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城中的赵率教看到城外明军势危,想要出城相援,却发现在城外四道城门外都有近万后金士卒把守,怕是没等自己这五千余人出城便会被后金军射成刺猬,所以也只有在城中徒自哀叹。双方从开战到现在不过一个时辰,后金军凭借强大攻势,不计伤亡,已经成功包围了这仅剩万人左右的明军,皇太极连日来铁青的脸终于露出一点笑容。
就在后金上下都以为此将已经是稳操胜券时,意外又发生了。只见位于山后的后金大营突然如炸营一般,喊杀场直冲云霄,没等皇太极反应过来,又见大营位置浓烟滚滚。只恨得皇太极差点咬断银牙,好不容易将要迎来一场胜利,却又突发险情。要知道此次后金征战本就粮草不多,剩下的粮草将够大军回国。皇太极原本打算今日与明军决一死战,如能攻下锦州当然好,夺得城中粮草以为军粮,若今日打不下锦州,却也只有连夜撤退一途,不然没了粮草的大军如何还能继续征战。可现在锦州城依然屹立于眼前,自己仅剩的军粮全在大营之中,若大营被毁,就算能交被包围的这万余明军全部残灭,将来回程中,既无粮草,又无厚衣的十余万大军,不知要被冻死、饿死多少,得不偿失啊。
皇太极虽有心歼灭眼前这万余明军,可他也知道如何保住大营中的粮草更加重要。代善对这一切也知之甚详,看大营起火,心中也是着急,来到皇太极身边道:“大汗,大营危矣,应速派援军”皇太极点点头,眼看到手的胜利果实却不得不放弃,这叫他如何甘心,不过他还有一定侥幸心里。他不相信,这在关外,明军还能有多少人马来援,眼前这两万人怕已经是极限了,再说大营还有多尔衮的正白旗近万人和几千辎重兵守卫,就算袁崇焕将宁远城剩下的两万明军派来,也能抵挡一阵。最后他终于舍不得既将到手的胜利,命代善率正红旗万余人马立既回援大营,同时传令阿敏,派部分士卒回援,他则率两黄旗及镶红旗共计四万余人继续围攻明军,誓要将这股明军一网打尽。代善得令后,马上抽掉战场上的万余正红旗将士,明军却因此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不过明军此时已仅有不到万人,在四万后金骑兵的包围中,决无幸理。
代善很快整军来到锦州城下,会合了阿敏派来的五千援兵,一万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开往山后的后金大营。可刚走没多远,还没到山头附近,却见从山后冲出一支人马,虽然双方相距还有几百米,对方也没有打出将旗,可凭其衣着打扮,代善还是认出了这队人马竟是后金军。代善心中一惊,没想到明军真有如此实力竟在这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内,将多尔衮近万正白旗士卒及几千辎重兵打得落慌而逃。代善也不敢轻举妄动,忙令万五大军原地止步,不到一刻钟,这队溃兵已经来到代善大军眼前。领头的正是多尔衮,他此时却是一副狼狈,头上铁盔早不知丢到那里去了,身上甲胄也是破烂不堪,上面还有几道刀痕清晰可见。代善虽然对多尔衮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此时却也无瑕饥讽于他,大声问道:“前方到底发生何事”
多尔衮驱马一直冲到代善面前,才勒住马缰,停下马来,喘着粗气,断断续续的回道:“明明军袭营”代善一听,果然不出所料,心中却担心粮草,追问道:“敌军有多少人何人领军粮草可还无恙”
多尔衮听闻此言,浑身都是一抖,仿佛刚才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心中不想回忆起来。直到代善又追问了一遍,多尔衮才答道:“来人,来人有五千之众”一听来人只有五千人,代善松了口气,可多尔衮随后接着道:“领军的却是那吴三桂”
“什么吴三桂怎么是他”代善一听“吴三桂”这三个字虽不至于像多尔衮一般浑身发抖,可也觉头痛。这个吴三桂自宁远出名以来,仅仅不到一年时间,直接、间接死在他及其部下手中的后金官兵上至大汗努尔哈赤、贝勒莽古尔泰,下至普通士卒,已经有几千之众,已经与宁远大战前,后金伤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后金官兵已经送了吴三桂一个响亮的称号魔狼,形容他仿佛有种魔力一般,后金军中无论谁碰上他决无好下场,又说他像狼一样,隐忍、凶残,平时你找不到他,可一到关键时刻他就会带着他的狼群出现。莫非这个吴三桂真的是后金克星而此时他们口中的魔狼吴三桂却正带着其百名亲卫和近千明军士卒骑着高头大马,站在原本属于后金的大营上,其身后还有四千多打扮各异的壮汉,与三桂手下一样手持新式火枪,站立于山岗之上,打量着这后金大营。
更不可思意的是,在这本来应是战火硝烟的战场上,竟还有五千多普通百姓,虽然个个衣裳不整,面黄饥瘦,可脸上却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正忙着搬运后金大营的金银粮草等物,那怕就是营中一个小小的汤匙也不放过。三桂坐在马上眼见这些普通百姓如同过年一般,兴奋不已,他心中也是一阵喜悦,总算没有辜负这些百姓对自己的厚望。至于三桂如何到了这里,他身后那四千壮汉是何来历却是别有因由。三桂率部下自在杏山驿附近救了满桂等人后,便与满桂分手,又率人回到锦州附近,以待战机。没想到,皇太极却因久攻锦州不下,竟率大军转攻宁远。
三桂得知此信后,却是大为放心,宁远不仅军卒是锦州一倍,且大炮更胜锦州,火器也十分充足,更有袁崇焕亲自坐阵,后金军在锦州前都没能讨得好去,去了宁远只能是自讨苦吃。锦州只留有代善的两红旗负责围城,此地既无战事,宁远又无担忧,三桂干脆率人寻路北上,想要打击后金的小部队,没想到此去百里左右,却是连一个后金士卒也没看到,反倒是大军回程到杜家屯时,引出了几百名躲在路边深山中的大明百姓。这些百姓都是听从了明军号令,从村中准备撤往锦州城的,可拖老扶幼速度太慢,被后金大军赶了上来,无奈只好躲入了深山,希望等后金大军撤去再重建家园。这些人在山中躲了半个多月,带的干粮已经吃光,几天来只能靠在山中采些野菜充饥,可天气越来越冷,再在山中呆下去,怕是要被冻死山上。他们只好又来到大路边,准备看看形势,最好是能撤回大明城中。
没想到却遇到了三桂这支骑兵。百姓此时一见明军真是尤如见了亲人般,跪在大跪两侧,痛哭流涕,只希望这支明军能发发善心,救助自己,免得死于荒野。三桂勒住战马,跳下马来,一位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走了出来,来到三桂面前道:“军爷,行行好,给我们点粮食吧,只要一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