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0(2 / 2)

三国求生记 水瓶座·杰 5653 字 2019-04-17

“细作回来了那南蛮那边的情况如何”

邓艾摸出小本本,诸条的回报道:“南蛮那边,单是在云南一境,大小宗族就有近百。人丁实力也都强弱不一。有的大族占据的土地比较肥美,所产五谷较为丰裕。自然是人丁兴旺,但这样的大族只有十来个。其余的都是些较为弱小的小部族,因为族中人丁不旺,加上生产力落后,生活很是贫困,而且实力不足,时常会受到大族地欺压,每年都会把族中本来就不多的粮米交出许多给那些大族来换取平安,敢怒却不敢言。因为自族地粮米在交出许多后就很难养活族人,所以每年都会收集大量的南蛮产物来交州互市米粮以求存活。”

陆仁点头道:“果然和我计的差不多。那孟获一族是什么情况”

“孟获是一支小部族的头领。其族中人丁不足千人。据闻其族早几十年所居之处本是云南中部的一片平原,后来被其他大族所逐,退居到现在所居的丘陵山地。物产尚属丰盛,就是种出的五谷不足以养育族人。所以与交址一带的粮米互市极密。此外孟获不是其族族长嫡子传继,而是以族长独女女婿的身份接任的族长,不过孟获地武勇确实在其族中无人可出其右。因此其族族人对孟获很是信服,未有过异议。”

陆仁翻了个白眼心道:“闹了半天孟获是个倒插门的郎啊难怪会那么怕祝融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孟获那五大三粗外加超级大条的性格,真要他去管理族务哪里管得下来祝融在这方面就相对要好上许多。”

想了想陆仁复问道:“孟获一族可与占去他们故土的大族有过争执自己地家被别人占去几十年,以南蛮诸族崇尚武勇的作风,绝不会就这么轻易的善罢干休才对。”

邓艾道:“师傅所料不错,孟获一族与那大族这几十年来兵争不断,死杀甚重。只是因为孟获一族人丁不足,实力远远不如那大族,这多年打下来其族越打越弱,再打只怕会有灭族之危。不得已之下在六年前与那大族休兵议和,许以年年贡奉大量粮米财物来换取宗族平安。在弟子看来,孟获一族是想在暗中积蓄实力等待时机,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再次与那大族开战以求夺回故土。只可惜孟获宗族现在呆地地方真的太过贫脊,将养千余族人都很是困难,每年又要被那大族掠去大量的粮米财物,这样哪里能重聚其势”

陆仁单手支起脑袋,心中沉思道:“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吧按书中的记载,十几年后孟获可以说已经雄霸了整个云南地区,只是他是如何做到的却半点史料记载都没有。嗯现在是一个好机会,可不能轻易放过了。”

沉思过后,陆仁又问道:“艾儿,那个大族除了向孟获一族索要粮米财物之外,有没有强要过别的什么比如说女人。”

邓艾点头道:“有事实上按细作打探来的消息。孟获一族中的美女不在少

获之妻祝融更是有其族第一美女之称。那大族曾经多族进奉些女子为奴以配族中尚未婚配的子弟,其族族长甚至想以次子娶过祝融,好进而彻底吞并孟获一族,都被孟获一族给拒绝了。因此那大族对孟获一族威逼日甚,每年索要地财物也越来越多。若是再这样下去,只怕不出三年,两族兵争又会复起。”

陆仁闻言低头盘算了好一阵子才抬起头来道:“艾儿,初时我让你选拔的农、工匠人都如何了”

邓艾道:“早已完备只需师傅一声令下,马上就可以整装出发。”

陆仁道:“除去这些农、工匠人。我再给你三千人马不行,三千人现在可能多了些。给你两千精锐人马,迟一些等我与孟获夫妇商议妥当,你就带着这些人马去孟获族中。你有没有胆量去”

邓艾振声道:“弟子有”

