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实施新律法,那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了,也就是根据六国余逆、各地豪强被打击程度来定。
韩非修订秦法,是改变秦法的一个难得机会,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可以说,统一天下的秦王朝是走上历史的老路,很快就灭亡,还是走向一个全新的方向,成为让后人感叹赞赏文治武功鼎盛的王朝,关键就在周冲能不能说服秦王了。
周冲深知责任重大,决心竭尽全力说服秦王,道:“周冲是商人出身,就以商贾之事打个比方,请王上圣裁。”
“好吧,你说吧。”秦王虽是心中生惊,还不失礼数。
周冲应一声。道:“周冲在商贾间时听说一件奇事,一户农家养了两只羊,每天赶羊出圈时,农夫总是最先看见同一只羊,最后才能看见另一只羊,请问王上这是为什么”
这事有很多种可能,要一口说出原因秦王尽管精明,也是难以做到。想了想道:“难道是农夫眼睛有问题,看不见远地”
周冲摇头道:“回王上,农夫的眼睛很好。”
“那这事就奇了。”秦王有点想不明白道理,问道:“缭子先生,你以为是什么原因”
尉缭想了一下也是想不明白,道:“王上。缭子惭愧。”
“韩非,你以为呢。”秦王问韩非。
韩非结巴着道:“王上,韩非不解其意。”
秦王还待问别人,甘罗嘻嘻一笑,道:“王上,你别问了,我知道了。”
甘罗的才情让人折服,秦王也不例外,很是心急地道:“快说,什么原因”
“两只羊。一大一小,小的躲在大的后面。农夫每天当然最先看见的就是同一只羊,是那只大的。”甘罗眨巴着明亮的眼睛。道:“周先生,我说对了吧”
周冲打从心里佩服甘罗地才情,道:“对对对,正是这样。”
秦王若有所悟,道:“周先生要说明什么呢”
甘罗代周冲回答道:“王上,周先生的意思是说征战和大秦律法是两只羊,征战是大的那只,秦法是小的那只。秦法的弊端。老百姓现在看不见,是因为有征战挡住了老百姓的视线。一旦王上统一天下,数百年地战乱给消除了,那么秦法的不便老百姓就会切切实实地体会到。所以,周先生建议王上抓住韩非修改秦律的机会把秦律修订得好些,便于老百姓遵守。”
他所言正是周冲所想,道:“王上,周冲正是这个意思,还请王上圣裁。”
秦王不动声色,道:“在周先生眼里,商君之王就如此不堪吗周先生要知道,正是大秦执行了商君之法,大秦才国富兵强,东扩领土,西霸戎狄,成就我大秦统一天下之大业,如此良法若是不堪,请问周先生,什么律法才是好律法”
周冲回答道:“王上,商君之法在于详尽完备实用,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商君之法最大的缺点就在于重奖重罚,轻罪重罚。重奖重罚在于征战年代固无不可,在天下一统之时,就值得商榷。轻罪重罚,罚不当其罪,则会造成不便,让百姓感到困苦。周冲的意思是请王上下令,把量刑失当,轻罪重罚的律法修订成法当其罪,如此一来有利于百姓。”
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备详尽的律法,这点要承认。同时,也是中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量刑失当的律法,轻罪重罚,罚得让人怵目惊心。要是真如周冲所言,法当其罪的话,秦朝也许不会那么快就灭亡了。
秦王霸气十足地道:“秦法之利便,商君说得很清楚,要么遵守,要么不遵守。遵守者是顺民,不遵守者是逆民,顺民者活,逆民者杀,这没什么好说地。”
甘罗歪着脖子看着秦王,道:“王上,你错了,你错了。”
敢于当面指责秦王之错误,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只有甘罗一人。秦王不仅不怒,还在甘罗地小脸上轻拍一下,道:“你怎么说话的没大没小地,没礼没貌,寡人赏你个巴掌。说,错在哪里了”
“王上,你又把人家当童子看。”甘罗嗔怪,道:“王上,甘罗以为周先生所言有理,而王上所说霸气有余,其理难足。商君之法也就是霸王之术,用商君的话来说就是逆民情而为,不与民虑始,只与民乐成。这在天下纷争之际固然有大用,可一旦天下一统了,王上已经成就大业了,当与天下百姓分享太平,也就是商君说的与民乐成,王上若是不改秦法,百姓哪能享受到天下太平呢王上扫灭六国,不就是为了给百姓安宁,要是王上坚执,则百姓哪来的安宁”
商鞅当年说服秦孝公变法,他认为难与百姓虑始,可与百姓乐成,因而决定用霸术,逆民情而为,实施重奖重罚,秦国因此而变强。当然,代价也不小,商鞅渭水决囚,一日杀掉七百多人,渭水为之赤,多为后世指责。轻罪重罚,一点小事说不定就要砍头,想代价不大都不行。
秦王不为所动,道:“秦法可驱百万之众,扫灭六国,如此之法不良,什么律法才称得上良法甘罗,你说,秦法又哪里有问题”
“问题不仅有,还多着呢。”甘罗也不示弱,道:“王上,你想知道秦法之不便,你问问李大人就知道了。李大人是大秦廷尉,掌管决狱之事,有多少事是他于心不忍。”秦王看着李斯,道:“李斯,你说。”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四章 御驾亲征下
李斯之所以能够得到秦王的欢心,他是有才而且还很高,他喜欢猜摩秦王的心思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这事,他还弄不明白秦王的心意,哪敢乱说,顺着秦王的话往下说,道:“王上,臣自掌大秦律法以来,决狱虽多,但都是法当其罪。以臣看,大秦之律法可驱百万之众扫灭天下。放眼天下,能做到此点者,舍秦法其谁 ”
这人真是太滑头了,听得周冲,韩非和尉缭暗中摇头。
秦王很是满意他的回答,点头不已,还没有说赞赏的话,甘罗一下蹦到李斯跟前,冲着他的脸上哈了一口气,手里的小木棍在李斯手背上重重一敲,道:“李斯,大胆,你敢欺君。”
欺君可是大罪,李斯吓了一大跳,忙跪下道:“王上,臣有罪,臣自决狱以来,是有很多事于心不忍。臣每决一狱,心里在想要是他们愿当顺民,遵守大秦律法,就不会有此灾妄。王上,臣也是血肉之躯,有血有肉有情感,臣每判一次,心里实在是难言其苦。”
这话不全是讨秦王的欢心,是一个执法者的心声。要是你去问法官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们要是回答你是执法如山,不纵容犯罪份子,那是假话。他心里真正想的是没有人犯罪该多好特别是死刑的判决,更是想了又想,要是有一点机会可以不判死刑。法官们会很高兴改成无期,因为可以减少他地心理负担。这是人之常情,不必责怪法官们。
秦王对他的话大为赞赏,可甘罗不干了,挥着手里的小木棍,道:“李斯,你不仅欺君,还妄言。”
李斯忙撇清。道:“甘大人,李斯说的句句是心里话,真心话。王上,李斯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君。”
甘罗嘻嘻一笑,道:“李斯。我们打个赌,要是我指出你欺君,你怎么说可得给我打一顿板子,你看好了,我手里的木棍就会”挥了几下,不再说下去。
李斯知道甘罗这人太过刁钻古怪,说不定真给他抓住什么把柄,借题发挥,打自己一顿也不是不可能,忙道:“王上”甘罗不给他机会。道:“李斯,你敢不敢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