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6(1 / 2)

随吴三桂在京城时便与田立相识,这几年虽然大家相见甚少。不过却有些交情,吴宇也十分敬佩田立的能够忍辱负重,为了辽东孤身打入明军内部,而田立对吴宇的本事也十分欣赏。吴宇哈哈一笑道:“见教不敢当。”随后面色一沉,冷冷的道:“我不过就是代我家大人问问诸位。我们到底犯了什么错,怎么说我们也是大明地子臣,可尔等为何如此无情无义,我辽东十几万将士为了辽东百姓,为了大明北疆安宁,不顾生死,出兵攻打后金。此战我们未曾向大明索要一粒粮食,未曾请求大明一名援军,可尔等竟趁我辽东惨胜之时,竟派兵出关,攻打辽东,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田立故做为难,眼光却看向身边的高起潜。高起潜做为朱由检派到此处的监军,与朱由检关系远非田立等人可比。他可以越过田立,直接向朱由检单独汇报。而且有许命令也是朱由检单位密密派给高起潜的,所以田立故意为难高起潜。

高起潜一起跟在万岁身边,也见识过一些大场面,况且见辽东态度并非十分蛮横,此战不一定打得起来,心中安稳不少,小声对田立道:“田将军,辽东即未否认是大明子臣,想来也并非一定要与大明开战,议和一事大有希望,你就说万岁是受了庸臣蒙蔽,误会了辽东将士,待我们秉明圣上,自然会给他们一个交待。”田立暗道:好,有了你这句话我就好办了。田立高声将高起潜所言复述一遍,没想到吴宇却高声道:“噢,没想到万岁竟是受人蒙蔽,我等本也自然相信万岁英明神武,断不会擅自出兵,来灭我辽东,我们也相信万岁会给我们一交待,不过这总得有个期限。我身后这十几万将士都是粗人,耐心不好,若是等不及了,外一闹出些什么不愉快可就不好了。还有,此战有许多明军愿意投靠我辽东,只是他们家人却还滞留在大明,他们希望能够举家迁往辽东,一家团聚,想来万岁也不会不通人情吧不然这几十万明军因思家心切,瞒着我们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事后我们就算追究其责任,恐怕也晚了。”

“吴将军放心,半月之内,我们便会给尔等一个交待,将军还有何要求,不妨一并说出来,我必会禀明万岁,请万岁定夺”“即是如此,我便直说了。不到半年,我辽东接连两场大战,耽搁了春播,加之又有几百万百姓新投靠辽东,我辽东已有近千万百姓,此时却已是食不裹腹。而且两场大战,我辽东军损失惨重,有二十万人牺牲,另有五十余万人受伤,失去了劳动能力,这伤亡的七十万人身后便是七十万户家庭失去了家中劳力,生活是一天不如一天,还望万岁体谅下情,给这七十万户一定补偿,并支援我们一批粮草,让我们安然渡过难关,等明年秋天粮食收获后便不需支援了。不然若是辽东一旦大乱,我等恐怕再无力约束军中士卒,我怕他们会攻进山海关,抢夺粮食,以求温饱。”其实辽东经过三年准备,不但从关内购进大批粮草,还有海军从海外买进许多粮草,辽东存粮足够辽东境内所有百姓一年之需,况且今年春耕也并未耽搁,战火并未燃到辽东四县腹地,加上今年辽东地区风调雨顺,必然又是一个大丰收。吴宇向明军哭穷,不过是本着吴三桂一贯的谈判稽神,有便宜不古是傻蛋,所以才会如此。关上田立等将士还好些,知道吴宇不过是满天要价而已,可高起潜却被惊得倒吸一口凉气,二十余万人的安葬费、七十余万户的安家费,几百万辽东百姓所需的粮草,这到底需要多少银两才能满足辽东军这巨大的胃口啊况且还有被俘的二十余万明军的几百万家属都想要移居辽东,万岁能答应吗就算万岁想要答应,如今国库空虚,这笔钱从那儿来未等高起潜想出对策,城下吴宇却又道:“我辽东地处苦寒之地,百姓衣不遮体,万岁的千万子民在此受苦,境内各类生活必需品缺乏,还望万岁体谅我等,在山海关外开放互市之地,并免去我辽东赋税”

