垂涎三尺的,今儿个的天香楼再次毫无例外地爆满,别说包厢了,便是一楼的大厅都客满为患了,小二们忙碌之余,拿赏钱都拿到了手软,个个笑得嘴都快合不拢了,然则,相比于楼下的热闹来说,位于最顶层的数间包厢却是静得很,十数名身着店小二服饰的彪形大汉把守着楼梯口,所有试图往楼上走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