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5(2 / 2)

三国求生记 水瓶座·杰 6226 字 2019-04-17

陆逊愕然道:“兄长不是要赈济百姓”

陆仁道:“伯言,为兄不是吝啬惜财,实在是我有多少家底给他们吃啊两万人,随随便便就能把我吃成穷光蛋”

陆逊犹豫道:“可是兄长”

陆仁道:“你听我说,我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希望能支持得更久一些而已。”

陆逊道:“兄长是说,百姓若得余钱购粮,兄长赚回本钱又能去别处再购粮来。换句话说,兄长就是借手中的水运之便,代百姓购粮”

陆仁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实在不行我亏一点钱也不要紧,但不能伤及元气,我日后还有很多事要做的。哦对了,你回去后可马上派人前往许都周边,那里有一土产名为土豆,是我旧日移植之物,两到三月即可收获,若耕种得当亩产可达千斤尽量让人多购置一些回来栽种,半年后百姓口粮即可无忧。”

陆逊道:“即如

即刻动身返回海昌。”

陆仁点点头,陆逊转身走出两步忽然回过身来问道:“兄长,逊有一事不明,不知兄长能否告知”

陆仁道:“何事”

陆逊道:“以兄长的名望与才干,为何不与逊一同出仕吴候相信兄长若肯出仕的话”

陆仁摆手道:“伯言不用说了,我曾对天启誓再不出仕,当中原由伯言亦不必再问,是人总归有难言之隐。伯言你自己也要好自为之,相信你日后的成就不会在我之下,只可惜算了,不说也罢。”

陆逊闻言不好再说什么,拱手话别。

两个时辰后,陆逊与陆绩并马离开柴桑城。陆逊在马上若有所思,而陆绩却满不在乎地看着书。

陆逊沉思许久问道:“从叔,祖父康真的向你说起过义浩兄长祖父之事”

陆绩漫不经心地应道:“有啊。不但有。还很多。”

陆逊哑然道:“很、很多”

陆绩道:“嗯,说起来我也不怎么清楚。其实家父年幼之时族中有不少青壮触犯刑律,不得不逃亡他处避难,当中也确实有几个杀过人的。后来族中以此为耻,将这些人一一从谱中除名。义浩从侄计就是这些人中一个的后人。”

陆逊摇摇头没说什么。

陆绩卷好竹简,揉了揉眼睛道:“怎么伯言你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吗其实让义浩重归宗族又无甚不可,以他的名望只会让我陆氏扬眉吐气。再者我对族中杂务望而生畏,你也一样的好不到哪去。谁让我们俩年轻镇不住人呢有他出来撑着万事大吉。我们两个也能轻松许多。”

陆逊道:“从叔。那你年满二十行了冠礼之后会接任宗主吗”

陆绩自行囊中另取出一卷书简,随手拉开后道:“没兴趣谁爱当谁当,反正别来烦我哦对了,你家里那几卷易什么时候派人送来我这里”

“”

入夜,陆仁躺在床一直睡不着,呆呆的望着天花板出神。

貂婵躺在他地身边见状问道:“义浩,这么晚了你还不肯合眼。是有什么心事吗”

陆仁轻叹道:“建安五年冬出逃至今,一晃就是两年多我这两年都做了些什么啊”

貂婵道:“义浩,你怎么了”

陆仁道:“今天伯言临去时告诉我海昌连年大旱,向我讨教应对之策。我给他出了点主意,现在想起来,却连带着想起了以前任尚书仆射时地事,有些感怀。那个时候我一心一意地想让百姓们过得好一点,可现在记得你初回我身边时要我再为百姓做点什么。我也应下了。可到现在为止我依旧什么都没有做过。”

貂婵道:“看来你没有忘记当日答应我地事。只是有些事急不来,你又立了誓再不出仕。我相信你心里有自己地想法,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陆仁道:“阿秀。明天陪我去找一趟周瑜,我有别的事和他商量。”

貂婵轻抚陆仁的脸庞微笑道:“夜深了,早点睡吧。”

次日一起身,陆仁便找来高顺与陆信商议事情。

陆仁先问道:“高大哥,我们手上有多少能够调动的船只”

高顺道:“三十只左右,大多数都是些五丈小船。义浩你要用船”

陆仁点点头,转头又向陆信问道:“子良,柴桑这里能调动多少钱帛出来还有,附近有没有可以平价购到大批粮米的地方如果让你去购置能买来多少”

陆信不知道陆仁想干什么,但依言算了一会儿道:“我们在柴桑这里的开销比较大,眼下的闲钱并不多,如果调动出来购置粮米地话大概只能购置到五百到七百石。”

陆仁心道:“五百石到七百石那按六百算,折合也就是七万两千斤,听起来是很多,但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两万人口,每人才分摊得到三斤多点,真不够几天吃的。不行啊,还是得去找周瑜商量一下。”

想罢陆仁吩咐道:“高大哥,你马上去调二十只船出来准备装运粮米;子良,你筹好钱帛后就去购置粮米,能买多少是多少,运回来一并装船便是。准备妥当后送去海昌交给陆逊,他急需这些粮米赈济灾民。最好是子良你亲自去一趟,把这些粮米分作两份,一份赠给陆逊赈灾,另一份平价卖给那些有些闲钱的百姓。记住,这一趟的目的固然不是赚钱,但至少要保证还有钱购买下一批的粮米送过去。我会再另想办法筹些钱出来。”

高顺道:“义浩你是想赈灾那要不要把全部的船只调动

陆仁道:“不必,必竟我们还有柴桑与襄阳之间的生意要做,柴桑这里地人丁工匠也要吃饭,现在调动地这些尽了力就行了。其他的事我相信陆逊会做好的,我们也只是帮海昌一地渡过难关便可。再者我之后地计划也不允许我倾力而为,不然能够帮到地人反而不多。”

高顺道:“即然如此。我们这就去办。”

稍迟一些陆仁带着貂婵来到周瑜府中,一见面周瑜便贺道:“听闻陆兄已重归陆氏宗族并接任陆氏宗主,瑜亦为陆兄深感欣慰。”

陆仁淡淡一笑道:“这还要多谢公瑾从中周旋啊。”

二人对望一眼,各自心照不宣。

周瑜道:“不知陆兄今日来访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