高起潜听到吴宇此话,更是担心,免去赋税还好说,反正这几年也见辽东有一分赋税上缴,可开放互市关外缺少铁矿这是尽人皆知之事,自大明开国以来,便一直以此遏制关外蛮族,一旦开放互市,辽东得到大批铁器,大明朝恐怕更是危险。可他那知道,辽东早已通过海军不仅从关内,更从海外各地购进了大批生铁。而如今辽东击败了后金,占领了鞍山、本溪一带。要知鞍山铁矿区在近四百年后可是全国生铁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在鞍山、本溪和辽阳3市,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0公里,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保有铁矿石储量近1065亿吨,一旦开采出来,恐怕比大明全国铁矿产量还要多上几倍。打败后金后。三桂即已派出大批技人员,到鞍山一带寻找铁矿。不过辽东却不想让大明知道此事,以防大明对辽东戒心更重。高起潜正在震惊之时,城外十几万辽东军却齐声叫道:“望万岁体谅下情,救我们于水火之之中”十几万人同时高喝,只振得山海关也为之颤抖。此时城上城下这几十万人不过是在做戏而已。只为了给高起潜及城中一帮明军暗探看。

可高起潜却不知道,他从未真正上过战场,十几万人同时高喝的场面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他被这突然的呐喊声吓得双腿发抖,扶住了城墙才勉强站立。不过他却不敢立刻否决辽东军的条件,外一激怒了城外辽东军,他们一怒之下率军攻城,自己可是要小命不保啊这等事还是请万岁亲自定夺好了。想及此处,高起潜哆嗦的对田立道:“田田将军。先先答应他们。一切自有万岁做主。”

田立心中暗自发笑,面上却十分严肃,点点头,才探出城墙。对城下吴宇道:“我等会将将军意见禀告万岁,万岁慈悲为怀,必会为辽东几百万百姓着想,尔等放心好了。”“即是如此,便多谢田将军了。我等便在这城下等万岁答复。不过我军缺少粮草,还请田将军支援一二。”

此时关内确有大批粮草,这些本来都是为出关的五十万明军准备地,可谁曾想明军败得如此之快,逃回关内的还不到十万人,如此以来便有大批粮存在山海关,只是田立却不好做主,毕竟山海关钱粮是归高起潜负责。转头望向高起潜。此时高起潜早被城外辽东军惊破了胆,那里还敢说个“不”字,而且连连点头。田立这才道:“吴将军放心,辽东本属我大明朝,你我本是同朝为官,你等有困难,我们当然不会见死不救,辽东军这半月的粮草便由我们负责。”“多谢田将军如此我等便告辞了,后会有期”说完吴宇返回辽东军阵营。辽东军在吴三桂的指挥下后退二十里安营扎寨,以等明军消息。看到辽东军撤退,高起潜才松了口气,也顾不得与田立等人客气,转身跑下城墙,返回府中写起奏折,未等墨迹干透,即派人曰夜兼程,命其务必尽快将奏折送往京城。一日一夜,那名信使在途中连换了五匹快马,才终于在第二天近午时才赶到了京师,将密报递与宫前太监。

此时的朱由检正在文华后殿东头一间铺着黄垫子的龙椅上批示奏折。一边几名宫女太监正小心伺候着。朱由检看着手中地奏折若有所思,沉思片刻,招头看了一眼一名手捧茶怀的宫女。宫中这些宫女和太监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别看那些太监到了外面,一个个飞扬跋扈,可在宫中却比猫狗还要听话,生怕什么时候惹得万岁爷不高兴了,一句话便是掉脑袋的事情。所以他们时刻关注着朱由检,根据他的一点点细微的动做行事,以求万岁心意。那怕万岁轻轻的挑眉毛,这些人便会立即迎合万岁心意,更别说此时朱由检看了那名宫女一眼。如此明显的暗示,这名宫女若还不能猜出万岁的心意,恐怕早被赶出宫中了。宫妇小心地捧着一个堆漆泥金盘,将茶杯举到朱由检身前。朱由检接过茶杯,淡淡地茶香沁人心脾。他用嘴唇轻轻咂了一口,随即便将茶杯递了回去,轻声道:“传周延儒。”

站在门口的小太监立即向门外高声喝道:“传周延儒入宫面圣”随后旨意被传到午门之外,自小小太监前往周府传旨。不过一柱香时间,外面便有人道:“回禀万岁爷,内阁首辅周延儒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