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1 / 2)

大秦帝师 殷扬 5879 字 2019-04-17

,就要奴才给周先生做一回上马石,周先生要是不用赵高这块上马石,赵高是抗旨。周先生,你这不是要赵高的命吗”

即使周冲不用赵高这块上马石,秦王也不会在没有事实之前杀掉赵高,顶多责备两句,周冲虽是对赵高有戒心,对于这点还是很清楚,想了一下,道:“既如此,赵大人,周冲得罪了。”踩在赵高背上,赵高使劲一拱,周冲就上了王车。

赵高站直身子,冲还在发愣的王翦和内史腾道:“二位将军站着干什么呢,还不上王车。王上要你们参乘,别光站着了。”

王翦和内史腾道声谢王上,上了王车。赵高手执马鞭,上了车辕,挥鞭赶马,直向咸阳行去。

此地离咸阳不远,不过三五里路,很快就看到了咸阳城门。城门下有不少人,正是秦王率领文武大臣前来迎接周冲,周冲脑袋里热哄哄的,还没等王车停稳就跳了下来,向秦王施礼道:“臣周冲见过王上。”

“免了,免了,周先生请免礼。”秦王拉着周冲的手,道:“周先生,从现在开始,你见寡人不用再称臣了,更不用行礼。”

这是莫大的荣耀,周冲很是惊讶,道:“王上,这万万不可。”

秦王挥手阻住周冲说下去,道:“周先生,你知道寡人今天为何亲迎你呢没错,你在韩地干得有声有色,政绩卓著,灭韩更有你地功劳,但是这一切还当不得寡人今日之礼。寡人之所以亲迎先生,是因为先生在韩地所行非常新奇,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之事,皆在韩地出现。在先生的打理下,韩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生机,没有难民不说,还家给人足,赋税充足,这都是先生之力。

“韩地之事让寡人眼前豁然一亮,寡人思之再三,不得不说:原来还可以这样治国寡人一直在想,要是把韩地的经验推而广之,等将来天下归一了,全天下都以韩地之政,则寡人之天下必将是与三王五帝之天下截然不同。

“不同的不仅仅是疆域广大了,更重要的是在于治世之道。三王五帝虽称圣贤,可他们的治世之道是什么呢他们敢象先生那样大胆使用商人吗历来商人都是给裁抑的对象,先生不仅不裁抑他们,还支持他们,在先生的推动下,这些商人虽是图利,可做出来的事好象有一只无形地手在指使他们,结果却是非常的好,一个欣欣向荣地韩地就在寡人的眼前。”

周冲在心里感叹亚当斯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提出了著名地经济学理论“看不见的手”,秦王的认识已经接触到这个经济学原理了,秦王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与其说秦王是迎接周冲,还不如说是迎接一种新事物,一个希望,这正是周冲苦心经营的,心里很是兴奋,道:“周冲谢王上。”

“先生请登车”秦王请周冲上了王车,再把尉缭拉上去参乘,道一声:“走”赵高驾车而去。

周冲有意无意地瞄了一眼李斯,发现李斯满是忌妒。

咸阳百姓分站两厢,齐声高呼:“王上万岁”

秦王站在中间,左有尉缭,右有周冲,不住地向百姓挥手,道“恭迎周先生”

百姓齐声道:“恭迎周先生”数万百姓齐声高呼,响彻云霄,良久不绝。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一章 伐赵之谋一

一到王宫,秦王要群臣散去,只留下尉缭,周冲,王敖,李斯,王 ,蒙武,内史腾,蒙恬,王贲这些文武重臣,直去书房。

“韩非见过王上。”韩非向进屋的秦王施礼。

秦王拉住韩非,道:“韩非,你今天能来,寡人特高兴。”秦王派人去请韩非,说明了今天请他来是商量灭赵大计,他要是认为秦王可以辅佐就来,要是让为秦王不足辅就不用来,秦王不会勉强他,更不会治他的罪。

自从入秦以来,韩非潜心著书立说,这些书当然都是为秦王写的,但是他总是三缄其口,不愿为秦王出主意,秦王才如此传话给他。没想到,韩非竟然来了,这说明韩非已经愿意为秦王出主意了,离真正的归降已经不远了,要秦王不高兴都不行。

韩非仍然结结巴巴地道:“谢王上错爱。”向周冲行礼,道:“周大人爱护韩地之民,韩非感激不尽。”

“好好好”周冲还没有说话,秦王就叫好了。韩非说的是韩地不是韩国,这说明韩非不再拘执于韩国一国之念中,秦王当然高兴了。

周冲还礼逊道:“周冲才智驽钝,错漏之处甚多,不敢当先生之言。这都是王上圣明,周冲无寸之功。”

韩非再次结巴,道:“周先生治理韩地之政,韩非想不到。让韩非有眼前一亮地感想。”他虽是精通帝王之术,也是不能和两千年的文明积淀相比,周冲那些措施他自然是想不到。

“你们就不要再相互谦让了,都坐下,坐下。”秦王要众人坐下,道:“今天周先生从韩地归来,鞍马劳顿,本该先休息。天下征战未息,这休息也休息得不安宁,就不休息了。寡人决定,趁热打铁,商计一下伐赵之计。”

顿了顿,道:“天下虽大。楚国最劲,然楚国内乱不止,则不足忧。赵魏燕齐四国中,原本是魏国最强,文侯之国,遗风尚存,数十年来遭到我大秦重创,败军覆师,割土求和,迁都大梁。已不足忧。齐国,最远之国。与大秦交好,灭齐的机会还不成熟。要想灭齐必先灭掉赵魏两国。

“燕国,国小兵弱,前有赵国屏障,数十年来少与我大秦交兵,不必考虑。寡人以为四国之中首先要灭的就是赵国。赵国武灵王遗教之国,民风强悍,士民好斗,最是天下劲兵处。兵利弓劲,实是我大秦的劲敌。不可轻视。

“先祖昭襄王在长平大战中获胜,却大败于城下,引为奇耻大辱,赵国实力仍强,赵国是我大秦统一路上仅次于楚国的劲敌,一定要重视。如何才能一战而下邯郸,诸位请发表高见。寡人要听你们的肺腑之言,无论你们说什么,寡人都不会怪罪。一句话,畅所欲言”

李斯先唱赞歌,道:“王上圣明。臣到过魏国,臣虽不习兵事,但臣看得出大梁城犹如铁桶一般,守个十年八年没问题,尽管如此,魏王仍嫌不足,还不断地缮修加固。臣以为,这是好事,这说明魏王无进取之意,只图自保,王上要灭赵,正其时。”

“一个只知道往铁桶里钻的君王,必然是一个没有胆色地昏君”秦王点评魏王。

王敖道出秦王的用意,道:“赵国是四国的屏障,赵国亡则四国不存,王上此举不是灭一赵,而是一举而灭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