陆仁点点头表示赞许,补充道:“你记住,这两千人马只是给你自卫用的,没有必要的话你尽量不要介入两族之间的纷争里去。你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帮孟获一族先富庶起来。至于如何去开辟荒土、引水修渠、引用先进的农具,应该不用我多操心吧”

“弟子明白”

陆仁道:“除此之外,你要想办法在暗中挑起两族之争。这个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必竟这两族之间早就已经势成水火,关键在于你对时机上的把握。记住。务必要让孟获一族认为我们会与他同生死共进退,这样在合适的时候我才能派兵过去帮你们。心要的话,可以把那大族地眼光吸引到你那里去。”

邓艾的小眼珠转了几转,嘴角往上扬起,似乎心中已有定计,微笑着向陆仁拱手道:“请师傅放心,弟子心中有数了。”

“嗯眼下也横竖无事,就先各自散去吧。晚上到我府上来,我们五师徒好好聚聚,以后的这种相聚机会可能不多。”

荀粲。这个不曾在史书上出现过的荀彧幼子,着实令陆仁有些好奇。带到家里细细一谈陆仁才发现,荀粲小小年纪就聪明过人不说,在家中兄弟都好言儒术的情况下。他居然没有受到半分的影响,对道家、法家的理论却情有独钟,而且行事间重实用、讲效率。单是这一点。在以儒术为主导思想的荀氏中是显得很另类的,也难怪他虽聪明却会不为荀彧所喜。如果不是之前有陆仁这个异数人物的出现,让荀彧地思想稍有改观,进而送到陆仁这里来“深造”,多半又会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个被埋没的人才幼苗。

他话不说,陆仁之后便决定把荀粲寸步不离地带在身边,让他身体力行的去学习陆仁这边比较独特,甚至可以说是当时十分离经叛道的行政方式。这样的一棵好苗子,又是在会决定一生的主导思想的少年时期,年纪又与陆风最相近,说不定会成为陆仁的下一代,陆风的“吾之子房”。

转眼就到了八月初,孟获夫妇带着一批族人,还有大批的南蛮特产来到交址,与陆仁进行第一次的试行贸易。或许那些乱七八糟地南蛮产物已经真的让陆仁看不上眼,但是孟获用来当运输工具的二十头大象却引起了陆仁的注意。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孟获与祝融终于答应陆仁以两百头耕牛来交换这二十头大象,此外再加上三百石粮米作为交换驯象人地条件。这里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就是陆仁正好借交换大象为名,表示愿意派出农、工匠人团帮助孟获一族合理的开发土地,孟获与祝融以为陆仁是真的很想得到这些大象,心急之下开出了这样地条件,自然是喜不自胜的允许下来。他们春时来了一趟还没有注意到什么,但这次来却看到了太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奇事物,特别是那些陆仁引入交址的先进农耕工艺与工具。与自己领地同样的一片田,交址的产量竟会是孟获一族中的三倍有余,这能不让孟获夫妇心动

既然答应了匠人团,陆仁顺势提出的两千军兵护卫也在情理之中。而且陆仁的意思是这两千军兵不会与孟获的族人争土地,安置在哪里由孟获夫妇拿主意,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与孟获一族居处离得太远离得太远的话,对工匠团还“保护”个屁啊而这两千军兵的粮草军需,一是由交址运输补给,二是在安置好之后会自己耕种,反正不会要孟获出一星半点。不过这一条孟获夫妇却犹豫了,考虑了好几天之后才勉强应允的。或许在他们的心里,对陆仁还是有些防范之心吧。

既然答应了就行,陆仁暗中又对邓艾嘱咐了一番,要他在初期对孟获一族能让就先让一下,以免他们生疑。最后陆仁交待道:“艾儿,借你这两千人马的粮草军需转运之便,南蛮各处的消息一定要时时传回。另外还有一件要紧事,你如果办得到就办下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