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6(1 / 2)

新明史 闪烁 5534 字 2019-04-17

炸的硝烟给笼罩了。而在第一轮齐射时,在奥斯曼进攻部队后面组织与指挥的那几百名军官就全完蛋了,而仅仅两刻钟的时间,第一批进攻的三万多奥斯曼军人就全被消灭了,而这其中,超过七成的奥斯曼军人是被火炮的炮弹击毙的,真正被步枪子弹击毙的不到三成

战斗进行得激烈而短暂,两刻钟的时间,三万名奥斯曼军人就完蛋了,虽然还有一些负伤的奥斯曼军人在战场上痛苦地惨叫着,但是这都没有引起双方的重视。明军并没有急着去处理掉那些没有断气的敌人,而是在冷静地重新组织防线,三排步兵都在检查手里的步枪,表情严肃而又冷酷。对面,奥斯曼军队的那十几个大贵族则都吓得魂飞魄散了。这是明帝国的步兵第一次与奥斯曼军队进行野战。现在,奥斯曼帝国的那些同盟终于明白,相对而言,明帝国的骑兵虽然在阵地战中很厉害,但是,装备了更多火炮的明帝国步兵,这才是真正的阵地战王者

“该近卫军登场了,你们也该进攻了”

这时候,在奥斯曼军队的北面,东面,以及西面已经出现了大规模骑兵行动时腾起的烟尘,这是已经迂回到位的近卫军。

谢正卿看了皇帝一眼,立即就下达了由防御转变为进攻的命令。前线上,两万多步兵,还有后面的两个轻型野战炮团,以及一直呆在战场后面的第一军的骑兵师立即开始行动了。

步兵们迅速地从腰间取下了刺刀,卡在了枪管下的卡子上。接着,三排步兵扩大了间隔距离,第一排的步兵的任务是用刺刀解决掉进攻路线上的那些奥斯曼伤残军人。当然,他们是不会怜惜这些敌人的,而呈长剑状,两侧都有很长的血槽的刺刀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一刺刀下去,任何人都得完蛋。第二排与第三排的步兵则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并且平端着手里的步枪,枪口一致对着前方的敌人阵营。

在重型火炮进行最大仰角射击,尽量把奥斯曼军队压缩到阵营里去的同时,两个轻型野战炮团的数百门火炮也开始跟随步兵转移。这些火炮都是在架在炮车上的,随时可以停下来开火,而每辆炮车上还有十多发炮弹与发射药,足以对敌人进行短时间的压制了。当然,炮兵的后勤官兵驾驶着运载炮弹与发射药的马车跟在了后面。

最先出击的是第一军的骑兵师,一万多骑兵迅速地沿着步兵锋线的两翼冲了出去,这些骑兵并没有直接冲击奥斯曼军队的阵地,而是迅速地向奥斯曼军队阵地的两翼运动,并且在在行进的时候还在用马枪向敌人射击。虽然,这种高速运动状态下,马枪的射击精度确实非常糟糕,不过盲目的射击也能造成一定的杀伤力,而且不断响起的枪声,更能够震慑敌人,让奥斯曼军人不敢轻易地向两翼展开,被迫收缩防线。

如果说第一军从防御转为进攻如同行云流水般的顺畅的话,那么近卫军的进攻就可以用雷霆万钧之势来形容了。

从三个方向上几乎同时杀到的近四万哥丑幸爷宾蘸沼石盾芯毋州曼军队,不过他们却都在距离奥斯曼军队大概一千步的地方停了下来。接着,每一股一万多名近卫军骑兵按照步兵进攻锋线的方式,排列成了三排战线,而且这些近卫军手里拿的不是战刀,而是马枪。因为骑马作战的原因,近卫军战线之间的间隔稍微大一些,不过这并无太大的影响。接着,三个方向上的近卫军开始稳步推进,战马都在向前走,而不是奔跑,虽然马背上的近卫军官兵仍然不可能如同在脚踏实地的步兵那样精确地瞄准敌人,不过,对于用密集火力作战的战术来说,火力的密度足以弥补精度上的缺陷了。

当然,随同近卫军行动的轻型野战炮团也没有闲着,在近卫军逐步压缩奥斯曼军队的防御阵地的时候,这个超规模编制的野战炮团也在战场的北面转入了战斗状态,也就是停下来,然后由炮兵军官负责校准火炮,然后就开炮射击。

这次,火炮的炮击成为了进攻全面开始的信号。而在震惊之中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奥斯曼军人在炮弹落下来,并且在他们之间炸开的时候,立即就被震醒了。明军从防御转为进攻,几乎没有任何的间隔时间。显然,对于这种高效率高节奏的战斗方式,这些原本是奴隶与农民的奥斯曼军人根本就无法适应,他们更无法适应的是,用手里的那些劣质的冷兵器去与武装到了牙齿的明军作战。

战斗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明军根本就不给敌人任何近距离战斗的机会。虽然,奥斯曼军队中有一批数量不少的弓箭手。

但是,这些弓箭手是按照标准的冷兵器战术配置的,即他们都处于防线的后方,前面由步兵掩护,这显然降低了弓箭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前移的明军炮兵首先照顾的就是奥斯曼帝国的这些弓箭手,可以说,在与没有大量使用火器的敌人作战时,弓箭手是明军最大的威胁,在明军的战术条例中,早就明确的规定,只要战场条件允许,首先打击的就是敌人的弓箭手,以及其他的远距离作战兵力。

这场屠杀从中午进行到了傍晚,十二万奥斯曼帝国的军人,或者说是奴隶,农民更准确一些,他们基本上没有对明军构成多大的威胁,就被彻底地歼灭了,而指挥作战的那十多个奥斯曼帝国的大贵族也无一幸免。当然,也许到最后,连明军官兵都杀累了吧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五十节 赶尽杀绝

黄昏的时候,战斗结束了,明军除了消灭了十二万敌人之外,还缴获了十五面奥斯曼帝国的军旗。这是十五个大贵族的旗帜,现在,这十五面旗帜都保存在帝国战争博物馆的一个分馆里,与另外上百面同样在战场上缴获的奥斯曼帝国的军旗放在一起。

第一军被留下来清理战场,因为朱祁钰没有明确的要求谢正卿收容俘虏,结果,几千名因伤而失去战斗力的奥斯曼军人全被第一军的官兵在战场上处决了。当时,第一军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执行,也没有办法收容战俘。当然,这与朱祁钰,谢正卿两人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过,这样的战场屠杀事件在当时并不少见,也不可能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至少,在十五世纪的时候,不会有任何明帝国的臣民因为军队无辜屠杀战俘而进行抗议吧。

近卫军迅速的撤离了战场,先在距离战场不远的地方停留了一个时辰,主要是让官兵休息,并且准备晚饭。白天的作战行动中,近卫军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进行战前运动,战马连续奔跑了数个时辰。虽然,最后的战斗算不上惨烈至少对明军来说是这样的,但是,近卫军,特别是战马的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休息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