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9(2 / 2)

新明史 闪烁 5389 字 2019-04-17

相对而言,第二十二军这边的战斗就要艰难得多了。第二十二军的任务是包围战场西南方向上的敌人,而这边的奥斯曼军队的规模在四万人左右,整个战场的宽度也要大得多,显然,作战难度自然增加了不少。

第二十二军与第五军几乎是同时转向的,不过到下午的时候,第二十二军才完成了迂回行动,切断了奥斯曼军队的退路。不过,战斗并没有迅速结束。在黄昏时,奥斯曼军队开始有组织的突围,战斗进入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在第二十二军的防线上,虽然压力并不大,不过官兵们仍然需要尽量挡住突围的奥斯曼军队。

夜间,第三军的一个步兵师,以及两个跟上来的轻型野战炮团歼灭了断后的奥斯曼军队,开始协助第二十二军歼灭这股最后的敌人。不过,因为受到夜晚的影响,双方的战斗虽然激烈,不过却都没有达到目的。明军没有能够完全歼灭敌人,而奥斯曼军队也没有能够成功突围。不过,这对奥斯曼军队来说,他们已经失败了,如果无法在夜间突围的话,那么在天亮之后,他们就将彻底完蛋。

天亮之后,第三军与第二十二军对最后残余的近万名奥斯曼军人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战斗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结束了。这要比第二军与第九军攻占摩苏尔城早了大概三个时辰,而距离第三军发动全面进攻,差半个时辰就到一整天。

此时,提前完成了作战任务的第五军也已经按照计划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一百五十里,兵不刃血的攻占了第比利斯,阿哈奇赫,查尔迪兰这三座城市,完成了战役推进的任务。随后,第二十二军也赶了过来,而最后到达新的战线的则是速度最缓慢的第三军。

可以说,这是当时明军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进攻行动,整个战役分别在六个战场上进行,参战明军达到了二十三万,而其他的非战斗性部队超过了十五万主要是提供后勤保障的联合军团。奥斯曼帝国参战的军队超过了七十五万。结果,明军仅仅以不到五千人的伤亡代价歼灭了七十三万敌人,夺取了大马士革,贝鲁特,安条克,摩苏尔,第比利斯,阿哈奇赫,查尔迪兰等七座城市,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一百五十到两百五十里,并且成功的打通了前往地中海的地面通道,与顾成林的大西洋舰队取得了联系,完全实现了战役目标。

这是明帝国在与奥斯曼帝国宣战之后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当然,这绝不会是最后的一场大型会战。明军用战役的结果证明了,当两支军队的实力相差太悬殊的时候,战斗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确实,好几次战斗,都是明军在屠杀奥斯曼军人。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已经彻底的证明了,技术上的巨大差距,足以对战争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五十四节 扬帆出海

战役结束之后,朱祁钰进行了防御性的部署。当时,大部分将领都主张继续进攻,甚至连杨天奉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利用奥斯曼帝国阵脚大乱,后方防御部署完全没有到位的机会,派遣骑兵向伊斯兰堡发动进攻,一举消灭奥斯曼帝国。不过,朱祁钰却根本就没有理会这些将领的意见,直接下令,让部队在新的战线上转入了防御状态。当然,朱祁钰这么安排,有很多理由。

让朱祁钰放弃继续进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战役目的已经达到,而要实现战略目的,进攻不是最好的选择。二是军队需要休整,几支主力部队都连续作战数日,已经达到了官兵体力极限,必须停下来休整,而且补充弹药物资需要时间。三是,完成新占领区的控制,调遣其他国家的军队也需要时间。正是这三个原因,让朱祁钰决定暂时转攻为守,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朱祁钰没有说出来,不过他会用行动告诉手下的将领。

这次战役的三个目的,分别是:大量歼灭奥斯曼军队的有生力量;扭转战场局面,迫使奥斯曼军队转为战略防御;将战线推进一百到两百里,将东部与南部战区衔接起来。从战役的结果来看,这三个目的都达到了。显然,战役已经获得了胜利,也取得了成功。而战役是为战略服务的,而在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战略目的自然是要彻底消灭奥斯曼帝国,而要做到这一点,歼敌有生力量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消灭了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军队,那么就消灭了奥斯曼帝国,如果没有消灭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军队,就算攻占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那也算不上是完全的胜利,奥斯曼帝国的势力仍然可以在其他的地方死灰复燃。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的,那么通过有效地战役部署。并且利用每一次战役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就是最为重要的了。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明军继续进攻的话,以众多骑兵军的快速突击能力,以及骑兵部队在得到了炮兵支持后的强大阵地战实力,要攻打伊斯兰堡,甚至是打下伊斯兰堡,确实不成问题,也许就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朱祁钰就可以到伊斯兰堡去庆祝胜利了。但是这个胜利是不完全的。奥斯曼帝国在欧罗巴那边还有着广袤的土地,而明军在攻占了伊斯兰堡之后,还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控制住奥斯曼帝国在亚洲地区的领土。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进军欧罗巴,这就给了奥斯曼帝国喘息的时间,导致的结果就是战争时间延长。显然,与其让奥斯曼帝国被迫退到欧罗巴去休养,还不如引诱奥斯曼帝国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亚洲战场上来,耗干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力量,以此来获得彻底的胜利。

对于明军自己来说,在经过了这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