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1(1 / 2)

新明史 闪烁 5393 字 2019-04-17

在一个对莫卧儿帝国有利的情况下达成和平条约。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战略想法,从这也可以看出,阿巴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更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虽然,他没有到过明帝国,甚至没有离开过莫卧儿帝国,不过他却从所获得的消息中找到了明帝国的软肋,那就是战争伤亡。

这确实是明帝国的软肋,或者说是明帝国皇帝朱祁钰的软肋。当初东征时,明军在最后不得不与日本妥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明军在东征时的伤亡远远的超过了朱祁钰的预想,几十万明帝国的官兵倒在了东征的道路上。显然,这么巨大的伤亡,是明帝国所无法承担的。而在后来的几乎每一声战争中,朱祁钰都极为重视伤亡情况,甚至多次向将领下达了直接命令,要求将领控制住军队的伤亡,尽量减少伤亡。

阿巴克也看到了这一点,并且知道,莫卧儿帝国没有实力完全战胜明帝国,甚至连在明帝国面前抬头的资格都没有,不过,他却有信心,让明帝国产生巨大的,难以承受的伤亡,用这种办法,最后迫使明帝国结束这场战争,并且取得一个对莫卧儿帝国来说还算是有利的战后环境。

陈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前方的侦察部队,以及情报机构陆续将莫卧儿帝国的军力部署情况送回来的时候,陈懋立即就从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布置中看出了阿巴克的意图。这迫使陈懋不得不采取更为稳重,或者说是稳妥的办法来发动进攻,而不能像西线与东线战场上的两员小将一样的突飞猛进。

陈懋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印度河与萨特杰河交汇处木尔坦。这里是莫卧儿帝国防御的重要军事据点,同时也是印度河中游地区最重要的河港城市。按照陈懋新修订的计划,要想打到德里去,那么步兵部队将成为主要的力量。而明军步兵军对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可以说,步兵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弹药来铺路虽然。道路已经修到了可不里,而且还在继续延续,不过陆上道路运输毕竟非常的麻烦。缓慢不说,运输量还受到了限制,难以完全满足部队作战地需要。要想更多弹药物资,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海运。而北线进攻根本就没有办法获得海港城市。那么就只能控制一座河港城市,然后让运输舰队顺印度河而上,将物质直接运送到这边来

木尔坦就是陈懋理想中的河港城市。印度河的航道正好能够使船只到达木尔坦。而且这里的港口设施也能够容纳数十艘上船同时停靠,并且卸载运输物资。为此,陈懋将第二军,第一军,第十军都摆到了这个方向上来,只由第十一军在东面牵制住拉合尔地莫卧儿军队,由祖百龄的西北第三步兵军充当预备队。不过,他仍然晚了一步。

当第二军的骑兵到达了木尔坦外围地时候。这座河港城市已经被卫广的蒙古军团,以及顾成林的西洋舰队给打了下来这也好,至少免去了一件麻烦事,只有陈豫,谢正卿两人有点不满。因为等他们进入了木尔坦的时候,这里已经被蒙古军团洗劫一空了。如果不是陈懋及时制止的话,恐怕两人就要去找卫广算账了

随后,第二接管了木尔坦,并且按照朱祁钰的要求,将押送过来的那批宝藏装上了西洋舰队的战舰。陈懋则亲自出面,与卫广商议了进攻地整改,这才摆平了两军之间的矛盾,蒙古军团负责木尔坦以南地区的作战行动。如果最后他们能够从南面迂回到德里后方去的话,那是他们的能力。而进攻德里地任务仍然由中央军团担负。

在木尔坦花了几日的功夫之后,陈懋让杨洪派来的西北骑兵第二军负责占领木尔坦,随后就让中央军团的军队向东进发了。而这次进攻的目的就是越过萨特杰河。进入恒河平原,向德里进军,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中央军团陷入了苦战之中。

在到达萨特杰河上游的渡口时,第二军遇到了莫卧儿军队的顽强抵抗。驻扎在这里的莫卧儿军队不但在东岸设置了纵深防御阵地,而且还在西岸建立了桥头堡防御阵地,第二军地几番进攻都被打了下来,最后,陈豫不得不让第二军把桥头堡围了起来,等待后面的第十军跟上来。

第十军与第一军是同时到达的,攻占桥头堡的战斗只花了一天地时间,莫卧儿军队根本就挡不住明军强大的炮火,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桥头堡,同时也炸掉了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梁,完全退到了河东岸去。显然,明军必须要打一次渡河战役,可对当时的明军来说,要渡过萨特杰河,并没有那么容易。

顾成林的舰队已经返回了印度,而且萨特杰河的航道不导纳狭窄,还很浅,根本就无法让战舰进入。附近,又没有适合渡河的船只,中央军团的三个军,被困在了萨特杰河的西岸,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办法到达东岸去,而明军唯一能做的,就是隔着萨特杰河,用炮兵与莫卧儿帝国的投石机对射,看谁的火力更为猛烈

第十一军此时也在拉合尔陷入了苦战之中。守卫拉合尔的莫卧儿军队达到了八万,而且在其后方不远的地方还有好几支军团,第十一军不敢贸然前进,甚至不敢太过于分散兵力来包围拉和尔,只能在拉合尔北面与莫卧儿军队打阵地战。打阵地战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明帝国的步兵军是打阵地战的一流高手,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敢与明军步兵部队打阵地战。不过,第十一军此时已经远离了补给线,而且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没有任何其他的军队配合,在拉合尔也只能勉强的拖住莫卧儿帝国的军队,使其无法向南增援。

陈懋陷入了僵局之中,根本原因就是木尔坦地区的战斗没法立即取得进展,所以北线进攻部队很难迅速的取得突破。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其他部队取得突破,比如东线部队迅速出现在德里后方,或者是卫广的蒙古军团有所收获。二是补充新的军队,用兵力优势在拉合尔取得突破,然后合围萨特杰河东岸的莫卧儿军队,再向西推进。不过,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两个办法都不太现实,东线军团还有几千里呢,就算杨天奉率领的是天兵天将,也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打到德里。而卫广的蒙古军团在南面的行动需要穿越山区,而且还要遇到莫卧儿军队的阻击,光是扫荡工作就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哪有能力支援北线军团

“看样子,北线军团的麻烦并不小”朱祁钰走到了地图前,他遇见了北线进攻要遭到顽强的抵抗,但是没有想到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竟然这么顽强。“如果陈懋无法取得突破的话,那我们这边的进攻压力就会很大,我们必须得想办法让莫卧儿军队把注意力放到我们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