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就指着您一个人了。”
朱由检听着不太对味,心道老子手下不还有那么多大臣么,怎地被你说成了孤家寡人一般,朱由检“哼”了一声,气呼呼地转了个身,心道,曹化淳终究没有高启潜会说话。
曹化淳听罢朱由检哼了一声,急忙恍然大悟状跪倒在地上:“奴婢该死,奴婢说错话了”曹化淳一边说一边扇自己的耳光。
朱由检没好气地喘气说道:“你哪里说错了”
曹化淳说道:“大明的天下,虽然是皇爷在撑着,可皇爷还有忠臣良将为皇爷分忧,所以奴婢说错了,奴婢也是想起锦衣卫说赵谦的事儿,一时感慨,就乱说话,瞧奴婢这张嘴,不是该打么”
朱由检好奇,喘过一口气,说道:“赵谦赵谦的什么事儿”
“锦衣卫有消息,赵谦在福建组建水师对付郑芝龙,第一期就投入白银两百多万两,最大的福船吃水一千多料排水超过1000吨,至少四桅,预造战舰十余艘,商船”
“他花花这么多银子造船做什么哪里哪里来的银子咳咳”朱由检脸色变成了猪肝色。
他朱由检省吃俭用,每顿吃素,都不够中原和辽东两处开销,为了军饷是脑子都想破了,赵谦可好,一下子花出两百多万两来,朱由检是气得没话说。
再说赵谦也有前科,几年前就因为浙江发大水救灾,一下子弄出一百万来,被人弹劾是贪墨之财,赵谦因此罢官,差点被廷杖打死。朱由检猜想,赵谦贪墨的银子,可能还不少。
一种邪恶的想法出现在朱由检心头,杀了赵谦抄家产
“来人来人”朱由检气急。
不一会高启潜和几个太监就跑进了宫殿,伏拜在地上。
“去,带锦衣卫去”
这时长平公主朱徽娖不知什么时候跑进了坤宁宫,拉着朱由检的手说道:“父皇,父皇,赵谦是忠臣,赵谦说要为父皇分忧,父皇不要杀他,父皇不要杀他”
朱由检看了一眼女儿,平时朱由检最疼爱的就是朱徽娖,不忍心斥责她,遂说道:“去找你母后,父皇在说正事。”
“父皇不要杀赵谦嘛,他是忠臣”
朱由检没好气地看向高启潜:“你怎么让长平公主进来了”
高启潜急忙磕头:“殿下执意要进宫看皇爷,奴婢”
朱由检冷道:“你也不同意朕杀赵谦”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高启潜叩头如捣蒜,“皇爷乾坤独断,岂是奴婢敢不同意的皇爷,奴婢不敢”
朱由检被这么一打岔,气头过去,想了想,说道:“传赵谦进宫,朕要问他话。”
高启潜急忙拜道:“遵旨。”
朱由检撑着从床上坐了起来,“更衣”他顿觉天旋地转,坐在那里闭了一会眼睛,才说道,“朕要去冬暖阁。”
曹化淳忙扶住朱由检:“皇爷,您还得调养几天,龙体要紧啊。”
“朕朕要去冬暖阁。”朱由检的声音听起来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十分威严。
“是,奴婢先侍候皇爷喝碗药。”
高启潜到了赵府,见到赵谦,先说道:“口谕。”然后赵谦跪拜接旨,高启潜说道:“传赵谦进宫,朕要问他话。”
赵谦谢恩接旨,心中忐忑,忙问道:“高公可知皇上传下官何事”
赵谦本来已经作好了逃命的准备,但听说只有高启潜一个人来传旨,并没有锦衣卫,赵谦这才出来接旨。毕竟如果皇帝诚了心要杀你,想从京师逃出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高启潜低声道:“廷益在福建兴建水师的事儿,曹公公在皇上面前说了,皇上初时大怒,正要命锦衣卫捉拿廷益,长平公主拉着皇上的手,言廷益乃忠臣,皇上这才作罢,只叫廷益进宫问话,廷益要小心回答。”
“赵某欠长平公主一条命”赵谦感慨道,“下官这就遂高公进宫,高公稍后,下官进去换朝服。”
赵谦进了内院,孟凡跟了上来,说道:“大人,此去凶多吉少,不如咱们现在就启程南下”
赵谦犹豫了片刻,第一,现在启程南下,就是公然抗旨背叛朝廷,与之前的既定计划不符;第二,京畿重地,想跑恐怕没那么容易。
想罢,赵谦说道:“不妥,我自有主张,孟凡在家等候我的消息便是。”
高启潜带着赵谦径直走进紫禁城,大内侍卫连腰牌也不用检查,毕竟是高启潜带的人。
这次两人没有去坤宁宫,而是去了乾清宫旁边的冬暖阁,赵谦走着走着,心道朱由检也是个玩命的主,上午还躺床上起不来,这会儿就坐冬暖阁去了。
路上的太监宫女见了高启潜,都恭敬地让到边上。
二人进了冬暖阁,赵谦只觉得心脏怦怦直跳,鼓足了气悄悄看了一眼朱由检的神色,朱由检脸色苍白,有病容,不过并没有将愤怒的表情表露在脸上。
第五折 金戈铁马入梦来
段十六 十丈为两桅
这几天在写新书大纲,过两日方能加快更新速度,请大家见谅。
凑字数
“第一期投入二百八十万两,预造战舰十五艘,总吨位总排水量一万六千料,大小火炮两千门,采用侧弦带铰链的炮门,预计战舰的建造完成需要到后年,即崇祯十五年方能完工,明年还要投入两百余万,用于装备战舰、训练水手、购置火器弹药等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