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想了想,说道:“可先通牒琉球红番投降,如不投降,便攻上岛屿,围困热兰遮城又称王城,等红番调出援兵增援,再以海军主力围歼之,使其不敢窥欲东方,我再趁势攻取南洋诸岛,进入世界贸易。”
邹维涟道:“臣遵旨。”
荷兰在欧洲还要和许多国家竞争,是不可能调出全部水师绕半个地球来台湾的,以宋军海军的巨舰力量,要剪灭援军并非难事,所以邹维涟也没多想,就答应了。在海军各舰的火力配置上,宋军并不逊色于欧洲。
现在英国内战还没有结束,实际上荷兰垄断了世界贸易,大宋要想在贸易利润中分杯羹,肯定就是和荷兰为敌。
赵谦道:“当今世界,西方各国都在极力发展远洋贸易,我大宋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跟紧天下大流,水师乃是今后数百年之重要力量,下旨南京市舶衙门继续督造战舰。”
“遵旨。”
邹维涟领旨为海军都督,统领海军处理台湾事务。
邹维涟按照赵谦的圣旨,先派出使臣要求荷兰无条件投降,并赔偿占据台湾给宋国带来的损失。
这个条件无疑荷兰不能答应,无条件投降已经够逼人太甚了,投降了还要赔款。荷兰人觉得华国人态度傲慢异想天开,将使臣给杀了,割下头颅含着议和书送了回来。
和谈破裂,邹维涟遂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实施起来。他先在金门料罗湾集结舰队,经澎湖,到达鹿耳门。
鹿耳门水浅,不能通大船,是进攻荷兰在台湾南方的据点赤嵌的重要入口。但邹维涟找来本地人做向导,本地人说鹿耳门涨潮时可通大船。
于是邹维涟就将舰队停在鹿耳门,等待涨潮。
邹维涟运气不好,当地人说按照经验三天之后会涨潮,结果三天之后没有涨潮,邹维涟的海军只好在那里干等。
荷兰调来几只战船想攻击,但看了一眼宋军舰队中吃水几千吨,舰炮几百门的巨型战舰,当即就调头向赤嵌跑了。他们可不想来送死。
等了近半个月,荷兰派出使臣要求和谈,不料这个时候潮水又涨了,邹维涟都等了半个月,终于涨潮,便将荷兰使臣斩了,也将头颅含着和书送了回去,然后率军进入鹿耳门,撞沉了河面上的几艘战船,然后调六千陆军登陆,用火炮将赤嵌城炸成一片狼藉,挥军直趋台湾城。
台湾城防御坚固,修得像个欧洲城堡,城墙都是石料码成,要进攻得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不过邹维涟根本没想要进攻这个城堡,只将城给围了,拜上火炮便修工事。
围了台湾城半个月,宋军没有进攻一次,荷兰人郁闷了,以为宋军要将他们饿死在里面,遂再次派出使臣要求投降。因为荷兰人只有一千多士兵,火器也不占优势,要冲出来拼命也打不过,实在没有办法。
荷兰使臣言台湾城无条件投降,城中珠宝金银全部奉上。至于赔偿之类的事,人在宋军手里,叫人拿钱来赎就是。
这下邹维涟犯难了,按理打仗的时候,别人无条件交出武器投降,当然是要接受的,武器都交了,要杀要剐还不是随你便。
但邹维涟有圣旨,要围着荷兰人,等援兵,围城打援当时邹维涟接旨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荷兰人要是无条件投降了怎么办。
邹维涟犹豫,本来将在外有临机决断之权,按他的意思,当然就是接受投降了再敲诈一笔赎金,但是朝廷关于打击荷兰水师的谋划就不能实现了。这就是邹维涟犯难的原因。这时候他才感觉,皇上是出了一个昏招,什么围城打援,荷兰就算要派援军,等开到琉球都猴年马月了,不知道台湾城中的粮食储备是否充足
有部下建议道:“不准投降不就行了”
第六折 何日携手入京师
段五四 三宫六院春
有幕僚建议邹维涟不准台湾城的荷兰投降,这样干自然是不行的,古今只有坑杀战俘的例子,没有不准人投降的道理。
邹维涟想来想去,只有派人到北京上奏皇帝,说明围城打援的难度,按照皇上的意思来办。这样也不用为没有实现朝廷预划的目标而负责任,邹维涟觉得,开国之后,还是少授人把柄为好。
从台湾城到北京,海陆几经辗转,到了北京的时候,台湾城前后都被围了一个多月。城中的荷兰人实在是纳闷,都说无条件投降了,为什么不让人投降
而且宋国人也不进攻,将城池周围的工事修得十分坚固,军队日夜轮番守卫,荷兰人愤怒之下发动了几次进攻,都被宋军的火炮火枪打退。
荷兰人更加愤怒了,城中的人说:宋国人残暴、无理、变态,竟要将人活活饿死在城里。
荷兰官员对着城下的宋军咆哮:为什么,为什么不让人投降你们驻扎在这里不花钱的吗
但是邹维涟等人压根不懂他们说什么,懂荷兰语的人也懒得翻译。
邹维涟派出的人到达北京的时候,因为是前线急报,兵部收到军报,直接送进了宫里。开国之初,政务都很畅通,军报很快就到达了赵谦手中。
赵谦读罢邹维涟阐述的围城打援的困难性,这会儿才想到要从西方调军舰到这边来,可得花些时日,水师在台湾是浪费银子,便批红:准许荷兰人投降,看管俘虏,让人拿银子来赎。
这会儿韩佐信正在向赵谦进谏治理江南土地兼并的问题。
明朝以来,天下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愈日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帝国的稳固。明末爆发大规模战争以后,北方数省的人口死亡逃亡者过半,很多无主土地都被新帝国收为国有,可以调拨出来拿给自耕农耕种,修养生息,兼并的问题因为战争得到了解决。
但江南诸省没有受到战火的太大破坏,原来的地主到现在还占着大片土地,农民多没有自己的土地。
这在以前明朝的话,包括自谕清高的东林党,也不敢提出来解决的事,因为这些地主很多本身就是官吏,至少是掌握了社会经济的强势群体,这样一个利益集团,谁也不敢来触碰,包括皇帝都办不到。
可现在不同了,大宋立国之后,权力大洗牌,新宋朝权力顶峰的人,以前都不是大地主,现在社会资源被外边的人占着,还没来得及侵蚀到朝廷内部。韩佐信提出整治江南土地,就是帮助拥有权力的新贵夺得资源,朝廷上下自然反对极小。
韩佐信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阐述厉害,赵谦先是觉得很有道理,后来一想,要实施并不容易,地主们有许多乡绅士人,得罪了容易造成极坏舆论,要想根治,就会大量杀人。
早朝的时候,赵谦坐在殿上,暗示一些官员提出这件事来,在朝廷上讨论。意见分歧很大,有的官儿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