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1 / 2)

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遂休书一封,令明使者带回。赵率教在府中打开书信,只见上面道:“若尔果勇猛,何不出城决战,乃如野獾入穴,藏匿首尾,狂嗥自得,以为莫能谁何不知猎人锹镢一加,如探囊中物耳。想尔闻有援兵之信,故出此矜夸之言。夫援兵之来,岂惟尔等知之,我亦闻之矣。我今驻军于此,岂仅为围此一城正欲俟尔国救援兵众齐集,我可聚而歼之,不烦再举耳今与尔约,尔出千人,我以十人敌之,我与尔凭轼而观,孰胜孰负,须臾可决。尔若自审力不能支,则当弃城而去,城内人民,我悉纵还,不戮一人;不然,则悉出所有金币、牲畜,饷我军士,我即敛兵以退。”

皇太极此书,意在激纪太监纪用和总兵赵率教,派军出城野战,以决雌雄;打消他们等待援兵解围的希望;进而劝其弃城而去;抑或罄城中财物给后金,还报之以解围撤军。赵率教看罢书信却是哈哈大笑,对众人道:“不料这皇太极却如此幼稚,不如其父多矣,以为仅凭此书便可激我等出城与之决战,真是笑话,传令下去,全城官兵不论大小,善自出城者,斩”这边锦州激战,战报时时传回到宁远袁崇焕手中。袁崇焕深知锦州重要,若锦州失陷,则宁远困危,关门动摇,京师震惊。因此,后金围困锦州,自己则必调援兵,力保锦州不失。

后金也深知此理,所以才集中兵力围攻锦州,引诱明军救援,以促其野战争锋,方可发挥骑射长技,举歼灭明军。袁崇焕却头脑清醒,看穿了后金意图,不发援兵,锦州危机,若发援兵,正堕后金其计,却也在两难之间。袁崇焕派人将情况报与朝庭,请求出援锦州。总督蓟辽、兵部尚书阎鸣泰得信,题奏上报皇帝曰:“今天下以榆关为安危,榆关以宁远为安危,宁远又依抚臣为安危,抚臣必不可离宁远一步。而解围之役,宜专责成大帅。”此奏,得旨:“宁抚还在镇,居中调度,以为后劲。”

就是说,朝廷为着确保宁远,不允许袁崇焕亲自率领援兵,前往救援,而令满桂、尤世禄等率军一万,驰援锦州,其余坚守信地。袁崇焕得旨,不敢怠慢,召来满桂、尤世禄,三人商议半晌,遂得计,派兵援锦州,却是有实有虚。

大军前行甚慢,至锦州得五日左右,为防锦州有失,袁崇焕便设计诓皇太极。派信使挟密令至锦州,半途中却有意被后金捕获,信称:“调集水师援兵六七万,将至山海;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后所兵俱至宁远;各处蒙古兵已至台楼山,我亦不时进兵。”云云。十一月一日晚些时侯,皇太极得信,看后信以为真,当夜即收缩围锦兵力,聚兵于城西二里处结营,以防明朝来援的军兵。二日,皇太极不见明援兵,却又急不可耐,又命人系书于矢,射入锦州城中,可纪用及赵率教仍不予理睬。等到三日,皇太极见始终不见明援兵,猜其信中必定有诈,但若是宁远真派来援兵,前后夹击之下,自己也讨不了好。遂派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岳讬、萨哈廉、豪格率一万五千偏师,往宁远、锦州之间的椵木冲堡驻防。

五日,明山海总兵满桂率一万援兵往锦州,过连山,椵木冲堡却与后金偏师于杏山驿附近相遇。后金军由五位贝勒率领,满桂却也是辽东明军中第一勇将,明军虽稍逊一筹,但总体来讲,双方尚有一战之力。势弱的明军见后金大军,不敢前行,徐缓后退。后军统帅贝勒济尔哈朗则有吃下这股明军的意思,以报莽古尔泰被伏之仇,命后金军步步紧跟,谨慎随进。最终明军被万五后金军围困杏山驿左近一处山上,满桂不敢等援军救援,只因宁远尚远,而锦州正被二十余万大军围困如何能派出一兵一卒。当天夜里满桂下令突围,不料却在后金军意料之中,要说野战,明军那里是后金对手,更何况明军本就比后金军少,明军折损两千余人,后金伤亡却不过两三百人,明军再次被堵回山上。

因此时山上森林还算茂密,后金军也不敢趁黑上山,双方暂时僵持下来,不过满桂心中清楚得很,等天一亮,就算后金再无援军,仅凭眼前这万五官兵,自己也不是对手,到时怕只能是以死相搏,逃出去一个算一个。

第十三章杏山攻防

六日的朝阳徐徐升起,此时已是初冬时节,天空中一片积云,片刻后晶莹剔透的雪花飘飘洒洒落将下来,落到地下又化为雪水,湿润着大地。满桂站在一处山岗上,看着部下冒着小雪正整理行装,以待一会儿与后金决战,只是不知一会还会有几个生还。山下后金官兵却更加难受,本来是想着乘寒冬未至之际,一鼓作气拿下锦州城,既可一雪前耻,又可抢得粮食,安然过冬,却不料先是吴三桂途中设伏,拖延了时间,使明军有了准备,到得锦州城下,面对坚城却还是无可奈何,只苦了下面这些官兵,大部还只是身着单衣,只有家庭较为富裕的带了件兽皮坎肩,可在这雪天里却也是冻得混身发抖。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