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8(2 / 2)

血沙 闪烁 5572 字 2019-04-17

从表面上看,日本占据了绝对优势。海面上,日本海军出动了十艘战舰,还有数量不明的常规潜艇,以及众多的辅助舰艇,而俄罗斯海军除了出动的两艘驱逐舰之外,最多还能调动一艘巡洋舰与三艘驱逐舰,可以动用的潜艇不会超过五艘,而且其中性能足够先进的只有两艘“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空中,日本空军已经在北海道与本州岛北部部署了十二架f22j、三十多架f15j与二十多架f2战斗机,还部署了两架e767与四架e2c,并且随时可以增派数十架战斗机与支援飞机。虽然俄罗斯部署在远东地区的空军规模更大,但是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只有不到二十架su27与su35战斗机,十多架tu160与tu95战略轰炸机。

只是谁都知道,如果日本发动战争,胜算并不大。

俄罗斯拥有日本没有的战略打击力量,即便那十多架战略轰炸机不携带核弹,其强大的对地与对海打击能力,仍能淹没日本海军舰队。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拥有日本没有的攻击核潜艇,只要偷袭成功,一艘“阿库拉”就能干掉整支舰队。

日本拥有的,只是先声夺人,以及先发制人。

只要日本行动迅速,在俄罗斯完成战争准备,调集与集中兵力之前,出动地面部队攻占北方四岛,就能利用防守反击的优势,消耗掉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与远东军区并不多的作战能力,然后迫使俄罗斯谈判。

当然,这得有个前提条件,即老毛子不会恼羞成怒,用核弹头解决问题。

可惜的是,这个前提条件并不成立。

事发不到二十四小时,俄罗斯总统就公开向西方记者表示,俄罗斯的国防政策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在遭到入侵的情况下,将动用一切手段捍卫领土与主权。随后,俄罗斯总统签署了总统令,远东军区进入战备状态。

这是一个明确无误的外交信号,而且是非常强硬的外交信号。

按照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在俄罗斯总统下达命令之后,四架载有战术核导弹的轰炸机已经从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出发,奔赴共青城,加强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战略打击力度与军事威慑力度。

发展到这一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日本应该退让了。

要知道,面对俄罗斯的战略核打击优势,日本的那点常规军事力量根本不堪一击,也根本不可能获得想要的结果。

问题是,日本并没退让,而是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

在俄罗斯向远东地区增派核打击力量的第二天,利川小次郎就让海军与空军进入了全面战备状态,并且将部署在本土的第二舰队与第三舰队派往北方,只有部署在冲绳的第四舰队没有调动,而日本空军则将超过八成的作战能力部署到北海道与本州岛北部,其中包括全部四架e767预警机。

一时之间,北太平洋上空阴云密布,似乎战争就要到来了。

当然,仍然有很多人相信,这场冲突不会演化为战争,因为决定权不在俄罗斯手里,也不在日本手里。

从根本上讲,俄罗斯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核武器,因为顾虑太多了。

不管俄罗斯总统的态度有多么强硬,只要通过外交化解危机的希望没有破灭,就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再退一步,即便战争爆发,只要能用常规手段守住南千岛群岛,就不会使用核武器。

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决定打与不打,也不是件容易事,至少需要获得美国的首肯。

虽然在美日安保条约中,并没包括存在争议的领土与领海,因此在日本与俄罗斯为北方四岛发生争端的时候,美国没有义务履行同盟条约,但是作为美国的盟国,而且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盟国,日本的任何重大对外决策都需要得到美国支持。没有美国的支持与首肯,日本打赢俄罗斯的希望非常渺茫。

从军事上看,日本更需要美国的支持。

别忘了,日本军队的主力装备中,几乎全部来自美国,或者从美国进口关键设备。比如日本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中,f22j是从美国进口的,f15j是购买的生产专利,f2则是按照美国的f16放大生产的。在日本海军的战舰中,“金刚”级与“爱宕”级以美国的“伯克”级为蓝本,“村雨”级与“高波”级则大量采用了由美国生产的电子设备,只有很少一部分由日本研制制造。

没有美国的支持,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必然大幅度降低。

可以说,日本当局必须考虑一种可能,那就是美国为了避免与俄罗斯敌对,在军售问题是做手脚,让日本无法及时获得补充。更重要的是,日本军队所需要的大部分情报,特别是战略方面的情报,都得依靠美国,而且美国掌握着日本军队的详细情况。如果美国在情报上做手脚,日本的下场将非常悲惨。

不管利川小次郎有多大的野心,都不可能摆脱美国单干。

受此影响,事发的第三天,日本外交大臣就离开东京,飞赴华盛顿,当面向美国总统诺里斯征求意见。

可惜的是,在这个时候,诺里斯根本没有精力理会发生在太平洋对岸的事情。

在完成了搜救工作,以及初步甄别之后,诺里斯已经起草了辞职信。按照他对国会作出的承诺,他将以身体健康为由,辞去总统职务,并且同时解除紧急状态,让社会逐步恢复正常秩序。

日俄交恶的时候,诺里斯正在向副总统移交权力。

也就是说,虽然诺里斯还没有离开白宫,但是已经不再过问国家大事,重大决策都由即将宣誓就职的副总统承担。他没有立即离开白宫,主要是一些法律上的事情,比如在以健康为由辞去总统职务的情况下,必须得到半数以上的部长支持,而诺里斯还得想方设法的说服那些为他服务了三年多的官员。

面对日本外交大臣,诺里斯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即美国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发生任何危害世界和平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他的要求,也是美国当局的要求。

虽然日俄交恶与发生在纽约的事情没有直接关联,至少没有这方面的证据,但是只要日俄爆发战争,针对袭击事件的调查工作就会受到影响,美国甚至得调整战略部署,把重点放到国际问题上。

美国民众会接受联邦政府这么做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对绝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日本与俄罗斯搞成什么样子,与他们没有切身关系,而查出袭击事件的幕后真凶,才是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也才是真正关系到美国人切实利益的事情。

问题是,利川小次郎会听从诺里斯的吩咐吗

第二百三十一章 趁火打劫

日本外交大臣离开华盛顿的第二天,诺里斯正式卸任,副总统克洛宁在国会宣誓就职。

虽然这一政坛变化早被外界猜中,但是当诺里斯宣布卸任的时候,仍然引起轰动,更让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变得更加难以琢磨。

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日本。

不管诺里斯怎么看待日俄冲突,克洛宁入主白宫之后,日本都得调整外交政策,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结果就是,利川小次郎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处理美日关系,无法及时在对俄问题上做出关键性决策。

同样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