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8(1 / 2)

新明史 闪烁 5566 字 2019-04-17

袋,其中包括两名叛军的将领。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是前第五军的官兵。

不过,杨天奉也算是做得干净利落,他没有将这一情况汇报给皇帝,连夜让人处理掉了尸体。当然,朱祁钰也不知道第五军杀降的事情。如果皇帝知道了的话,肯定会大发雷霆的。因为朱祁钰早就下了命令,严禁杀害投降的叛军,而是应该将起移交给日本中央军处理

打下静冈之后,杨天奉让第五军在这座城市休整了三日,同时派人赶回富士,让船队直接将物资运送到静冈来,而不是在富士卸货。

从进攻富士开始,到最后占领静冈,可以说第五军的作战行动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毫无半点拖沓之处。后来,第五军的这一战役行动被很多军事教材所引用,可以说,杨天奉非常有效的将骑兵部队的高速运动,以及长途奔袭能力发挥了出来,并且利用奇袭,在战斗中避免了骑兵部队火力不足的缺点,一口气拿下了两座有强大军队防御的城市。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轮进攻中,第五军不但歼灭了富士与静冈近八万守军,而且自身伤亡不到一千人,第五军的物资消耗也非常少。

如果换了其他的将军,甚至是朱祁钰亲自来指挥这场战斗,恐怕都无法在如此少的伤亡与消耗的情况之下,获得这么巨大的胜利吧

这也是杨天奉成名的一战,虽然在东征时,杨天奉就有过惊人的表现,特别是在今市城外,他以第四军一名普通的侦察骑兵军官的身份,率领第四军的残余部队,抵挡住了东军的猛烈进攻,并且在后来的反击中,差点就要了上杉谦信的命,最后还率领数百伤兵奋力杀出东军的包围圈,回到了今市城。这些都已经让杨天奉的勇猛被广为传诵。不过,这也仅仅是其勇猛的一面,而在新的战争方式下,将领的勇猛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真正能够证明一名将军价值的是其头脑,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能力

富士一静冈之战,就证明了杨天奉的头脑。也许,仅仅用头脑灵活来形容都是不够的,当时在明军将领,特别是在骑兵将领中,能有如此才能的将军确实非常少。之前的邓茂算是一个,陈豫也有所表现。不过,邓茂早亡,而陈豫更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只是勇猛与野蛮,而不是精明。显然,杨天奉是第一个用脑袋打仗的骑兵将军,而且也是明帝国年轻的陆军将领中,最为让朱祁钰所重视的一个了

后来,有很多人研究富士静冈战役。当明军大规模使用火器,特别是在火炮小型化,轻型化,能够大规模的在战场上使用,并且能够在野战中配合步兵作战之后,有很多人提出了“骑兵无用论”。特别是在北伐之后,一些年轻军官根据蒙古骑兵的惨败判断,骑兵已经无法在战场上生存下去了,所以骑兵迟早要退出战争。在后来的东征,以及杨洪的西征中,证明骑兵的地位是无法被替代的,不过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步兵,以及骑马作战的步兵仍然能够比骑兵更有效的击败敌人。

显然,这是历史上三次“骑兵无用论”的第一次。通过这场战斗,杨天奉已经用结果告诉了所有那些支持“骑兵无用论”的人,骑兵不但有用,而且还仍然是战场上的主力,只要将骑兵的能力发挥出来,那么骑兵仍然将是一支强大的军队,甚至将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军队

第五军在静冈休整的时候,运输船队也赶了过来,将作战物资,主要是供骑兵使用的短铳子弹,新的战刀等武器弹药送了过来。押送粮草的部队则留在了富士,静冈城内叛军囤积的粮草足够第五军用上几个月了,根本就不需要从后方运送粮草过来。这时候,杨天奉也接到了皇帝的命令,他才没有让船队将多余的粮草运走,这些粮草后来都供给了朱祁钰的主力兵团使用。

此时,杨天奉面临着两个选择。他要么留在静冈等待中路主力军团到达,要么就继续前进,在中路主力军团到达之前打到叛军后方去。

在这个选择上,杨天奉没有犹豫,如果第五军停下来的话,那么今后恐怕就没有多少供他们发挥的机会了,而且第五军再没有机会成为战场上的主力,最多只是给第十军这类的步兵军当配角。第二个选择是进军路线,是沿着海岸线继续推进,还是沿着内陆通道直接向西进攻最后,杨天奉选择了前者。他的奇袭方法用一次就已经算多的了,今后要想再用同样的办法对付叛军,获胜的希望并不大。而要想赶在主力军团到达之前获得更多的战功,那就必须要有海军的支援,至少要让运输船队为进攻部队提供后勤支援

杨天奉选择的下一个目标是静冈南面的烧津。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海港城市,大概有五万多居民,另外有约两万叛军防守。因为烧津的港口并不大,而且这里一直不是叛军守卫的主要地方,所以之前袁晨皓地舰队并没有袭击烧津。而杨天奉要向沿着海岸线继续挺进的话,就必须要打下烧津

在第五军到达烧津城外的时候,叛军已经组织好了防御工作,而当时东洋舰队还在大阪湾活动,没有赶到这边来,所以第五军不可能得到海军舰队的配合,无法像第十一军那样,直接从海港方向进攻,只能硬打

围困烧津两日,第五军使用了各种办法,想引诱烧津的叛军出城作战,不过,杨天奉的计划都失败了。叛军吃了两次亏,丢掉了富士与静冈,这次怎么都不肯离开城墙的保护。显然,叛军吃定了第五军没有火炮的缺点,根本就不打算与第五军在城外决战而要等到炮兵团跟上来,那就还需要几日的时间。这时候,杨天奉也有点急了,如果烧津久攻不下的话,那么第五军就是在浪费最为宝贵的时间

“将军,干脆明日我们强攻得了”第五军的军官也差不多与杨天奉的想法一致,“现在主力军团正在南下,大概十日之内就能到达富士,如果我们在这边耽搁的时间太久的话,等到主力军团赶上来,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是啊,我们不能耽搁下去了,烧津就两万叛军,我们有三万多兵力,就算骑兵下马作战,也能打下烧津”

“打吧,大不了,与叛军决死一战”

“对,我们三万人马,还打不过两万叛军”

军官们纷纷附和,显然,大部分人都认为,必须要尽快打下烧津,不过,杨天奉却并不这么想。

杨天奉压了压手,让周围的军官都安静了下来之后说道:“继续挺进是肯定的,但是打不打烧津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第五军是骑兵部队,现在炮兵团还没有到达静冈,没有炮兵的掩护,就算我们打下了烧津,也必然伤亡惨重。这次,皇上已经多次强调,控制伤亡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控制住伤亡,就算获得了胜利,那也没有任何功劳。这一路上,我们打下了富士,静冈,伤亡都控制得很好,如果我们在烧津与叛军两败俱伤的话,那有什么意义”

“将军,总不能就耗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