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闻其详。李恪见叶凌说到这儿便停了下来,立马来了精神,腰板一挺,慎重其事地问了一句。
叶凌眼中精光一闪,满脸子自信地开口道:依某看来,计者不外乎有二:其一,明辨是非之计,以越王殿下手中能人之多,未必就无法揭穿此等洛书之骗局,别看魏王此时春风得意,一旦洛书被认定为假,其大势必去矣,徒增笑耳;其二为将计就计,此物既然为假,那么越王殿下自可以假乱假,洛书既出,河图亦可现矣,真到那时,朝局必乱无疑,魏王殿下独领风骚之势头势必嘎然而止罢。
唔,依松成看来,小八会取何计策行之李恪默默地想了想,依旧不敢肯定李贞会采取何等对策,这便犹豫不决地问了一句。
叶凌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看了李恪一眼道:越王殿下会取何策,其关键在殿下身上。
嗯此话怎讲李恪愣了一下,茫然不知叶凌所言何意,这便紧赶着追问了一句。
叶凌语气肯定地答道:殿下若是动了,越王殿下十有会采取一策,只怕连带殿下都将被绕了进去,可若是殿下不动,则取二策之可能性最大,概因一策较急,恐有疏失,一个不小心之下,不但没能扳倒魏王殿下,闹不好越王殿下自己也赔了进去,这里头的风险并不算小,可一旦能成事,便是立竿见影之效果,实值得一搏,而二策较稳,纵使殿下动了,所有人等不过是都各自归位罢了,以越王殿下之声势,其胜面依旧最大
既如此,那本王动还是不动李恪闷闷地想了很久,依旧没能下定最后之决心,不得不再次出言问了一句。
且让越王殿下先动好了。叶凌皱着眉头道:此番东宫之争,越王殿下风头太劲,殿下纵使有心,也未必能扳倒越王殿下,倒不如留下个后手,等候时机来得好,此乃某之判断也,至于对错取舍还请殿下自择之。
先动手,可有将水搅浑,让李贞去疲于奔命,一旦李贞有所闪失,则入主东宫的机会就来了,可问题是李贞会不会有所闪失,李恪并不敢保证,一旦计不成功,则极有可能是一败涂地的结果,便是连日后的可能之机会都要一体葬送进去了,毫无疑问,这道选择题着实不好选,李恪的脸都皱成了苦瓜,却始终没能下定最后的决心,想得入神之际,书房里便死寂了下来
第四百一十六章洛书之争三
7397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名诗通常用来形容学子中了进士之后的得意之心情,然则用到魏王李泰身上却很有些相得益彰的意味,当然了,身为亲王,李泰自是用不着去整科举那玩意儿,可洛书一出,李泰之心情也就跟穷学子中了进士也无甚区别了罢。这几日好运连连,李泰便是晨起都是笑醒了的,又怎个快意了得更令李泰得意的是洛书一出,往日里总是避而不见的长孙无忌如今也能见着面了,而今日前来,长孙府更是大开了中门相迎,这等高规格的接待,令李泰很有种想要放声狂笑的冲动,若不是长孙无忌之长子长孙冲就在眼前,只怕李泰早已笑出了声来了。
殿下黄门侍郎诸大人正在府上,家父正陪着,特令某前来相迎,还请殿下海涵则个。长孙冲是个很谦逊有礼的人,一见李泰下了马车,立马迎了过去,恭敬地行了个礼,语带歉意地说了一句。
哦没事,没事,呵呵,表哥客气了,客气了。一听说诸遂良也在长孙府中,李泰心里头便咯噔了一下,可脸上却并无异色,笑呵呵地摇了摇手,很是随和地应答道。
殿下,您里面请,家父已在二门厅堂恭候。长孙冲也没多废话,躬着身子,摆了个请的手势,便退到了一旁。
表哥何须如此客套,来,一道走好了。李泰有心要拉拢长孙世家,自是不会在长孙冲面前摆谱,哈哈一笑,一伸手,挽住了长孙冲的手,并着肩便要往大门里走,长孙冲犟不过李泰,只得陪着笑,一道行进了长孙府的大门,才刚转过几个弯角,入眼便见胖乎乎的长孙无忌与精瘦的诸遂良早已站在了厅堂前,李泰忙松开了长孙冲的手,紧走了几步,却又矜持地停了下来,笑容满面地率先开口道:舅父,小王冒昧前来,打搅了,打搅了,抱歉则个。
长孙无忌胖脸上堆满了和蔼的笑容,微微弯着腰,拱了拱手道:殿下大驾光临,老朽有失远迎,海涵,海涵,您请
落后长孙无忌半步的诸遂良待得长孙无忌话音一落,也躬了下身子,媚笑着道:下官参见魏王殿下,殿下红光满面,必将有大喜之事哉,可喜可贺啊。
诸遂良这话讨喜得很,李泰本就心情得意,再被诸遂良这么当面一夸,登时便有了几分飘飘然之意,哈哈大笑着道:诸老大人客气,有喜当同乐乎同喜,同喜,哈哈哈
李泰这么一笑,在场之人自然也得陪着笑上一回了,只不过笑归笑,长孙无忌的眼中却是掠过了一丝的异色,然则却并未就此说些什么,笑着一摆手道:殿下,请。
二位大人请。李泰虽得意得很,却没忘了礼节,一伸手,也比了个请的手势,而后由着长孙无忌二人陪同着便走进了厅堂,自有一起子下人们奉上新沏好的香茶,而后全都退将出去,偌大的厅堂中仅有主宾三人各自就坐,这等私密相谈的架势登时便令李泰好一阵子激动,虽说强自控制着,却还是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
殿下,老朽在京时,时常耳闻均州大治皆殿下之功也,每有钧州来客,皆言殿下之仁政,老朽感佩矣,只是不知殿下治何如哉主宾方才做定,不等长孙无忌话,诸遂良便一拈胸前的长须,笑容满面地问道。
诸老过誉了,此乃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