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沃卡特也紧了,不过他紧的是拳头他不知不觉攥起了拳头。
舍舒科夫和什坦尤科两个人一前一后把陈英雄包夹在中间,可跳得最高的人依然是陈英雄,圣彼得堡泽尼特的99号
舍舒科夫再向后仰,将自己全身的体重都压向陈英雄,而什坦尤科则有一个非常隐蔽的拉人动作。陈英雄确实受到了影响,他的身体在空中失去了平衡,后仰着倒下。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用头蹭到了足球并且把球蹭向球门
光能队的门将格鲁尼亚国门乔吉罗马亚giioaia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做出了一次精彩的扑救,他纵身飞起,单掌把足球挡了出去
“好”解说员连好险都没来得及说完,就看到门前一道白色的身影闪过
他背后的10号非常醒目。
安德烈阿尔沙文
面对门将拍下来的这个球,阿尔沙文所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迎头一撞
“啊球进了”解说员懊恼的拍了一下桌子,不过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他例行公事地喊了一嗓子,就不再为对手欢呼了,而是责怪起了自己的后防线。
“这个球两个中后卫都没有能够阻止对方的99号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做什么要说身高上有差距,什坦尤科身高一米九零,而泽尼特的99号根据资料上所写的是一米九二,只差了两厘米,有这么大的差距吗两个人都防不住一个人我看巴甫洛夫应该考虑引进后卫了”
其实他这倒是冤枉了舍舒科夫和什坦尤科,两个人在空中的时候已经做到了身为一个中后卫所能做到的一切了。但无奈出了“空霸”天赋的陈英雄在空中就像霸王一样,无人可挡。
他们又不是什么世界级的中后卫,当然只有败下阵来咯。
迪纳摩球场安静了。
上半场比赛第三十七分钟,安德烈阿尔沙文抢点补射,攻入了本场比赛的第一个入球。
虽然陈英雄没进球,但是这个球和他脱不了干系。
陈英雄落地之后看到足球进了,便转身抱住了正在用招牌式的“闭嘴”动作来庆祝进球的阿尔沙文这个动作可不是挑衅客队球迷。动作最早出现在2005年,在泽尼特5:1大胜阿姆卡的比赛中,阿沙文上演帽子戏法。但他在每个进球之后都没有庆祝,因为他是以这样的方式对俱乐部进行抗议:当时莫斯科斯巴达克本想以八百万美元买下他,但泽尼特俱乐部拒绝了这笔交易,转而向对方推荐了比斯特洛夫。看着好朋友这样被卖走,阿沙文便就此开始以“沉默”作为庆祝动作。
“噢噢噢噢噢噢”抱着阿尔沙文,陈英雄喊道。
其他的队友们则蜂拥而来。
经历了十三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时差都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疲倦的上场比赛,没有什么比领先更能让他们提神的啦
队友们当然不会忘记这个球也有谁的功劳,在祝贺完了阿尔沙文之后,大家也对陈英雄的表现提出了表扬。
“在两个中后卫的包夹下你还能把足球定向球门,可真了不起啊,英雄”
“我要是沙瓦,我就不会往前冲了我可不会想到你真能顶到那个球的”
“一米九二的个子真不是白长的,哈哈”
“双人包夹都已经阻止不了你了,小子”
大家庆祝完进球之后,又来拍打陈英雄的头。于是陈英雄发现自己不管进不进球,都会被人拍头抓头发。
不过这也说明自己挺受大家欢迎的吧
跑回自己半场的陈英雄想到这个问题,他嘿嘿笑了起来。
这个比分一直保持到了上半场结束,客队泽尼特凭借阿尔沙文的一个进球暂时领先。
艾德沃卡特冲着下场的泽尼特球员们鼓掌,而巴甫洛夫则阴沉着脸早就走进了球员通道。
他必须尽快想办法来对付陈英雄,否则的话他觉得下半场只会更惨。
第四十三章 两场两球
巴甫洛夫想了半天,如果要从陈英雄身上着手的话,他实在是没好办法阻止这个大个子。
他专门问了舍舒科夫和什坦尤科在防守陈英雄时的感觉,两个人都回答很棘手。
“他有身高,有体重,而且对高球落点的判断极准只要让他卡住了位置真的很难”
巴甫洛夫想了想,决定还是从边路着手好了。
但他转念一想边路是阿尔沙文啊
上赛季俄罗斯超级联赛最佳球员俄罗斯国家队的10号,新领袖这样的球员,是你说防就能防得住的
唯一的弱点恐怕就是他们的左边路斯皮瓦克了。
但是斯皮瓦克经验丰富,也是一个很难缠的角色。
巴甫洛夫这么一想,就觉得简直是“天要亡光能”。不管他怎么想对策,都被泽尼特的战术牢牢克制住了。
而一切的关键全都是因为那个99号
巴甫洛夫在愁眉苦脸,艾德沃卡特则笑逐颜开。
本来他对这个客场是做好了可能会输的心理准备的,甚至他一度认为最好的结果就是一个平局。哪想到现在上半场就一球领先了,而且球队的战术非常有效,完全压制了对方。
这样看来,下半场再取得进球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们要继续这么打要把空中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还是艾德沃卡特第一次这么赤裸裸,这句话也基本上奠定了陈英雄在这支球队中的地位了,除非有一天这套战术被遏制住了,否则艾德沃卡特恐怕都会坚持这种打法。
现在不用担心陈英雄下场比赛上不了了,除非他在这场比赛中领到红牌什么的
陈英雄也很开心,主教练这么说,他下半场进球的希望就大增。
他拍着自己的头顶冲队友们打招呼:“下半场,大家都把足球往我这儿传啊”
队友们都被他逗笑了。
陈英雄还真是一个很容易和新团体打成一片的人。他的性格活泼开朗,有十八岁少年特有的亲近感,不像有些人年纪不大,但心思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