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小城一时间竟成了自治之所,城中几千汉人推举出德才出众之人暂代城主之责。新被推举出的城主张肖不过四十余岁,却有大智,当年还曾中过大明的秀才,若不是后金树起反旗,他恐怕早已是金榜题名,成了大明的官员。张肖从小便熟读诗书,心中自有忠义,此时有机会脱离异族统治,重归大明,当然心中高兴。不过他也知道,若是等后金缓出手来,自己这座小城恐怕绝无幸理。思量之下,张肖毅然在城上树起辽东的大旗,对外宣称自己已投靠辽东。没想到此着竟真的收到奇效。本来有一只三百余人地后金小队奉命至小城平乱,可一听说小城上树起了辽东大旗,这些人竟被吓得半路而逃。张肖又派人到四周各城中散布流言,说辽东大军即将到来,自己城中便有辽东信使,鼓动各城中汉民举起义旗,反抗后金统治。此时宁古塔因吴宇地到来早乱成一团,各城守军大部分都被调集到一起,对抗吴宇所率辽东大军,城中守卫力量薄弱。而百姓们也早听到风声,后金竟是接连大败,看来他们的好日子不长了。再加上有人鼓动,顿时宁古塔境内竟是反旗四起,一夜之间竟有十几座小城暴动成功,汉人在十几年后终于又重掌城中大权。不过这些人心中却是底气不足,没有一个靠山,若是等后金军腾出来手,自己这些人万万不是那些后金军的对手,若是落在后金手中,恐怕只能是生不如死。
各城竟不约而同的派出信使赶到张肖处,他们也想要讨一面辽东地大旗,以威慑后金。那曾想众人竟从张肖处得知,他也不过是假冒辽东的威名而已,可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就算他们此时再想向后金军投降,恐怕也照样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最后只能听从张肖的意见,暂时挂上辽东大旗,并组成联盟,组织城中精壮汉民成立守城队,一城有险,各方支援。各城义军联盟结成后,公推张肖为暂时盟主,只等找到辽东大军后,再进一步商议各城未来如何治理。对此吴宇可以说是毫不知情,他怎么也没想到,未等自己大军赶到,竟已有十几座小城划到辽东治下。此时的吴宇正率五千骑军从珲春赶往宁古塔,其余三路兵马在副团长阿桑、吴初,以及第三营营长刘利的带领下分从汪清、东宁、双城子杀向宁古塔。当杜度得知此消息时,真是吓得不清。到现在他也没搞清楚辽东到底派来多少大军,只以旗号计,辽东可是有四团八万余人,而他自己手里不过只有镶白旗的一万兵马,那里是东军兵马的对手。当下收拢治下各城守军,增强城防力量。同时宁古塔哨骑四出,分往各地求援。他自己自知连丢十几座城池,就算能从宁古塔逃得一命,皇太极恐怕也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早已做好了与城共存亡的准备。
好在其余各路兵马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杜度被灭,恐怕下一个就是自己,他们都令信使带回书信,答应派出援军,只是路途远近不一,抵达的时间也是有先有后。待到第二日夜里,坐镇府中的杜度听到远处传来万马奔腾的声音,虽不知来者何人,但据哨马四报,辽东四路兵马最近的也不过刚过妥芬河,还未抵穆勒恩。所以杜度镇定得很,来者应该是友非敌。收拾一番忙率亲卫上了城头,叫人点亮城头的灯笼火把,准备迎接远来的援军。杜度刚登上城楼,大队兵马便已赶到城下。有守城将官在城上大喝道:“来者何人”
城下大军中奔出十几骑,等到了离城不过十几米处时,才停了下来。其中一人上前回道:“我等乃镶红汉旗士兵,得闻辽东军即将来犯,我家都统大人特率我等星夜驰援,还请城中兄弟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城再叙。”杜度在城上听得分别,那问话的守城将官回头请示杜度,杜度看城下大军军服旗帜确是镶红汉旗。只是黑夜中看不清人影,不知来军到底有多少人。此时确是非常时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杜度谨慎的示意那守城将官,让他请出城下大军的将领上前答话。那守城将官才又道:“不知贵军梁轩梁都统可在我家大人请他上前叙话。”
守城将官话音未落,那十几骑最中间一人已答道:“我乃梁轩,城上可是杜度杜大人”杜度借着那人身边火把,勉强看清答话之人确是梁轩,这时一颗心才放到肚子里。也走到城墙处。向下一拱手道:“梁大人,多谢你星夜驰援,这份情意杜度记下了,刚才多有怠慢。还请梁大人海涵。”
“杜大人这是那里话,我等多受大人照顾,何需如此客气,再说若真由辽东军横行宁古塔,我也难逃其责。只是我等从鸡西一路西来。
赶了大半天的路,已是人困马乏,还请大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