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4(2 / 2)

新明史 闪烁 5675 字 2019-04-17

谢正卿的身躯微微的颤抖了一下,并没有开口。这些在战场上俗血奋战的帝国将士的要求并不高,在他们看来,能够得到皇帝的重视,就是帝国军人最高的荣誉。而对帝国的所有军人来说,荣誉比生命更为重要,这也是驱使着他们一直努力战斗下去的原始动力。

三日后,朱祁钰就率领侍卫团赶到了同萌关。此时日寇并没有从同萌关东面撤退,不过也没有再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显然,日寇也很清楚,明帝国的缓军已经到达了马关,战局对他们已经不利了,再发动进攻,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朱祁钰在城墙上观察了一会,这才叫上参谋军官走了下来。“胡志,那个骑兵上校在哪”

“他马上就过来,这几日,他都在处理阵亡官兵的遗体。两千多人,全是他的手下,这三个多月,他们已经付出了一切”

朱祁钰打断了胡志的话,他已经看到了正朝这边走来的谢正卿,不用别人介绍,朱祁钰一眼就认住了这个高达的上校军官,然后他快步迎了上去。

谢正卿一见到朱祁钰,也是一惊,立即就要行礼。

朱祁钰一把扶住了谢正卿,说道:“上校,这三个月来,你们辛苦了,如果没有你们的艰苦奋战,马关城恐怕已经在日寇的手里了。你们有什么要求现在就可以提出来,朕一定满足你们的要求。”

谢正卿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臣等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陛下能够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为邓将军复仇”

“好样的”朱祁钰拍了拍谢正卿的肩膀,“这个要求,朕一定满足你们,而且朕可以向你保证,任何日寇叛军都不会有好下场,朕要用所有叛军的脑袋来祭奠邓茂的在天之灵。现在,朕晋升你为帝国陆军少将,第一军代理军长,好好干,别辜负了朕的期望”

“谢陛下”

“好了,不用客气,你先去安顿好受伤的官兵,等下到军营来,我们商讨反击日寇的作战计划”

谢正卿点了点头,立即就走开了。他对自己成为少将并没有感到激动,这个骑兵将领想到的,只是怎么去为邓茂复仇。

“陛下,我们现在就要展开反击行动”

“为什么不是现在”朱祁钰看了胡志一眼,说道,“日寇听闻我们的缓军到达,必然惊慌失措,现在正好趁他们还没有了解到我们的具体实力之前发动反击,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胡志点了点头,就不再说什么了。在他去招集参谋军官来参加作战会议的时候,朱祁钰已经向战地医院走去。显然,这个年轻的皇帝不会忘记了那些在战斗中为帝国流血流汗,为帝国捐献了生命的将士。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六节 绝地大反击

军营内,军官们迅速地到齐了,当听闻皇帝准备在主力军团没有到达的情况之下展开反击作战时,参谋们都非常的惊讶。现在明军在马关的守军不过一万人,到达同萌关的军队,就算把皇帝的侍卫团加上,也不过三千五百人而已。而在东面,至少有五万日寇,而且全都是日寇叛军的主力,用三千五百人守卫同萌关这还没有太大的难度,可是要展开反击,那不是去送死吗

“胡将军,皇上不会是昏了头吧,我们就这点人马,连防守才勉强够用,有什么能力发动反击”

胡志看了一眼那名军官,说道:“这是皇上本人的意思,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你可以在等下的作战会议上提出来,皇上并不会反对别人提出意见,是不是”

那名参谋军官尴尬地笑了一下,这才走开了,不过胡志也注意到,所有的参谋军官都认为反击是在自投死路。从严谨的战术角度出发,在主力兵团到达之前,最好的,也是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死守同萌关,利用舰队封锁沿海通道,确保马关城的安全,然后再组织起强大的兵力向日寇发动进攻。胡志本人也认为应该这么做,不过,他没有直接顶撞朱祁钰,而是准备在军事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想法来。很快,朱祁钰也带着谢正卿赶了过来,同时赶来的还有几名第一军的军官。这些军官都带着伤,不过都不严重。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吧”朱祁钰看了一下参谋们的神色,心里就有数了,“开始,我跟胡志提出了下一步的作战想法,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肯定有很多人在怀疑,此时我们向日寇发动进攻有什么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去送死。不过,我不这么认为。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请更了解日寇,也更了解战场环境的谢正卿少将为我们讲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参谋们都有点惊讶地看着谢正卿,他们到来的时候,谢正卿还只是上校军官呢,现在就被提拔为了少将。显然,皇帝对这个年轻将军是很器重的。而谢正卿率军在同萌关抵挡了日寇数个月的疯狂进攻,他对日寇的情况也更为了解。

“现在,至少有五万日寇集中在了东面的山区平原地带,日寇一共有四座军营,分别设置在这四个地点。”谢正卿在地图上标明了日寇的军营位置,“经过了前三个多月的战斗,日寇伤亡相当惨重。根据我们粗略统计,至少有两万余日寇被击毙。现在,日寇听闻我们的援军到达,已经放弃了进攻,正在准备撤退。如果这股日寇退到了山口城的话,我们将很难攻陷这座坚固的城市。所以,我们要尽量将日寇歼灭在山口城之外。”

显然,这正是朱祁钰提前发动战略反击的根本原因。在东征时,明军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占了山口城,不过,当时邓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