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见杨嗣昌再提不出什么新鲜的意见,暗自冷笑,对朱由检恭声道:“陛下宏谋远虑,却非一般臣工所能明白,若能军发辽东,一举成功,利在社稷,功在千秋,可保我大明中兴几十载,陛下便是我大明中兴君主,到时那些反对之人自然哑口无言。”“好,就依先生所言。杨尚书,明日你便回前线留下部分军卒继续剿匪,其余各路大军北上京城会师,准备出关平辽。这联系蒙古、朝鲜共同出兵之事便交与先生办理,望先生早传嘉报。”朱由检敌不过“中兴之君”的诱惑,加上对吴三桂的嫉恨,终于下决心出关与吴三桂决一死城。“钱象坤”
“臣在”“明日早朝后,你便带人将吴三桂之父吴襄等一众人等押入大牢,待我大军会师之日便用这些人祭旗”
“万岁不可”堂下几人异口同声叫道。
朱由检诧异地看着众人,道:“这又是为何即已决定兵发辽东,那吴襄用来祭旗,岂不是刚好合适,为何诸位爱卿竟出言反对”周延儒出言反对是为了怕将来大明与辽东一战胜负难料,若大明战败,吴三桂知道今日之会,必会将自己碎撕万段,以解心头之恨,留吴襄一命,不过是想为自己留条后路。可这个理由却是不敢明言,只好望向杨嗣昌,希望他能说出个合理的借口。杨嗣昌果然不负重望,道:“启禀万岁,联络蒙古、朝鲜一事尚未进行,若他们不同意一同对辽东用兵,我大明恐怕独立难支,若此时便将吴襄关进大牢,为时过早。况且若用那吴襄祭旗,岂不是彻底关闭了招安之路且易激起辽东十几万铁骑、数百万百姓与我大明死战到底的决心,最后就是能胜,也必是惨胜。而留吴襄一命,与大局无关,却可让吴三桂心存顾忌,不敢轻举妄动,如形势对我不利也可借之与吴三桂谈判,岂不胜过取其性命”
“不错。留吴襄一命也可显万岁宽宏仁义之心,必使辽东军民心生仰慕,争相来投。”周延儒在一边道。“好,就依爱卿所言,务必派人严守其府门,不可让吴襄出府与叛贼吴三桂互通消息。”辽东义州帅府内,吴三桂正端坐堂上,与祖大寿、吴三辅等人商议军情。碧艳达时却突然从门外走进来,手中拿着一张字迹未干的纸条,娟秀的字迹正是碧艳亲手所书。如果细看,不难发现上面所述内容恰是当日朱由检及周延儒、杨嗣昌所言。如此机密却在第二曰便被传到辽东,由此可知辽东暗探确是无孔不入。这却是黑鹰营的功劳,他们早已收买了宫中许多小太监,且在京城派专人养有信鸽,如有急报,可在一日内传到辽东。而且所通信件全是密文,不经过翻译,外人就是擒获信鸽也不明其所言内容。碧艳收到信鸽,翻译后见事关重大,马上来找三桂。三桂看罢将纸条递与身边的祖大寿。祖大寿看完又传给下一人,一会功夫便已在堂上众人手中传了一圈,众人本就对大明没有什么忠义可言,对大明犯境一事也是早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伎这么早而已。最后还是吴三辅心直口快,问道:“大哥,那朱由检竟想联合蒙古、朝鲜之兵共犯我辽东,大哥可想出应对之法不行的话干脆让田叔在山海关举起反旗,只要咱们控制了山海关,他朱由检就是派出再多大军恐怕也出不了山海关。”
“他朱由检此举只是自掘坟墓,何必暴露田立,田立在山海关还有大用,如此小事尚不需他插手。蒙古人心不齐,南蒙北蒙势如水火,此时大战已是一触即发,林丹汗根本不可能抽出手来攻我辽东。朝鲜虽号称军卒几十万,不过真正能形成战力的不过七八万人,不然前几年曰本登陆朝鲜时,他们也不会向大明求援。此时大明日见衰败,朝鲜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再说他们还要防备日本再次登陆,所以就算他们派兵,顶多也就是派些烂兵而已,不足为虑。反观大明,他们十几万大军费时几月才将一众流寇围困于商洛山中,一旦大军撤回,那李自成又岂是善与之辈,恐怕未等他们出关,反旗便会再次举起,大明首尾不得兼顾,我倒要看看到时他朱由检如何应对。”可以说朱由检此举正合吴三桂心意。不然大明十几万大军威压之下,李自成恐怕难以幸免。按史料记载,本来后金恰在此时攻关,才解了李自成之围,让他有机会东山再起,直至推翻了大明王朝。可现在后金已被自己灭了。他李自成又到那里去找救兵。没想到朱由检却自掘坟墓,竟想出兵关外,进犯辽东。看来天意使然,虽没了后金,可李自成却注定是他朱家王朝的掘墓人。
话虽如此,可对大明却不可不防。三桂当即下令众人尽快补充此战损失。对新入伍的军卒严加训练,以待大战。同时三桂传信多尔衮及阿敏,命两人尽快解决战斗,并命吴宇给予一定协助,争取在十日内收复后金所有城池,消灭所有反抗力量,如有反抗格杀勿论,力争为不久之后的大战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此时的朱由检却已完全沉浸在周延儒为他勾画的美好蓝图中,信使已经派出。围在商洛山周围地大军也已开始集合。先锋部队已陆继向京城进发。京城附近几省的民夫在官府一声令下,虽是百般不愿,可也只能收拾好行囊,随时准备随大军出征。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待蒙古、朝鲜四信,便可出关灭辽。而远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日子却不好过。两月前,李自成率几千残部,原本想要突破潼关,与外号曹操的罗汝才会师。却不料罗汝才的行踪被明军识破,一战而溃,逃到均州与房县山中。无人接应的李自成孤身闯关,最后却是大败而归,只有十八骑随其逃入商洛山中。后来又有包括其夫人高桂英在内地几百失散部下来投,才使李自成重新燃起了斗志。可被困山中的李自成已是孤立无援,山外十几万大明官军牢牢把守着各路关口,使李自成插翅难飞。缺衣少粮的李自成只得在山中与四处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