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子殿下已动身,正在前往长孙府的路上。黝黑的如同鬼魅般的黑影,径直跪在了书房的中央,低声地禀报了一句。
知道了,再探李世民听到了响动,却压根儿就不曾抬起头来,甚至连动都不曾动上一下,只是淡淡地吩咐了一声。
是,奴婢遵命。跪在房中的黑衣人忙不迭地应答了一声,抬起了头来,于灯火明灭间露出了张脸,赫然正是宫中侍卫副统领吴升,但见吴升偷眼看了看李世民的脸色,嘴唇嚅动了几下,欲言又止,末了身形一闪,人已从房中消失不见了。
李世民虽不曾抬过头,可吴升的小动作却瞒不过李世民的观察,他自然清楚吴升想说些什么,左右不过就是吴王李恪那些个自以为高明无比的蛊惑人心之小动作罢了,然则李世民还真没将李恪那点小把戏看在眼中,他所关心的仅仅只是李贞在这等局面下会如何应对罢了对于李贞这么个出类拔萃的儿子,李世民始终觉得看不怎么透,总觉得李贞身上似乎笼罩着层神秘的雾气,令人瞧不清其内里。
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李贞聪慧过人,文武全才,固是难得的天纵之材,而此番能用心实事,更令李世民欣赏不已,然则,在李世民看来,李贞过往之行事狠辣有余,妥协不足,成败观太盛,更像乱世之雄,而非治平之圣天子,这正是李世民始终对李贞有所不放心的地方,此番李贞提出移民疏之际,李世民自是早就料到会出现如今之局面,可李世民却没有阻止李贞的上书,甚至不曾出言提醒一下李贞,最根本的用意便是要看看李贞会如何应付此危局,当然了,一切的变化都在监控之下,李世民压根儿就不担心会出甚大乱子,而今李贞既已想起要去拜访长孙无忌,倒是令李世民颇为欣慰的先不管拜访的效果如何,至少李贞已明白了为天子者当懂得妥协与调和之道,若能与长孙无忌达成妥协,那就证明了李贞已经够资格成为治平之君了,若如是,李世民也就能彻底安心矣。
贞儿,切莫失了朕之厚望啊。李世民起了身,慢慢地踱到了窗前,也不管窗外风雪甚大,一伸手推开了窗子,任凭狂风夹杂着大雪迎面扑来,眼望着长孙府的方向,口中呢喃地念叨了一声
长孙府离皇宫并不算远,也就是隔着一条街的距离罢了,若是从承天门走着去,不过数百米之距离罢了,即便是从东宫出,也就是一里不到而已,尽自雪大天黑路难行,李贞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了一刻来钟也就到了地头,早已得到通报的长孙冲率领着一大群家人一见到李贞的车驾到了府门前,忙不迭地便都跪倒了一地,恭迎李贞的到来,而李贞也没矫情,由着几名小宦官服侍着,款款地下了马车,缓步走到长孙冲的面前,虚抬了下手道:“长孙爱卿请起罢,本宫冒昧前来,多有打搅了。
谢殿下,太子殿下光临寒舍,乃小臣之荣耀,却不知殿下此来有何吩咐,小臣自当竭力而为之。长孙冲心里头虽尚忌恨着李贞伤弟之仇,可当着李贞的面,又怎敢有所表示,听得李贞叫起,忙磕了个头,站了起来,躬身而立,恭敬地回了一句。
本宫听闻司徒大人因劳成疾,心中甚是不安,特此前来一探,若是有打搅处,还请卿等多多海涵,却不知司徒大人如今病势如何可曾唤太医前来诊过李贞一点都不在乎雪大,就这么站在雪中,笑吟吟地问道。
多谢太子殿下关爱,家父偶感风寒,已请王御医前来诊过,并无大碍,只是得将养上些时日,恐难应付朝局之事矣。长孙冲应答得虽恭敬,却绝口不提请李贞入府一叙之事,隐隐有着谢客之意在内。
哦那就好,王御医手段高明,本宫也曾见识过其妙手回春之术,甚是了得。李贞似乎一点都不介意长孙冲的态度,笑呵呵地道:“本宫此来带了些特效药,对于司徒大人的病情当有奇效,唔,若是司徒大人尚未歇息,可否容本宫前去探问一番
李贞将话这么一挑明,长孙冲哪还敢再拒客门外,只好躬着身子回道:“太子殿下,外头雪大天冷,您请府中先稍坐片刻,且容小臣去父亲处通禀一声,若是父亲身体能支撑,定当前来接驾。
好,那就这么定了。李贞笑着说了一句,也没管长孙府其余诸人还都跪在门口呢,抬脚便走上了长孙府的台阶,由长孙冲陪同着便进了二门厅堂,方一落座,东宫卫士们便蜂拥着将整座厅堂严密地把守了起来,大有反客为主之架势,此乃太子出巡的体制,长孙府众人尽自不满,却也不敢有甚怨言。
太子殿下,您请稍坐,小臣这便去父亲处通禀一声。长孙冲陪着李贞进了二门厅堂,又令人奉上新沏好的香茶之后,这才恭敬地躬身请示了一声。
李贞笑着端起了茶碗,对着长孙冲示意了一下,随口吩咐道:“爱卿请自便,本宫便在此候着好了。
小臣告退。长孙冲不敢怠慢,恭敬地行了个礼,退出了厅堂,直奔长孙无忌的寝室而去
第四百八十九章博弈中
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天冷得紧,哪怕此时门窗紧闭,室内又多加了个燃得正旺的大火盆,可长孙无忌却依旧觉得寒得慌,尽管身上其实是在不停地冒着汗,只因那寒是打心里而起的,与气温并无一丝的关联指点江山数十载的一代大帝李世民老了,尽管样貌上并不显,可心态上却是已经老了,旁人或许看不出来,可与李世民乃是总角之交的长孙无忌却心中有数得很,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乃是不二之真理,先君之重臣往往在继任者手下不得志,甚至死于非命者,众矣,能全身而退者极罕,熟读史书的长孙无忌自然很清楚这一点,而这也正是长孙无忌感到心底寒的缘由之所在。
人之将老,便会为最贴心的人做出种种的安排,以确保其之安全,此乃人之常情,即便似李世民这等伟大之帝王也不例外,对此,长孙无忌心中自是有数得很前番征高句丽之际,李世民在牛栏岗一战中力排众议地将抚敌之后的破军大功交给并不尚武的自己,怕便已显露了安排后事的苗头了,而此番移民疏一事来得更是蹊跷以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了解,他绝不相信李世民会看不出此策将会造成朝廷多大的混乱,可却依旧不出言阻止李贞的上书,如此一来,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性李世民此举也是在未雨绸缪地安排着后事,只不过其中的奥妙究竟如何,长孙无忌一时间也看不怎么透,可有一条他却是清楚的,那便是总角之交再重也重不过社稷之传承,心腹再亲也亲不过自家儿子,万一此番不能与李贞达成个妥协的一致,那长孙世家的将来只怕未必光明,况且长孙无忌很清楚此番征高句丽不胜的结果对李世民的打击极大,别看李世民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变化,其实内心里却已是伤得极重,连带着身体都大不如前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要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