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吴宇刚刚占领宁古塔不到三日,皇太极便已率大军赶到宁古塔城下。一路奔波、劳累不堪皇太极刚到城下,却见城上一片肃静,竟无一守卒,心中虽然不解,但还是派人上前问道:“城上可有守军大汗率军亲至,还不叫杜度大人出城迎接”
那知未等问话之人话音落地,却见城上突然旌旗招展,只是正面却不是后金镶白旗的旗帜,而是一只飞马图案。同时站出大军无数,军容整齐,手中武器却是一杆杆长枪。其中一人上前笑答道:“末将吴宇,在此恭候大汗多时了,至于杜度大人正在城中等侯大汗,不知大汗可还要入城一叙”“啊”皇太极坐在马上一见辽东飞马旗便已是心胆俱裂,待吴宇报出姓名,皇太极已是面色铁青,他当然知道吴宇可是辽东大将之一,随吴三桂几次大败后金,算得上足智多谋。今日吴宇既然占了这宁古塔,自己恐怕难逃此劫。皇太极指着城上吴宇,一时怒火攻心,说不出话来。其余万余大军也听到吴宇所言,眼见唯一的希望也已破灭,顿时乱作一团,有许多意志不坚的两黄旗军卒立即打马而逃,其余众将士齐齐望向皇太极。此时的皇太极感到自己已是走投无路,有心逃向他处,城上吴宇恐怕却不会轻易放他离去,而后面又有吴三桂及两万大军追赶,这天下虽大,却再无他皇太极容身之地。皇太极遭遇接连打击,就算他性情无比刚强,此时也是心生绝望,拔出腰间战刀,仰天长叹:“想我皇太极自幼随父纵横沙场几十年,攻大明、服朝鲜、摄蒙古,唯一败绩便在这辽东,今日终被辽东坐大,竟被吴三桂一黄口小儿逼得走投无路,我还有何面目立于这世间就算死我也不会降于他吴三桂待我到阴间再找他算帐”说完战刀一横,向颈间抹去。
周围亲兵听皇太极说到其一生英勇,最后却败于辽东,正心生感概。没想到他说到最后竟心生绝念,横刀自刎,众将忙上前阻拦,可终是不及。这时突见一把长刀横空而至,一道银光闪过,竟准确的将皇太极手中战刀击飞。只是还是慢了一步,战刀在皇太极颈间划过,鲜血顷刻间溅出老远。好在只是划伤,未伤及动脉,保住了皇太极的性命,不过皇太极又急又气之下竟昏了过去。众亲卫忙将皇太极搀扶到马下,进行救治。而那甩刀之人却正是皇太极长子豪格。豪格自幼习武,早在十几岁便随皇太极东征西讨,今曰随皇太极一行逃到此处。眼见父亲举刀自尽。才将手中战刀及时扔出,救了父亲一命。随后豪格也打马奔到皇太极身边,高声叫道:“父汗父汗”
只是城上吴宇却没有时间欣赏他们父子情深,高声喝道:“开火”反正城下这两黄旗后金军可以说是后金的绝对主力。投降的可能性极小,与其冒着危险招降他们,还不如抓紧时机将他们打残、打怕。一时间城上几千只火锁,齐声发言,城下后金大军本来准备进城休息,排着密集的队形。集中在城下,最近的士卒距城墙不过五六米。
这下正方便了城上辽东军,打得后金军死伤无数。若不是皇太极亲卫以身挡住了城上辽东军地子弹,正抱着皇太极痛哭的豪格此刻恐怕已跟着他的父亲黄赴黄泉。一直跟在皇太极身边的范文程一见形势不好,忙对豪格道:“贝勒爷,大汗此时并无性命之忧,还是思量如何对敌要紧”豪格也早被城上枪声惊醒,只是他自小一直跟随皇太极征战,从未独立领兵,一时间竟没了主意,只好问范文程道:“范学士可有良策速速道来。”
“咱们还是先离开宁古塔城下再作打算不迟,不然再过片刻,恐怕全军已剩不下几人。”确如范文程所言,城下万余两皇旗大军,此时已死伤两千佘人,另有千余人已四散而逃,只有最忠心的将士依旧守护在皇太极和豪格身边,等待命令。“好”豪格想了想,此时后金全境可去的地方实在是不多,向四下看了看,道:“全军向北撤退,若是走失,咱们便在依兰会合”说完他已抱起皇太极,跳上战马,在亲卫地掩护下向北而逃。依兰,乃满语依兰哈喇的简写。译成汉语,依兰为三,哈喇为姓,故依兰原称三姓。三姓者,卢,舒,葛三家也,此三家,乃是女真人中的望族,八旗军中的劲旅,在开创后金基业的征战中,立有汗马功劳,因此才以“三姓”命名此城。
从唐朝至今,历朝历代都在此建城设防。唐渤海国在依兰设德里府;辽灭渤海后,黑水袜褐改称生女真,设五国部;明设胡里改卫、后金在这里设三姓副都统衙门。而且早在1126年,北方女真人灭掉北宋,俘获了徽宗赵佑,钦宗赵桓,押解到当时的五国城,便是今天的依兰囚禁。二帝在这里“坐井观天”忧郁而死,便这座小城成了“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的历史名城。同时依兰也可以说是女真的发祥地,后金地六世祖猛哥铁木真尔在依兰地马大村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后来他的子孙南下定居辽东,进而统一了民族,建立了今天的后金。只是今日这里却成了后金最后地避难之所,后金最后的力量都集中在这附近,在依兰驻守着后金两蓝汉旗,多尔衮所率的正白旗也驻扎在不远的阿勒楚喀,再加上城中卢、舒、葛三家家奴也有几千人,加起来可以召集超过五万的大军,虽然还不足以击败辽东军,可仗着地势险要,山多林密,自保应该没有问题。只是不知在依兰迎接皇太极地又将是怎样的命运。
豪格虽命大军各自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