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放下笔道:“本来是没什么可急的,可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啊。按原定的行程,我们这会儿应该是准备回襄阳才对,却没想到发生了这么多的事。高大哥与子良现在都很忙抽不出时间,手头上这些事暂时只有我来搞定,如果能多省下一些钱帛回襄阳后就能多购置些粮米,海昌那里的百姓也就能少挨几天饿。”
貂婵道:“话是没错,可是你同时帮江东军兵购置粮草地话岂不是让他们早日开战前几次我也听你提起过,吴候可能明年春后就会对江夏用兵,若是粮草足备吴候就会没有后顾之忧,这一仗那就打定了。”
陆仁端起茶杯,缓步走到窗前仰望天空,许久才轻叹道:“看这天色,可能马上要下雨了吧再晚上一些时日就是雪也会下。”
貂婵怔住,不知道陆仁为什么这么说。
陆仁随意地喝了一口茶,顿了顿接上话道:“阿秀,有很多事就像这天上的雨雪,你想阻止是阻止不了的,因为不论你我都没有这个能力。其实就算我不
购置粮米又怎么样江夏他们是一定会打地。了不一年再打而已。而且按我的推算,吴候攻打江夏暂时还不是为了占据,再怎么说江东本土尚未完全安定,江夏与东吴又隔着一条大江,吴候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守住江夏,所以这一战多半会是以劫掠钱粮人口以充军实为主。”
貂婵道:“那你回襄阳之后警告刘表严加提防如何”
陆仁摇头道:“没有用的,不说刘表不晓武事这些话,刘表手底下好像也没有能挡住江东诸将的人物。”说着陆仁心说本来有个甘宁能挡一下。可惜让我挖走了。这会儿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顿了一下又道:“还有。江夏军兵一向缺少武备训练,计平日里也就是会冲着老实百姓发发淫威该打的仗还是让他打吧,让江夏与刘表吃点苦头或许是件好事,说不定能让江夏的官员士卒们清醒过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貂婵道:“这些事听你说得是头头是道,我却搞不太懂。算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相信你心中有数。”
陆仁笑了笑,心道:“如果我贩来的粮草够多,能够让孙权暂时放弃明年打江夏这一仗地打算就好了。不过那根本就不太可能,粮草能买来,人口我却买不来,江夏这一仗还是会打地。只是希望黄祖别挂得这么快,最好是晚两年再挂刘琦那小子我还没完全搞定那”
正发呆间,高顺与陆信一齐自大门外奔入院中。高顺口中还大喊道:“义浩。义浩,有好消息”
陆仁楞了一下,放下茶杯迎上去问道:“高大哥。有什么好消息啊似乎你很少乐成这样地。”
高顺笑道:“年初派出去的船队有十余只回来了,稍迟一些就会靠岸。”
陆仁大喜过望道:“果然是好消息走,我们一起去码头迎接他们”
陆信道:“大人你们去吧,我在府里准备酒宴。”
陆仁自然是点头应允并索性让陆信准备得丰盛一点,自己带上高顺、貂婵与二凌赶去码头。
赶到码头时已经有几只船靠了岸,有一人见陆仁正急急的奔过来立刻迎了上去大喊道:“大人,想不到你也在柴桑我还准备停留两天就赶去襄阳见你的。”
“黄信”
等黄信奔到近前,陆仁仔细的打晾了一会儿才道:“一晃就是一年没见你小子比以前黑多了”
黄信笑道:“能不黑吗海上的日头可真毒”
陆仁微笑着拍拍黄信的肩膀,又左右张望了一下,问道:“兴霸呢他没回来”
黄信一撇嘴道:“他唉,别提了”
陆仁心里一紧,追问道:“怎么出了什么事”
黄信道:“没没没,他”
高顺在一旁道:“义浩,这里不是说话地地方,先回府再说吧。我看黄信一路劳累的,你先带他回去歇息一下,这里的船只货物我会打理好的。”
陆仁点点头,让人牵过马匹回府。路上黄信与二凌这三兄弟少不了一番谈笑。回来时府中酒宴正在准备,陆仁就先让人送来些果酒小菜与黄信叙话。
黄信先是交待了一下船队的事。当时船队一共是派出了四十只船,其中有六只在航行时损毁于风暴与触礁,五只在抵达泉州后先行返回柴桑报信。余下的二十九只黄信这次带了十三只中、小型船只回来,另外包括三只白鲸在内的十六只留在了甘宁身边甘宁在夷州没有回来。
陆仁闻言松了一口气,心道:“吓我一跳我还以为甘宁出了什么事呢。”
继而问道:“刚才听你说,你们碰上过风暴”
黄信心有余怵的应道:“是啊,夏五、六月地时候碰上过好几次,当真吓人损毁地那几只船都被风暴给刮翻了,兄弟们也因此死了不少。”
陆仁道:“除此之外没出过什么大事吧兴霸现在在干什么还有你们到了夷州,有没有与夷州的土著交战过”
黄信道:“别的大事到没有什么。我们初到夷州地时候与几个小部族打过几仗,不过后来可能是他们怕了兴霸,一齐差人来讲和,说彼此互不侵犯即可。现在我们在夷州北面占住一块地面,正在修建营寨与码头。”
陆仁哑然道:“打了几仗兴霸他没少杀人吧”
黄信微一打抖道:“别提了兴霸平时还好,一上战场简直就是个杀神有一次五百多人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