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叛军却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几千支利箭带着风声直奔这百余家将,随着一声声惨叫,最后一人也终于倒在这不路二百米的路上。从朱由检下令开始,到这三千家将全军覆没,并不比三桂刚才攻下奉天门的时间长。朱由检看着眼前一切,只觉心痛不已。这三千家将可是自己唯一信得过的人,没想到不到两刻钟,竟全军覆没,再看看一边的吴三桂及帐下士卒,竟毫发未伤,顿时对吴三桂的不满之心油然而生。他却不知检讨自己,这三千家将的阵亡,可以说全因他的鲁莽所导致。
第二十七章新皇登基
三桂从朱由检的眼神中看出了他对自己的不满,知道自己若再无表示,恐怕就算真能帮朱由检得到皇位,自己将来也不会好过。只好下令道:“全军列阵,一司主攻,二司负责掩护,三司为预备队。准备攻城。”
左掖军万余士卒经过这半年多的训练,已将三桂当初所说的三条军纪牢记在心,服从两字已经刻到了他们骨子里。虽然这万余士卒今天不过是第一次参加到这种大战中,而且又亲眼见到朱由检那三千家将惨死于城下,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可随着三桂一声令下,却无人犹豫片刻,马上列好队列,只待三桂一声令下。
经过这段时间的淘汰,左掖军原本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二百人,现在仅剩七十队,每队也只有一百五十人左右,三桂将这七十小队分为三司,便于指挥。“攻城”随着三桂一声令下,三司迅速忙碌起来。一司各小队抬上攻城梯,冲向午门,二司则随后跟上,在离城百米左右的地方各找掩体,取出火铳朝城上射击,压制叛军,掩护一司攻城。至于神枪队则早借着这夜色隐藏起来,专打黑枪。城上于贵宝见三桂竟真的不顾手下伤亡,下令攻城,只能吩咐手下应战。双方在这午门城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三桂仗着属下火铳犀利,士卒训练有素,而且在刚才的攻城战中,毫不费力的便攻上城头,士气自然大盛,士卒个个不惧生死,冲向城墙。
而五千军虽然全军只有很少的火器,大多还是长枪、大刀,不过占据地利,居高临下,加上军中弓箭手众多,城上滚石擂木,灰瓶油坛也是不少,双方打了个旗鼓相当。不过一会儿功夫,城上城下已是血流成河,三桂因对此次攻城准备不足,而且也实在是没有时间准备,加上士卒本是灾民,从未经过这种大战,开始还能仗着一股狠劲死命冲杀,可这会却因伤亡惨重,看这往日同吃同住的战友倒在血泊之中,心中对死亡的恐惧越来越盛,终于压过了对军法的畏惧,纷纷止步不前。三桂在后面看得清楚,城上叛军人数众多,又配有刀盾手在垛口掩护,所以火铳所发挥的威力有限,而己方士卒所带的攻城梯,大都是刚刚搭在城墙上,便有叛军用长枪将其推倒,根本无法登城。看到士卒们心生畏惧,三桂知道此时如执行军法,一种可能是吓住这群士卒,让他们继续送死,另一种可能则是激起兵变,后果不堪设想。毕竟在一起相处了半年有余,这两种结果都不是三桂想看到的,好在三桂另有依仗,索性鸣金收兵,让这些士卒回到后方暂时缓口气。
经过简单清点,一司三千余人死伤占了五成,而城上的叛军也是只多不少,双方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不相上下。朱由检在一旁得得两眼通红,见三桂未攻下午门,竟下令撤兵,不禁怒道:“吴三桂,你这是何意不但不派上援军,反而下令撤军,难道你也投降了魏忠贤不成”
面对这位未来万岁爷的质询,三桂不敢不答,可又不想暴露出自己与田立的关系。当初三桂与田立密谈后,三桂便让田立直接找到朱由检,表明忠心,以做内应。不过却反复告戒田立,不要提及与自己的关系,这是三桂为自己所留的后招,疑心过重的朱由检不定何时看自己不顺眼,便会对自己下毒手,到时田立还可为自己通风报信。此时的三桂只能故做不知田立之事,答道:“万岁,这城高十丈,属下准备不足,攻城器械不全,敌我双方人数又相差无几,强攻此城只能凭添伤亡。以属下看,不如等神机营都统大人赶到后,我们集合兵力,再一股做气攻下此城。”刚才的攻防战朱由检也看得明白,虽然吴三桂属下个个拼命,可竟无一人能冲上城墙,若不是仗着火枪射射较远,城上的于贵宝很可能会实现零伤亡的战绩。但他实在担心宫中魏忠贤一帮人诡计得逞,到时自己不但好梦成空,怕还会被打为叛逆,终生再难有翻身的机会。当下只能冷冷道:“吴将军,时间紧迫,怕是不能再等了,我命令你马上继续攻城,只要能攻下此城,朕保你一生荣华富贵,决不失言。”
三桂也看得出这朱由检是真红了眼,想到日后还要仰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