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劳工都戴了脚镣,十个人一组,十组一队,十队一列,所以任何想要逃跑都不可能,而且一组中如有人要造反,或者闹事,另外九人都要受到连坐,一队中有两组人闹事,一队人都要受到连坐”
“好了,知道这些就足够了”杨天奉冷笑了一下,“皇上不是经常给我们说,要用试验来证明吗那我们现在就用试验来证明一下,等会我去找一百个哈烈城的居民来,让他们戴上脚镣,然后看看一个时辰能够走多远吧”
其他两人都笑了起来。当天下午,杨天奉就用这个办法大概确定了一下宝藏有可能在的位置,这其中包括了哈烈城中的皇宫,以及大部分官员,王侯的宅院,以及几处军营与仓库。当然,那一百个哈烈城的居民后来也被严加看管了起来,如果不是朱祁钰早就下令不得滥杀无辜的话,恐怕为了保密,这一百个人都将被灭口
杨天奉搞了一张哈烈城的地图出来,然后在地图上大致标出了一个范围来。“这就是大致确定的范围,算上误差的话,我们大概需要在这条弧线前后两百丈之内进行挖掘。”
“这么大的范围”谢正卿有点吃惊。
“至少,这要比我们挖开整座城市好多了”陈豫长出了口气,“这样吧,第一军还是负责在外面看管居民,第五军负责东面这一段,第二军负责西面这一段。”
“不过,我们还有一点要确定”杨天奉看了两人一眼,“宝藏就算在这里,我们知道深度吗如果不知道深度,那应该挖多少合适呢”
“这”陈豫尴尬地笑了一下,显然他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我找人大概算了一下,两万人要建成一座宝库,并不是很难,而且哈烈城下面大概有五丈到十丈的泥土,这一点,在我们之前地攻城行动中就已经证实了。在泥土下面是岩石,而以当时帖木尔帝国的能力,他们不可能把宝库建在岩石下的,所以,我们的挖掘工作应该以岩石为准,挖到岩石,就不用再挖下去了,也就是说,我们大概要挖五到十丈的深度”
“妈的,这个工程肯定不小,我们还不如找点日本劳工来”谢正卿苦笑了一下,“我们都是战斗部队,而且就算两个军的几万人全力挖掘,也得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劳工”陈豫皱了皱眉毛,“撒马尔罕不是还有一批日本劳工吗为什么不将他们要过来到时候,我们这一需要负责看管这些劳工就好了,吃苦的事情,让日本人去做”
杨天奉没有表示反对意见,而且还补充了一条。”城外那二十万哈烈城的居民中至少有十万劳力,我们为什么不用起来”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显然,又要寻找宝藏,又要看管好外面的那二十万敌国平民,对只有八万人马的明军来说担子不小,如果驱策这些敌国平民来当劳力的话,那自然就要轻松得多了,而且八万人马足以控制好整个局面,就算把撒马尔罕的那十多万日本劳工都要过来,也能够控制住局面。
三人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就开始组织哈烈城的居民进行挖掘。同时,陈豫还派人给赶到撒马尔罕去平定暴乱的皇帝送了封信过去,要那十多万日本劳工过来帮忙。当朱祁钰收到了陈豫送来的信时,也笑了起来。这三个年轻将领凑到一起,确实能搞出点花样来。本来朱祁钰是安排他们三个人组织军队进行挖掘的,这下好了,三个人直接想到了利用劳工的力量,而让军队不用去卖苦力了。
“好吧,看样子,陈豫他们是很有把握的”朱祁钰放下了信,“让第九军跑一趟,把那十五万劳工押送过去。反正,哈烈那边离暴乱地区更远,日本劳工也更好控制。不过,要明确的告诉陈豫,如果日本劳工有暴乱迹象的话,那就不要手软”
参谋军官迅速的记下了皇帝的命令,之前他们还在为怎么处理这十多万日本劳工而发愁呢,这下可好,把劳工送走,那就一了百了了。
“现在,我们继续讨论镇压暴乱的事情,这次的暴乱来的很突然,而且我们在之前已经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要尽快镇压暴乱,不能让暴乱扩大”朱祁钰扫了一眼周围的参谋军官,“不管用何种手段,都要铲除暴乱分子,就算杀光了他们,也必须要把暴乱镇压下去”
第十卷 烈火燎原
第二十九节 镇压暴乱
日本劳工暴乱在历史上并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而且起因都很简单,无非是看押他们的明帝国官员克扣粮食,虐待劳工,没有妥善处理伤残劳工等等。后来,朱祁钰也认识到了劳工暴乱的严重影响,并且多次下诏,要官员善待劳工,不得剥夺劳工应有的利益。到后来,帝国政府甚至专门制定了一部劳工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劳工的利益,不过那些虐待劳工的事情从来就没有杜绝过,而且这样的行为针对的不仅仅是日本劳工,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劳工,包括后来的黑奴。
从根本原因上看的话,当时的日本劳工,以及后来的南洋劳工,印度劳工,突厥劳工,欧洲劳工,乃至在开拓新大陆时出现的黑奴等等,都没有受到平等的待遇,在很多明帝国人的眼里,这些劳工甚至连人都算不上。即使到后来,朱祁钰已经认识到了这种种族歧视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废除了黑奴制度,并且废除了很多对劳工不公平的法律条款,不过,当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认为其他民族低自己一等的话,仅仅凭一个皇帝的力量是难以改变整个民族的认识的,即使这个皇帝是该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他都办不到而真正解决劳工问题,还要到数百年之后。也就在朱祁钰这个时代,爆发的劳工暴动就多达数十次,其中规模较大,影响也较大的暴乱就有十多次,每次都要耗费帝国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镇压暴乱,这对帝国来说,影响非常大。甚至在好几次关键战争时爆发的劳工叛乱,直接影响了战争的结果
第一次暴乱的劳工数量就达到了三十五万,而且直接对西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迫使朱祁钰在西征还没有获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之下,不得不调集重兵来镇压暴乱,因此这场叛乱也影响到了西征的最后结果,可以说,对整个明帝国的历史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朱祁钰的眼里,暴乱的三十五万劳工并不可怕,这些劳工虽然抢劫了一支运送军火物资的部队。夺取了一批武器装备,不过劳工就是劳工,而不是军人,在使用武器方面自然无法跟军人相比。更重要的是,一支军队的灵魂是其纪律,可以说,任何一支明帝国的军队都以纪律严明而著称,特别是在作战的时候,一支军队就是一个整体。一个统一作战的整体。相反,武装起来的劳工不过就是一些个体而已,没有丝毫纪律可言,要对付这样的乌合之众并不难,难的是,要迅速的解决掉三十五万敌人,而不能让暴乱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