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协助之下,一部分向战场南方迂回,另外一部分则在正面发动了进攻。很明显的,奥斯曼军队采取的战术与明军相当类似,只不过他们的军队是从北向南攻,而不是从南向北攻
这个上午的战斗最为惨烈,第一师负责在正面防御,第三师负责在两翼与后方掩护。最初,凭借着第一师的顽强战斗,明军在场面上还不是很吃亏。可是,一个多时辰之后,当迂回的奥斯曼帝国的骑兵投入战斗的时候,一万多明军官兵就被敌人包了饺子,并且陷入了敌人的围攻之中
被敌人包围,且受到敌人四面八方地攻击,这对骑兵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骑兵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其主要的战斗力就是其速度,而当骑兵没有足够的运动空间,无法将速度发挥出来的时候,那么骑兵就往往连步兵都不如了这次,古定与高瞻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局之中,当奥斯曼军队步步进逼,当敌人逐渐缩小了明军的活动范围的时候,一万多明军官兵失去了运动的空间,也就失去了突围的机会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古定把那名军官派了出去。负责突围送信的官兵有一百五十人,而最后,就只有一个人杀了出去,而且还浑身带伤的来到了杨天奉那里。不过,那一百四十九名官兵并没有白白地牺牲,如果不是他们的牺牲,恐怕杨天奉根本就不会想到古定这边陷入了死局之中,自然就不可能率军前来救援了。
战斗打到了中午的时候,古定他们就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残余的几千官兵不得不放弃了骑马作战的方式,他们都将战马放在了外围,然后在核心阵地建立起了防线,并且开始用手里的马枪来对付外围那些疯狂的奥斯曼骑兵了。
可以说,只有在最迫不得已的时候,帝国骑兵才会放弃他们的战马,甚至用战马的尸体来构筑防线,甚至很多骑兵官兵在亲手砍翻了陪伴自己征战多年的战马时都掉下了眼泪,是带着血的眼泪。古定他们已经开始做最后的战斗了,他们绝不会投降,但是他们也绝不会放弃最后的一丝希望,因为他们都知道,杨天奉在将这支军队从崩溃的边缘挽救回来的时候,就曾经向每一个官兵许诺,他绝不会抛弃第五军的任何一个兄弟
面对两万多敌人,在简易阵地上防御的第五军官兵几乎都在拼命了,很多打光了马枪子弹的骑兵组成了敢死队,朝着那些突击的敌人迎头杀了上去,不过,这次,他们都是徒步作战,他们那些心爱的战马都被用来构建防御阵地了
古定与高瞻也都在这场战斗中负伤,不过他们的警卫员保住了他们的性命,而且,已经有数十名警卫阵亡,而两人也都在前线上作战,一个负责东面的防线,一个负责西面的防线。现在,他们都开始用士兵的生命与鲜血在等待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时间每过一秒,就会有一名士兵倒在血泊之中,每过一分钟,就会有一个帝国军人再也回不到他们热爱的故乡。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始终坚信一点,军长绝不会抛弃他们,绝不会将他们留在战场上,即使敌人再强大,军长也不会离他们而去的
当大地再次开始震动,当神经已经快要被绷断了的帝国军人准备再次迎击敌人的攻击时,突然,战场上响起了一个让所有明军官兵热血沸腾的口号。
“帝国必胜”
一万多骑兵的齐声怒吼,一万多骑兵的呐喊声震响了整个战场,也震动着战场上的每一个军人的鼓膜。当那几千名正在做最后抵抗的明军官兵听到这个呐喊声的时候,他们的斗志立即恢复了。当奥斯曼帝国的军人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就算他们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他们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战场上的每一个明军官兵似乎浑身都被斗志所包裹着一样,似乎都突然充满了战斗的力量一样。
战场上的局面立即掉转了过来,当古定与高瞻一看到从西面战场上杀来的那股军队,一看到飘扬在这支军队上空的那面熟悉的鹰旗的时候,他们立即下达了反击命令。那正是杨天奉的帅旗,明帝国高级将领中,只有杨天奉的帅旗是一头展翅腾飞的雄鹰,对第五军的官兵来说,这面军旗太熟悉了,这也正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第十三卷 帝国之鹰
第二十三节 天平上的砝码
当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开始撤退的时候,杨天奉让部队停止了追击,除了派出侦察部队监视战场周围的情况之外,杨天奉让大部分官兵都去抢救伤员,并且解决掉那些还没有完全断气的敌人。
“军长”古定一身血迹地走了过来,“我没有能够完成任务,请军长治罪”
“没你的过错,这次是我的判断出现了问题,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杨天奉身上的铠甲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几道明显的刀痕之外,就是一些敌人留下来的血迹。“我太轻敌了,没有料到敌人的这一部署,当然,你们的作战很勇敢,这次能够击败敌人,你们的功劳最大”
“军长”高瞻的身上有好几处伤口,不过他仿佛没有事一般,“敌人太狡猾了,如果军长晚来一步,恐怕就只能替我们收尸了”
杨天奉淡淡一笑,并没有把高瞻这话放在心里,他也知道高瞻这人不会说话,经常一出口就得罪人。不过,高瞻的话并没有错,如果他们晚来半个时辰,也许两刻钟的话,恐怕这几千名帝国军人就都完蛋了。
“军长,我们现在是不是该继续追击”一名参谋军官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