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9(1 / 2)

大秦帝师 殷扬 5825 字 2019-04-17

还真是麻烦。治瘴气的土方也是有的,比如用辣椒煮水喝可以避瘴,但是秦代是没有辣椒,这土方肯定用不上。

土方嘛,肯定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要根据当地的药材来定,所以周冲也不知道,应用当地土方不适为一个妙法。内史腾双手一击。赞道:“周先生说得有道理,这法子可行,等安营之后,马上派人去办。”

周冲嗯了一声,接着道:“岭南之地除了蚊虫厉害以外,还有不少毒蛇,这也不得不防,一并向土著讨要防蛇之方。”

“一路行来就看到不少蛇,根本就没见过,不得不防。”内史腾附和。

周冲补充道:“还可以在营地升火,驱避毒蛇蚊虫。最重要的是这里山高林密,道路险陵,各地土著分散居住,因而我们地敌人将与会中原之战大不相同。中原人口稠密,有城郭之守,宜于调集大军决战,而这里的部落散居各处,这战打起来就不宜于大军决战,以周冲之见应该会是把军队分成小部分,分散到各处去作战。”

内史腾击掌赞道:“妙妙妙,周先生所言极是有理,内史腾也是这么看。想打长平大战,歼灭司马尚,打败李牧那样的大会战不太可能,在山地丛林间作战是必然的,这点也要早做准备。依我看,应该把军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兵士适应这里的环境,掌握新的作战技巧。”

周冲双手互击一下,道:“内史将军所言正周冲所想,这就是英雄所见皆同吧。我看呐,光是做好战争地准备还不够,还要争取在这里中原人的支持,虽然他们在这里扎根已经千多年了,但他们的根是在中原,他们和我们有相同的祖先:都是炎黄子孙我想,只要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这仗就好打多了。”

“对对对,周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让内史腾耳目一新。”内史腾暗呼深获吾心,道:“我们初来乍到,对当地的了解哪能赶得上当地人,有了炎黄子孙的支持,这仗打起来就容易多了,容易多了。”

周冲接着往下分析道:“炎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千百年来他们已经和当地的土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有了他们的支持,也就是获得了土著地支持。周冲以为,只要土著拥护我们,那么就给他足够的尊重,让他们保持他们的风俗习惯。当然,对于那些敢于反抗者,那就不必客气了,剿灭”

内史腾感叹,道:“周先生虑事周全,什么事都给你想到了,这仗想打不胜都不行。”

实际上,周冲所说的就是当年秦军在岭南军事行动地总结,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好,才使得差点前功尽弃,内史腾哪里知道这些,感慨一番也是常情。

虎贲卫士飞驰而来,道:“启禀周先生,王上传来旨意,王上驾临楚地,请周先生即刻北上见驾。”

周冲一抱拳道:“内史将军,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了。”

内史腾回礼道:“周先生放心吧,先生所言内史腾记住了。别的不敢说,一定不让先生失望就是了。”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三章 收复河套一

始皇平定百越,击溃匈奴,收复河套之地是秦始皇灭最为伟大的两大战功,影响深远。就在周冲平定楚国的同时,由李牧策划的河套收复之战拉开了序幕。

“见过将军”蒙恬和王贲一齐向李牧施礼。

李牧还礼道:“两位将军免礼,请进”侧身肃客,把两人让进屋。

蒙恬和王贲跟着李牧进屋,蒙恬直叩来意,道:“将军相召,不知道有何要事”

李牧笑道:“就是收复河套之事。经过这些天的考虑,我已经构思成熟,这方案很大胆,和以往的打法皆不相同,李牧请你们两位过来是请你们两位给我出点主意,看看可不可行。”

他的威名很盛,蒙恬和王贲两人很是敬佩,道:“将军的策略一定是上上之策,能够知道将军的策略,我等已是激奋难已,将军能让我们知道吗”

“瞧你们说的,好象我李牧是神明一样。我哪有那么厉害,要是我李牧真的了不起,怎么会败在你们和周先生手里。”李牧一生鲜有败仗,一提起这一败仗很是遗憾。

蒙恬安慰道:“战场之上哪有常胜将军,就是起孙子于地下,也不敢保证就没有败仗,将军一生大小数十战,仅一败而已,我等要是有将军这样的战绩,足慰平生了。”

王贲接着往下说,道:“更何况当时情形非人力之所能为,不是将军不尽力,是大势所趋,错只能错在赵迁,还是不是将军之过。将军不必往心里去。”

“谢两位为李牧脸上贴金。”李牧来到军用地图前,指着地图道:“二位请看,这就是我的计划。这一仗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运好骑兵,周先生一再叮嘱,李牧事后思之,实是高明之策啊。

“我打算把骑兵集中在一起,组成一支强大的突击力量,利用骑兵的高速机动能力,实施大纵深穿插、迂回、包抄,直插匈奴在河套之地地大营。一举端掉匈奴的大营,那么匈奴在河套之地的军队必将群龙无首,不战自乱,我军就可以趁机大举进攻,一举全歼匈奴在河套之地的守军。”

蒙恬点头道:“真是一个大胆的计划。以蒙恬之见,此事可行。我们奔袭,那是在中原之地行军。主要是在山间行进,大草原则不同,地势开阔,正是骑兵的天堂,如果集中所有的骑兵打击匈奴一处,就好比铁拳出击,遇者立碎。”

李牧笑一笑,道:“蒙将军过奖了,这都是周先生提醒的结果。要不是周先生提醒,李牧还不会如此用兵。自从咸阳归来后,李牧日日思之,觉得还是周先生高明。把骑兵集中运用,比起分散到各处更有好处,主要是机动能力大为提高,打击的范围更广,打击的力度更大,而匈奴无城廓之守,逐水草而居,要想找到他们地确不是一件难事。若是不能很好地运用骑兵,仅靠步兵的话,人的两条腿哪里有马的四条腿快。这仗我们就很难打赢了。”

秦朝的军事理论、军事装备都非常先进,但那主要是针对山东六国来说,要是真用到大原草上去。针对匈奴来说的话,就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不用说,秦朝地军事装备比起匈奴先进得很多,但若用以车战为主,骑兵为辅的战术去对付匈奴,的确是难度加大了许多。

也许正是看到了这点,蒙恬到了北方之后并没有冒然出击,而是先整修长城,把长城改造成攻防一体的军事基地,然后以此为依托,长驱直入,利用秦军装备的优势,特别是弩的优势,很好地压制了匈奴最为拿手的骑射,才取得了胜利。

汉武大帝反击匈奴的最大的教训也是最好地经验:步兵不可能在大草原上有太大的空间,骑兵是与匈奴交战的最好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