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4(2 / 2)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5423 字 2019-04-16

儿郎们,保家卫国,杀啊高明亮大吼了一声,挥舞着马槊,纵马向着程名振杀了过去,其身后的四千余精锐骑兵也同时动,紧跟着自家主将向唐军动了凶狠的反冲锋

相比于右翼战场上唐军占尽上风的场面,左翼唐军此时却已经陷入了极端的危机之中刘君邛也是老将了,又是秦王府出身的将领,跟随着李世民东征西讨地打过不少仗,也立过不少的功劳,然则却全都是从龙之功罢了,刘君邛本人的武力、智谋都是寻常人而已,无甚出奇之处,其能升任将军之职位完全是靠熬资历熬将出来的,此番任其为将也并不是李绩的意思,而是出自李世民的提拔,同样是兵冲锋,刘君邛既没有程名振那等战略眼光,也没有程名振父子的那般勇力,当然了,刘君邛本人的勇气倒是不差,一接到出击的命令便即动,与迎面杀将过来的高句丽两万骑兵硬碰硬地撞在了一起,一开始,依仗着唐军官兵的战术素养远高于高句丽军的优势,倒也杀得极为顺手,不断地撕开对方的骑兵阵列,向着敌军的核心深处杀了进去,可惜的是勇气不能当饭吃,光有勇气而没有相应的勇力的结果就是冲不动了五千唐军官兵在敌军阵列中仅仅只冲杀了一柱香左右的时间,便已是强弩之末,生生陷入了高句丽大军的重围之中,虽经浴血厮杀,却始终无法脱困而出,左翼战场的形势已是到了千钧一的危机时刻

大将军,刘将军怕是危险了,末将请命率部增援上去。策马立在李绩身边的秦怀玉一见左翼形势危急,忙不迭地策马上前一步,拱手为礼地说道。

秦怀玉能看得出左翼的危险,李绩这等老江湖又怎会看不出来,这会儿也正自急在心中此番用刘君邛为将李绩原本并不同意,却拗不过李世民的坚持,也就是无奈之下才勉强用之的罢了,现如今右翼同样的兵力打得酣畅淋漓,大占上风,可左翼倒好,战才刚开打呢,就玩不转了,这等反差之大,瞧着就叫人有吐血的冲动,然则,此时敌军大队人马还在后头虎视眈眈地盯着战场,实在不是出兵援救的好时机,可若是不去救,一旦左翼崩溃,哪怕右翼胜了,这场战事只怕也难以按原定计划行事了,真若是如此,闹不好真要打成一场烂战了,这个后果可不是他李绩所能承担得起的,问题是己方后阵一动,敌军必然也会动将起来,就眼下这三万余兵力真要跟十六万强敌硬扛,能不能坚持到己方后续兵马动的时辰,这一点李绩心中丝毫把握都没有。

不妥,还是再看看罢。李绩沉吟了一下,到了底儿还是没有同意秦怀玉的请求。

可,唉秦怀玉乃是副将,又是李绩的晚辈,自是不好对李绩的命令提出质疑,无奈之下,也只能长叹了口气,策马退回到了一旁,满脸子忧虑地看着左翼战场的态势。

大将军,末将请求带百骑出阵,若是不能挽回态势,甘当军法秦怀玉方才退下,一员大将又从旁闪将出来,高声请命道。

众将一听这当口有人敢仅率百人冲阵,登时全都吓了一大跳,眼神齐刷刷地便向声响处瞧了过去,想看看究竟是何人敢夸下此等海口

第四百五十七章牛栏岗会战三

将有智、勇之分,于万军丛中取上将级如探囊取物者谓之为勇,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者谓之智,自有史以来,以勇闻名天下者不计其数,无论是秦汉时期的楚霸王、三国时期的猛张飞,又或是隋末乱世中的秦琼、罗士信、尉迟敬德等人皆是其中的佼佼者,然则,有意思的是级勇者的出现基本上都是在乱世初起之时,往往一出现就是一大批,可随着盛世的到来,级勇武之辈就鲜见了,就贞观以来,后起之秀虽众,可能谈得上级勇将者唯当今太子李贞一人耳,余者不过比寻常武者略强罢了,此时冷不丁听闻有人敢夸口仅率百人冲阵,诸将自是大为震惊,各自寻声看了过去,却见出列之人请命之人居然是左金吾卫右郎将薛仁贵,但见一身白衣白甲,外罩一件白色战袍的薛仁贵骑在神骏无比的雪龙驹上,端的是人如虎、马如龙,又怎个飒爽英雄了得

当年奇袭齐州,平定齐王之乱时,薛仁贵就曾在李绩军前效力,其勇力如何李绩心中大致有个定数,然则因着薛仁贵乃是李贞一系的将领,李绩实不愿与其多来往,对于薛仁贵的武勇也就谈不上有知根知底的了解,然则此时战事紧急,己方左翼已陷入了危机状态,中军又因敌军主力的牵制而无法投入增援,自是盼望着能有一勇将站将出来解此危机,此际薛仁贵自行请命,自是李绩求之不得的事情,故此,李绩并未有丝毫的犹豫,大有深意地看了薛仁贵一眼道:薛将军既是愿去,老夫便为尔擂鼓助威

是,末将遵命薛仁贵此番白衣白甲便是为了一战扬名,此时听得李绩允了自己的请求,自是兴奋得很,紧赶着应了一声,冲到自己的部众面前,点齐了一百勇悍之骑兵,待得鼓声一响,齐声呐喊着便向战场奔杀了过去。

大哥,唐军中军动了,杀上去,干掉他们一见到薛仁贵率部从唐军中军阵列后头杀将出来,性急的高惠真便忍不住吼了起来。

嗯原本正观察着战场态势的高延寿猛地抬起了头来,定睛一看,这才现出击的唐军不过只是支百骑规模的骑兵小队罢了,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冷哼了一声,压根儿就懒得理睬高惠真的大惊小怪。

人在吼,马在嘶,风声在呼啸,在这等人人疯狂厮杀的环境中,薛仁贵却冷静到了极点,一张黝黑的脸庞上竟木然地无一丝的表情,一双眼冷漠地注视着从乱军之中分出来阻截自己的一支千人规模的敌军骑兵队,既不曾取下得胜狗上的方天画戟,更不曾抽出腰间的横刀,就这么空着手打马向前飞奔,宛若闲庭信步般轻松。

五百步,三百步,两百五十步,近了,差不多到时候了薛仁贵冷静地算着与放马杀奔而来的敌军骑兵大队的距离,待得到了二百五十步的距离上,但见薛仁贵始终没有表情的脸上露出了丝微笑,左手一抬,悬于马鞍上的大铁弓已然到了手中,右手一伸,三支羽箭已在握,手腕一翻,箭已搭在了弦上,但听弓弦一声震响,三支羽箭竟连成一线地激射而出,整个动作干净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