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都是亲兄弟,没地让人看笑话不是李恪同样被李贞的杀气吓得不轻,再一想起面前这主儿可是赫赫有名的血屠夫,在关外可杀惯了人的,身上杀气太大了,着实不好惹,忙不迭地出言当起了和事佬。
亲兄弟娘的,遇到尔等这般亲兄弟还真是有够倒霉的。李贞心里头暗骂了一句,可脸上却突地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脸,哈哈一笑道:三哥所言甚是,大家都是亲兄弟么,说说笑笑又有何妨,小弟正好要面见父皇,有些事要奏,哥哥们可也是如此
眼瞅着李贞那翻脸比翻书还快捷的本事着实太厉害了些,哥几个除了自叹不如之外,还真拿李贞没啥办法,一时间都有些子悻悻然,也就是吴王李恪比较沉得住气,立马顺着李贞的话头道:那是,那是,既如此,就同去好了。
陛下宣诸皇子并廖、裴、王三位大人甘露殿觐见就在一起子皇子们各自心怀鬼胎地瞎应酬的当口,内侍监柳东河领着几名小宦官从宫中匆匆而出,高声宣道。
诸位哥哥请。李贞笑呵呵地一摆手,示意了一下,也没管那几名兄长谦让不谦让,拍了拍纪王李慎的肩头,领着三位副审官便当先大步向宫中行去,后头哥几个对视了一番,也没多言,紧赶着也跟在了李贞等人的后头,由柳东河陪同着向甘露殿而去
嗯怎地都在李贞刚一走进甘露殿,立马现有些子不对味朝中诸如房玄龄、长孙无忌、诸遂良、李绩、苏定芳等等文武重臣居然全都在殿中,看样子等候了有段时间了,心头不禁为之一紧,可也没敢带到脸上来,大步抢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道:儿臣叩见父皇。跟在李贞后头的诸人显然也没想到会有如此大的阵势在甘露殿中等候着,一时间都有些子心慌,待得李贞见了礼,这才乱哄哄地也都抢了上去参见不提。
平身罢。李世民语气虽平淡,却透着股挥不去的倦意。
谢父皇。李贞一丝不苟地行完了礼,起了身,躬身道:禀父皇,儿臣奉旨审理相州军粮一案,已有端倪,唯有一碍难之处无法详解,特来请父皇圣裁。
讲。李世民依旧是那等平淡至极的语调。
是,父皇。李贞心中有种预感李世民一准是已经知道了公开审讯的结果,也一准是已经跟这帮子重臣们先交流过了,只是不清楚老爷子究竟是做何算计,然则,事已至此,李贞已是别无选择,只能是强自稳住心态,将今日审讯的情形详详细细地述说了一番,末了很是恭谦地道:启禀父皇,刘侍中乃是朝廷之重臣,非儿臣所能传唤,而今吏部司主事文选清指控刘侍中胁迫其伪造公文,儿臣不敢臆断,恳请父皇圣裁。
果然不出李贞之所料,一起子重臣们没有谁对李贞所言有所表示,甚或连脸色都不曾变幻过一下,这等咄咄之怪事毫无疑问地证明了李贞的预判是正确的,否则的话,乍一听当朝宰相,又是当初之辅大臣涉嫌伪造公文这等大事情没有谁会不为之动容的。
朕知道了,诸位爱卿都议议罢。李世民话里的倦意更浓了几分,这令李贞心中越沉了许多,可又不敢出言询问,躬身行了个礼,便即悄然退到了一旁,等候着诸大臣们的言。
事关当朝宰辅,再小的事也是大事,更何况是这等离奇的案子,加之又牵扯到了太子李治之死的起因,自是没有谁愿意在这等事上出风头的,李世民话都说完了好一阵子了,却并没有哪位大臣要率先站出来进言的,满大殿里一时间寂静得诡异万分。
别人可以不出声,可李泰却是忍不下去了,尽管前几日与苏勖商议之后,已打算牺牲刘洎,然则一来刘洎一向就是魏王一系的重将,若是李泰一声不吭便放弃了刘洎,绝对会寒了整个魏王一系官员的心,这等后果不是李泰所能接受得了的,再者,在进宫之前李泰也与李恪等人有所沟通,打算联合吴、蜀二王之力与李贞较较劲,虽说不曾得到吴、蜀二人的明确肯,可此二王也没有明确表态拒绝,是故,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李泰都必须站出来为刘洎作一番辩护。
启奏父皇,儿臣以为此事荒谬至极,实属小人图谋构陷刘侍中,斯言毫无逻辑,断不可信一派寂静之中,魏王李泰率先站了出来,亢声禀报道。
理由李世民眉头轻皱了一下,言简意赅地问了一声,语气依旧平淡得很。
李泰躬了下身子,面带激昂之色地道:父皇明鉴,刘侍中一向廉洁自守,素无以权谋私之举,为相有年,何曾见其为一己之私而动心过,若是其真要提携其子,又何须使出伪造公文这等拙劣之下策,以其时刘侍中之辅大臣之身份,只消下一文本,光明正大间便可促成其事,再者,文选清乃一微末小吏,以刘侍中堂堂宰相之尊,何须威胁其办事,其又有何德何能能得刘侍中召见,有此二条在,儿臣以为此事断无可能,必是有人设谋构陷刘侍中,其行且鄙,其心当诛,儿臣恳请父皇下诏彻查,看是何人在背后使此无耻之阴谋
李泰所言倒是不无道理,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并无多少破绽,一起子朝臣们虽没出言附和,可不少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了赞同的神色,整个局面一时间隐隐然有着被李泰控制住了的趋势,这令李泰本人也禁不住暗暗得意了起来,只可惜其得意得稍早了些,还没等李世民有所表示,却见蜀王李愔从队列里站了出来,高声道:启禀父皇,儿臣对四哥所言却有不同之看法。
蜀王李愔这么一站出来,不单李泰面露惊疑之色,便是边上站着的朝中重臣们也都为之动容,而李贞也因此皱起了眉头,实搞不清李愔这个喜欢装神弄鬼的家伙究竟在唱哪出戏,眼光不由地瞄向了垂手站在身边的吴王李恪,可一瞧见李恪嘴角上挂着的那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李贞心中立马打了个突,已然猜出了吴、蜀双王此来的用意之所在,心中暗自凝神不已。
李世民对于李愔这个儿子打小了起就不怎么疼爱,加之其又曾先后卷入齐王及侯君集的谋逆案中,更是对其看不上眼,只不过如今子息凋零之下,儿子也就剩下这么寥寥数人了,李世民也不想与其多加计较,此时见李愔跳将出来,李世民眉头可就立马皱了起来,沉默了良久,这才开口道:尔有何意见便说好了,朕自听着便是。
李愔似乎一点都不在意李世民的冷淡态度,一本正经地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最不可能之事其实往往便是最现实之举,人总是嬗变的,值刘侍中为辅大臣之际,其行事跋扈,既敢藐视身为太子的稚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