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之间就搞到了五百万两银子之后,也是惊讶不已很快,王直就了解到了这五百万两银子的来历,也只能唏嘘不已了不过,王直并不想就这么让皇帝得逞
两日之后,朱祁钰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到了太后的寝宫,他知道太后叫他去是为了什么,肯定又是王直那老鬼搞的把戏。不过,朱祁钰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麻烦,也就想好了对策
“钰儿,听说你又要发动战争了”太后的神色并不那么慈祥了,“你可知道,你皇兄还在蒙古人手里,如果你派兵征讨蒙古,那不是把你皇兄往火坑里推吗”
“母后,你误会儿皇的意思了”朱祁钰一点都没有惊慌,“儿皇也是无时不刻的在想念上皇,而且还数次派使臣前往蒙古,商讨迎接上皇回国的事情。岂想,也先蛮横无礼,非但不同意放上皇回来,还扣押我大明使臣,要挟我大明出亿万金银才能放上皇回来如果仅仅是钱的话,儿皇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要赎回上皇,可是也先不仅要钱,还说还说”
“还说什么”这孙太后虽然有点不满朱祁钰,不过,她对大明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
“也先还放出话来,要儿皇把公主嫁给他,而且还是”
“还是长公主”
朱祁钰没有开口,反正这话他是编出来的,而这时又是孙太后自己说出来的,他不用负责任
“真是岂有此理,这也先也太嚣张跋扈了一点,在他眼里,还有我大明吗”
“母后明鉴,这也先确实蛮横,如果儿皇答应了他的要求,那以后大明岂不要永远在蒙古人面前低头做人了”
“那你也不能派兵去征讨蒙古啊”孙太后还是看出了问题。
“儿皇最先也并不这么想,不过这次蒙古大汗脱脱不花派来使臣,有意要与大明约和,一起对付也先。如有脱脱不花作为内应,那救出上皇的机会就大了很多。儿皇这次决定派兵征讨蒙古,也正是为此。如能救上皇脱离苦海,能博母后欢颜,就算是刀山火海,儿皇也不会眨下眼睛”
孙太后沉默了,过了一会,她才微微的点了点头。“钰儿啊,母后还真是错怪了你。无论如何,大明国威不可灭,你要想办法救出了皇兄,也圆了母后的一个心愿”
“儿皇定当尽心竭力,绝不辜负母后的期望”
出了太后寝宫,朱祁钰长出了口气,他这番谎言编得还算是通彻,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这孙太后也是个精明人物,却并没有发现问题
很快,一篇由朱祁钰起草,由于谦润色,再加上几个文墨比较好的内阁大臣修改之后的诏书就出现在了大明各地。当大明百姓知道皇帝为了救出上皇,为了平定边关,为了打败蒙古,报土木堡之仇,就将发军远征蒙古之后,民间又爆发了一次大震荡
有支持的,毕竟土木堡惨败之后,大明国威受损,就连普通百姓都有切肤之痛的感觉,这次皇帝要发兵攻打蒙古,那自然要支持,而且还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呢
当然,也有反对的,毕竟战争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不管哪个朝代,几场战争打下来,吃苦受难的还不是老百姓,有哪个皇帝会因为战争吃不起饭
最初,反对者占了上风,毕竟战争就意味着要花很多的钱,那就要加重赋税,老百姓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不过,这种反对的声音很快就被压了下来当第二道与战争有关的诏书公布之后,百姓们终于放心了这次,皇帝不仅仅不加重赋税,还要给几个受到灾害的地区减轻赋税,战争开支不会转嫁到百姓的头上
放心之后,大部分人也都迷茫了,不向老百姓征税,皇帝哪来的钱打仗而向疑惑着解释这个问题的就是朱祁钰公布的第三道诏书,向天下预售战争之后得到的利益,以此换取战争经费
“预售”,这绝对是个超前的概念,即使当时的商人的观念并不落后,可是这见不到的东西,还能拿出来卖钱吗更让很多人担心的是,打仗从来就不会有什么好处,哪次不是赔本的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卖呢
一时之间,大明国内也是思潮涌动,绝大部分人对这个玩了好几手怪招的皇帝这次要干什么都搞不清楚了。不过,这并不表示所有人都没有眼光,至少,那些大商人立即就看到了好处,知道,皇帝这次玩的这一手,不仅仅能为他筹集到战争经费,还向商人们打开了一扇更大的门,让商人有机会赚到更多的钱,甚至能够在国家大事上有发言的权力
那些落榜的考生刚刚离开京城,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商人又立即把“金麟楼”给塞满了。这些商人可不像儒生那么的小气,或者说是要在同行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好赢得受到皇帝的重视,至少能让丁用重视,所以,先来的人把最好的房间都包了下来,而后来的人则愿意出更高的钱来包下好的房间
连丁用都没有想到,一时之间,会有这么多的商人云集京城,“金麟楼”准备的房间几乎都不够用了其实,这些商人还是有眼光的,很多人都在为没有能够赶上前次的股票大拍卖而后悔呢这次,皇帝又拿出东西来卖了,那不积极点,能抢到吗
“陛下,这是小人最新调查的结果,现在赶到京城来的各地商人至少有三万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之中,小人估计,至少有五万人会来捧场”
“我的天,这么多”朱祁钰吓得跳了起来,接着就大笑了起来。“看来,朕的薄面还是有人给的,真是让朕惊讶不已啊”
“陛下改变了商人的地位,而且制定的新政也多为商人着想,天下商人都感激陛下,自然前扑后涌,不甘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