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6章 意料之外(880)(1 / 2)

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与其被人用来形容现代的高考制度,倒不如放在古代的科举考试里最为恰当。

至少,在现代的高考里落榜的人,并不会因此失去所有的机会,哪怕落榜的考生不愿意复读重考,他也还有无数的技术学校可以选择,最不济的还可以直接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只要自己愿意多动动脑子,多努力一些,总能找到机会和办法。

但是在古代,这样的机会和办法却是不存在的。

如果古代的科举考生不幸落榜,他的选择仅仅只有两个重读再考,直接放弃。

而这样稀少的选项,同样也不是考生自己想怎么选就能怎么选的,更多的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比如说,一个考生的出身家庭并不优厚,甚至可能是比较贫穷的,砸锅卖铁好不容易才供他读了这些年的书,全家人都指望着他能中举,但是偏偏他的运气不好,或者天赋不够,拼命的努力之后,最终还是不幸落榜了。

残酷的问题就这样摆在了眼前

古代的科举要三年才举办一次,如果不幸落榜,想要重考的唯一办法就是复读三年。

而在这三年时间里,朝廷不会给考生提供任何帮助,一切的生活开销以及笔墨纸砚乃至书本费用的问题,都需要考生以及他的家人自行解决。

家庭条件稍微差一点的考生都有可能承担不起这三年的自理费用,何况谁也不能保证三年之后的重考,自己就一定能考中。

万一倒霉的再次落榜,重复三年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