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陈懋与莫卧儿帝国的军队鏖战的最后关头,杨天奉率领的第五军已经挺进到了阿格拉。这里是德里的东大门,距离德里不过两百多里。而在这里,第五军也遭到了莫卧儿军队的顽强抵抗,毕竟这里已经是莫卧儿帝国的腹地了,那些莫卧儿军队的将领可不会如同商人一样与杨天奉达成妥协。
当然,谁都没有想到,东线军团在占领了贝拿勒斯之后,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战线推进到了阿格拉附近,而且沿途几乎没有折损兵力,第五军一直保持着完整的战斗力。当然,攻占阿格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这里的几万守军不会让第五军轻易地从他们的防区通过。
这时候,从白古城出发的第十四军已经到了贝拿勒斯,并且正在加速赶来。而白古女王派来的部队也开始接替后方的镇守工作,新的作战物资也送来了。既然无法“说服”阿格拉的莫卧儿军队,那么就打吧
不过,杨天奉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因为在第十四军到来之前,第五军确实没有能力打下这座城市,不过,这并不是说,第五军已经在这里停了下来,杨天奉压根也没有想过,要在距离德里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下来。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二十九节 向德里进军
朱祁钰这边也没有停下来。火烧阿杰梅尔之后,明军顺势占领了防御力量空虚的斋普尔。驻扎在那里的两万多莫卧儿帝国的残兵败将基本上没有做多少抵抗,就被明军给击溃了。而在占领了斋普尔之后,朱祁钰也收到了另外两条战线送来的战报,在搞清楚了整个战场上的局势之后,朱祁钰决定发动最后一场战役了。
打到这一步,明军在莫卧儿帝国的作战行动已经快一年了,如果算上在战胜了帖木尔帝国之后的准备时间,则已经快两年了。数次大规模的战役,不但消耗了大量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而且还瓦解了莫卧儿帝国设置在首都德里外围的数道防线,将战线推进到了距离德里两百到四百里的范围之内。用当时朱祁钰的话来说,明军只需要再加上一把劲,就能够彻底地战胜莫卧儿帝国,将阿巴克堵死在德里
明军在这个时候的麻烦并不小。最大的问题是作战物资匮乏。南线军团从果阿到斋普尔,已经推进了至少三千里,就算从孟买,或者苏拉持算起,南线军团的后勤线都长达一千八百里。而北线军团虽然只推进了五百多里,不过北线军团的物资消耗更为厉害,而且其所需要的物资都是通过陆上通道补给的,从京城将物资运送到可不里,就有两万多里的路程,就算道路基本上已经修通了,不过就算是最快的运输部队,一个来回也要花上至少半年的时间。东线军团的麻烦也不小,就算白古王国的船队能够将物资直接运送到贝拿勒斯,而且东线军团的物资消耗并不大,不过白古王国的船队规模小,而且数量少。每半年能够提供一次补给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以说,当时明军遇到的最大的麻烦不是缺乏作战部队,也不是兵力上不如敌人,甚至不是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而是自身的物资补给问题。而且,越靠近德里,莫卧儿军队的密度就越大,就越难以依靠消耗相对较少的骑兵部队发动进攻,必须要用步兵做主力,然后逐步推进。而步兵军的消耗是相当惊人的。当时,明帝国负责军事后勤工作的官员曾做过一次统计,一个步兵军在前线作战一日的消耗,至少需要动员一万人的后勤部队,花费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将消耗掉的弹药物资运送到北线军团的前线去。就算是依靠海运,效率也不会提高多少而当时,在前线征战的明军虽然不到四十万算上陆战队,以及预备队,可在后方用于后勤保障的人员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算上了船队的水手,以及沿途各港口的镇守部队。显然,明军打的其实就是后勤,没有后勤,明军不可能获得这么辉煌的胜利
这个问题是好不含糊的,而且在明军占领了斋普尔之后,朱祁钰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时,南线军团储备的物资消耗掉了八成以上,如果不是因为斋普尔的守军战斗力低下,而且数量有限的话。恐怕明军根本不可能在作战物资消耗完之前打下这座重要的城市。当然,要获得新的补给,绝对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容易。
“陛下,末将计算过了。如果要准备起充足的弹药物资的话,我们至少还要等上三个月,等两支运输船队到达了孟买之后,还要花费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将物资全部运送到斋普尔来。”萧涯离这时候已经成了南线军团的后勤司令,“另外,末将也了解了一下北线军团那边的情况,陈懋元帅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获得足够的作战物资。只有东线军团的情况稍微好一点,新到达的第十四军,以及白古王国的运输船队送去了一大批作战物资。不过,杨天奉将军手里的兵力有限,就算东线军团能够向德里进军,也根本不可能击败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占领德里”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来做这最后进攻的准备工作”
面对皇帝的问题,萧涯离苦笑了一下。“之前,我们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来储备作战物资,结果,在这几个月之内就基本上消耗完了。就算现在我们只需要再发动一次战役就能打下德里,不过我们在缺乏作战物资的情况之下,就只能拿帝国将士的性命去拼,不然,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攻占德里”
朱祁钰咬了咬牙,低着头在营帐里来回走动了起来。显然,现在他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拿帝国将士的性命去做最后的进攻,要么就是等上半年的时间。不过,这个决定并不好下。拿帝国将士的性命去冒险,这是朱祁钰一直在回避的。这场战争打到这里,帝国也才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