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1(2 / 2)

血沙 闪烁 5603 字 2019-04-17

总而言之,日军要么有所作为,要么及时停火。

拖下去,日军将迅速失去主动权。

现在停火,显然不大现实。在获得了优势之后,俄罗斯肯定不会在谈判桌上让步,甚至不会像之前承诺的那样,把半个北方四岛归还给日本。再说了,日本已经用行动拒绝了由俄罗斯提出的停火要求,再主动放下身段,向俄罗斯提出停火要求,与向俄罗斯乞求停火有什么区别呢。

日军必须有所作为

事实上,在俄罗斯宣布派遣“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战斗群前往太平洋之前,日军就开始着手准备。

当时,日军已经获得了俄军航母离开北方舰队母港的情报。

日军要做的,就是提高空军的对海打击能力,让更多的战斗机、以及航程更远的巡逻机具备发射反舰导弹的能力。

改装战斗机的意义并不明显,毕竟日军的战斗机并不多,还得用在制空作战上。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战斗机的航程都不够远,挂上反舰导弹之后,更加无法攻击上千公里外的舰队。

只有改装巡逻机,才能让日军在短期内获得有效的对海打击力量。

这个重任,落到了由日本自制的1反潜巡逻机身上。

作为一种日本自行研制,在战术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反潜巡逻机,1的飞行速度比3c快得多,航程也稍微远一点,不足的是续航时间短得多。所以在执行反潜巡逻任务时,1的表现不如3c。在日军的作战序列中,1的主要任务是反潜攻击,即在3c发现潜艇之后,由1前去完成攻击,或者是补充3c攻击能力上的欠缺,增强对敌方潜艇的打击力量。

日军选择改装1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这种巡逻机完全由日本生产,因此日本企业能够非常方便的为其升级火控软件,使其能够挂载反舰导弹,执行制海作战任务。而从美国引进的3c,需要获得美国的授权,才能升级火控软件,此外还得从美国采购空射型反舰导弹。

在“库兹涅佐夫”号进入西太平洋的时候,至少有二十架1完成了改装。

随后,又有十来架1获得了发射反舰导弹的能力。

如此一来,日军最多能组织三十架1,在一次攻击中发射两百多枚反舰导弹。只是要想达到这个最大限度,日军还得在指挥控制系统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火控通道,以及战术侦察上。

相对而言,指挥系统上的问题最大。

虽然日军有不少e767与e2c,但是这两种预警机以对空为主,对海探测能力与探测距离都比较有限。更重要的是,1上没有与预警机对口的数据链,也就无法充分利用预警机提供的战术情报。

没有有效的指挥,组织三十架巡逻机发起攻击,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要知道,这三十架巡逻机不可能部署在一座机场上,也就不可能同时起飞,不可能沿着同一条航线飞向目标,在发射导弹的时机上就难以做到同步。对付航母战斗群,如果无法进行饱和攻击,效果肯定很有限。

至于侦察,还比较好解决。

f22j换上侦察装备,就能成为理想的侦察机。

面对这些困难,日军只能迎难而上。

站在日军的立场上,已经别无选择。更重要的是,在日军看来,“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实力并不强大,只要组织起一次有效攻击,让三十架巡逻机成功发射导弹,就有很大的把握重创俄军舰队。

至于能否击沉“库兹涅佐夫”号,日军不抱多大希望。

毕竟日军反舰导弹的威力都不是很大,也不是为了打击航母设计的。只要能够重创“库兹涅佐夫”号,迫使其返回港口就行了。

随着俄军舰队转为向北航行,日军的作战准备也全面展开。

为了掩饰战役企图,日军进行了分散部署,那些具备制海作战能力的巡逻机编入了反潜巡逻机部队,而担任掩护与侦察任务的战斗机也分别部署在几处基地里面。

第二百六十四章 麻烦不断

从一开始,日军的行动就不大顺利。

不是说日军没有准备好,也不是没有尽力,而是组织上的难度确实太大了,而且存在各种意料之外的因素。

起飞的时候,就有两架1因为系统故障,留在了机场上。

随后,一架1的发动机出了问题,只能半路折返。

虽然日军紧急出动了一架刚刚完成改装,对火控系统做完测试的1,但是最终只有二十八架第一道关卡。

跟后面发生的事情相比,起飞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就不算什么了。

按照日军的计划,所有1都将在待命空域集结,然后一同飞往目的地。因为这些巡逻机没有部署在一座机场上,所以集结行动需要由一架e767进行调配。除此之外,担任护航任务的f22j也得事先集结。

集结的时候,日军遇到了烦。

首先到达的四架1因为顺风航行,所以比预定时间提前了四十五分钟。虽然1的航程足够远,不需要进行空中加油就能完成攻击任务,但是在集结空域等待四十五分钟,会让这四架1在返航的时候,不得不前往北海道的备用机场,无法返回北本周。此外,如果在飞行途中遇到逆风,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紧接着,第一批四架f22j提前了大约四十分钟到达。

这四架战斗机没有遇到顺风,而是为了照顾后面起飞的防空战斗机,不得不比预定时间提前半个小时起飞。

相对而言,f22j的续航力就没有那么充足了。

虽然在满载燃油,只携带必要的对空弹药后,f22j在执行截击任务时,理论作战半径高达两千公里,但是护航与截击有很大的区别,必须预留与敌机格斗的燃油,作战半径肯定达不到理论值。

根据日军掌握的数据,在执行制空任务时,f22j的最大滞空时间不会超过三小时。

护航任务比防空巡逻复杂得多,平均飞行速度也快得多,所以f22j的滞空时间肯定不到三个小时。

如果在集结空域盘旋半个小时,这四架f22j的作战能力必然受到制约。

日军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即没办法为返航的f22j进行空中加油。

虽然f22j保留了空中加油设备,日本也打算从美国采购空中加油机,还为此与bo音公司进行了谈判,以767客机为平台,开发一种适合日军的加油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