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2 / 2)

大秦帝师 殷扬 5932 字 2019-04-17

“好,周冲也是这样认为。”周冲赞一声,道:“只有破燕,赵国才能立强。”

对于这点,李牧倒是赞同,道:“燕国不强。历来败于我赵国,早已闻我强赵之名而丧胆。要是能够灭了燕国。我赵国是会很快强大起来。不过,李牧有一事不明。秦国已灭了韩国,为何不向邯郸进攻”

赵王代周冲回答理,道:“李将军有所不知,秦国要燕国的督亢,每十座城池要三座,秦王的条件高了点,寡人还能接受。”

条件都谈好了,李牧感到脑袋里嗡嗡直响。道:“王上,即使秦国不干预。可也不能把督亢给秦国啊,那可是燕国最重要的地方,没有督亢,得燕国又有什么用”

周冲帮赵王回答,道:“李将军请想,要是没有督亢,你说大秦会不干预吗会放手让赵国去灭燕国吗李将军当知道一个理,没有一个君主愿意看到邻国过于强大。”

李牧和周冲虽是处在不同的立场上,李牧不得不承认周冲说了一句大实话,轻叹一声,道:“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却得到如此好处,我们哪里是在为强赵,是在为秦国打江山。”看着周冲问道:“周先生,秦国与燕国联兵,两线夹击赵国,是最好地战略构想,秦王圣明之君,为何不燕秦联兵呢”

他可不是没有头脑的赵王那样好骗,周冲不慌不忙地道:“请李将军站在大秦的角度来剖析一下,下一个目标是哪一个国家最宜”

李牧沉思一下,道:“周先生,李牧是赵人,不是秦人,无法代秦人作答。”

周冲笑着点出他的心思,道:“不是李将军不愿为周冲回答,而是不能。因为你是赵人,你怕贵国王上降罪于你吧。李将军,你要知道,为将之道就在四个字知己知彼,要是你不互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那么你不可能战胜你的对手。”

对这话,李牧心里大叫深得吾心。

赵王道:“李将军,周先生要你说,你就说,寡人不罪你。”

李牧要的就是他这句话,道声领旨,道:“王上有旨,臣不敢不遵。周先生,李牧以为以攻赵为宜。”

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赵国,秦王已经定下来的事,周冲却摇头道:“李将军所言要是在数月之前的话,必然对,现在就不对了。我大秦的下一个目标不是赵国,是魏国。”

李牧剖析道:“魏国,文侯遗教之国,可是屡挫于秦,不得不迁都大梁,芶延残喘。强秦要灭魏,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李牧仍有一事不明,攻赵,赵破则魏不存,秦又何必先魏呢”

周冲在心里暗赞李牧独到地眼光,笑道:“最早,王上定下的是先赵后魏地策略,现在改成先魏再赵,李将军能想不到其中的原因吗”

李牧何等精明之人,看着地图上地楚国,道:“难道是楚国楚国两派打得难分难解,这都是周大人之功啊,为秦王消除了后顾之忧。”

周冲道声不敢,道:“李将军说笑了。至于原因嘛,请恕周冲无礼,不能明言相告,周冲能告诉将军的是:留给赵国的时间不多了,同样的留给秦国的时间也不多了”

李牧大摇其头道:“周大人的计策虽好,可是行不通。请问周大人,要是燕赵开战,赵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在与燕国的战争中,等到赵国地大军齐集燕境,打得如火如荼,那时秦军快速东进,直下郸,我赵国不是转眼即破”

他真厉害,一语道破周冲的用意。

这问题,赵王没有想过,李牧这一说,他也明白过来了,脸上变色,道:“是呀都怪寡人糊涂,没想明此节就答应周先生灭燕。这事,万万不可。”

郭开拿眼瞄周冲,只见周冲淡定自若,缓缓开口道:“李将军所言极是有理,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很有可能。要知道,赵军集结于燕国边境,秦军快速东进,那么赵军从燕境千里驰援,等到赶到之时,必然是人困马乏,难有再战之力,秦军可一战而破。

“李将军,你想过没有,大秦为何要赵国去灭燕国呢灭燕国对赵国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之事,按理秦国是不会让赵国去做,而事实上却主动让赵国去做,这其中就没有原因吗”

这话马上引起赵王,郭开,李牧地兴趣,赵王问道:“请问周先生,原因何在”

周冲在心里暗笑:“这个借口正大光明,而又实在,不怕你不信。”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九章 李牧论兵三

周冲扫视了赵王三人一眼,道:“就两个字:放心”

并没有长篇大论,就这两个字却具有异乎寻常的力量。道理非常明白,无论秦国下一个目标是打魏国或是打楚国,总不能把一个拥有几十万精兵的赵国放在一边看戏吧,要是那样的话,不要说精明的秦王,就是赵王本人都觉得那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摆脱赵国威胁的最好办法就是给赵国找点事做,让赵国去打打仗,修修路这些事不是正好派上用场。要赵国出兵,莫过于打燕国,周冲所有的言行都得到一个合情合理,而又实在的解释。

赵王和郭开点头称是。赵王更是喜慰上脸,一个劲地道:“寡人得燕国必也寡人得燕国必也有了燕国,赵国就将复强”

李牧可没有他那么乐观,不顾赵王在跟前,不住地踱来踱去,思索不已,屋里就听见他噔噔的脚步声。

稍抑兴奋之情,赵王问道:“李将军以为如何”

李牧仍是踱来踱去,不做回答。周冲笑着代李牧回答,道:“王上有所不知,李将军心有一虑放心不下。”

“哦,李将军还有何事放心不下”赵王好奇地问道。

周冲回答道:“李牧将军是想,此战与以往之战不同,是灭国之战,赵国的精锐必须尽出。争取在最短地时间内灭掉燕国,要不然等大秦腾出手来,后果难以预料。”

这话是点到为止,意思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