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向皇上,接着说:“其实,御驾速回北京,并非皇上逃避大战,而是回北京后一面下旨调兵遣将,在北京与敌决战,击溃敌军。北京城改建于永乐年间,城高池深。颇可坚守。除明朝中叶以前原有红毛国人制造的红衣大炮多尊,从天启到崇祯初年。徐光启等在天主教士的帮助下又新造了不少红衣大炮。皇上疾驰回京之日,驻守保定一带的精兵至少有一部分到了北京。皇上正可以凭借北京坚城,利用众多新旧红衣大炮与敌兵决战,必胜无疑。皇上为一国之主,并非受命作战的将领,何必留在此地”李自成低头不语。他明白眼下局势十分不利,今日之战显然是凶多吉少。他也明白牛金星劝他赶快退回北京,确实出自忠心,情辞恳切。而且赶快退回北京,部署在北京城下与敌人决战,似乎也有道理。但是李自成心中也有顾虑,从此地到北京七百里,中间无一处险要可守,无一处属于大顺的屯兵坚城;一旦退兵,前有伏军拦路,后有强军追击,大顺军一旦军心瓦解。必将全军崩溃,不可收拾。至于牛金星建议他在北京城下与敌决战,他知道全是空话,用意是劝他速走。他明白今日大战的败局已定,所以丞相今日才如此苦劝他速离此地,奔回北京。
李自成虽然神态镇静,低头沉思,但是在沉默中不觉心中发急。出了一身冷汗。李过见李自成即不赞成也不反对,他知道牛金星熟读兵法,足智多谋,处在今日。必有良策。几年来皇上待他不薄,可以说侍为心腹,言听计从,而且看他样子分明是有话要说,却不知为何不开口,问道:“军师,大家都说你胸中藏有三十六计,如有好地计策,今日不说,更待何时在此也无外人,有何话不可直言”
牛金星面露苦笑,仍在考虑。李自成也催促道:“你只管说出不妨,是何妙计”牛金星又犹豫片刻,才道:“古人常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依金星愚见,应该立即停止攻击,大军分为三批,由一营为先锋,为万岁开路,再一营为后军,掩护大军撤退,防止辽东军攻击,另一军为中军,保护万岁撤退,只要万岁能安全返回北京,大事尚有可图,否则”谁都明白牛金星下面的意思,一时间众人鸦雀无声,等待着李自成对此计作出决断。李自成平时很相信牛金星,听了他的“走为上计”
的建议,却是一时茫然。惊骇中他在暗想:城上只有三万守军,尚未看到辽东大军,便仓皇逃跑,我大顺皇帝的威望从此一落千丈况且,士气本来不高,自己初战而逃,若是遇到伏兵,恐怕全军更无士气可言,难免不全军瓦解他反复想了一阵,向高一功问道:“一功,基相建议我们立即退兵,你有什么主张”高一功颧骨隆起的两簧上的肌肉微微跳动,下意识地将两只大手抱在怀中,将指关节捏得吧吧地响了两声,说道:“我也明白,目前的局势十分不利,可是只有先打一仗,挫败敌人气临,才能全师而退。我军士气不如住年,如不能够打个胜仗,前进不能,后退也难。像此次刚刚打了一半,我大军便闻风而逃,敌人一追,必然溃不成军,想要退守北京,凭北京城与敌决战,万万不能。
况且我们大顺皇上是饰驾亲征,不战而逃,岂不京中文武百官嘲笑我高一功也不愿留此辱名”李过听高一功提及京城官员,忍不住露出来愤慨情绪,插言道:“皇上,请恕臣直言京城那许多新降文臣,根本不想着自己在明朝有过功名,吃过捧禄,同崇赖有君臣之谊,没有一个人想到做明朝忠臣,他们所想的是盼望明朝速亡,崇赖身殉杜稷,他们好顺利地做了新朝地从龙之臣,得到高官厚禄。臣看得很清楚:倘若今日我军打了胜仗,凯旋回京,一切都会照样;倘若不能战胜敌人,损兵折将,仓皇退回北京,那时就会看见树倒糊狲散,用绳子拴也拴不住而咱们大顺军的各级将领,自进京以后,他们每日忙于演礼,忙于拜客,忙于纳妾,没有一个人进过一句有关整顿军纪、收揽民心地话,也没有一句有关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忠言,若是如此下去,咱们就算真能安全退回北京又能如何难道凭这些人就可以抵挡得住辽东大军吗”
李自成听着李过的话虽有些带刺儿,但却句句讲在点子上,他露出一丝苦笑,轻轻点头,用平缓的口气说道:“补之呀,你说的众多文臣的情况,孤何尝不知可自在西安建立了新顺朝廷,气候已成,各地的明朝文臣,有的是宦海失意,有的是见我新顺朝必得天下,纷纷投降。其中难免鱼龙混杂,说不上都是治国经邦之才,更说不上都是真心效顺。进入北京后,局面更是不同,不仅明朝的众多武将相继投降,文臣们更是一批一批地归顺。俗话说,运气来的时候,用门扳挡也挡不住。大家都来棒场,热热闹闹,共建新朝,总是一件好事,这也是众人添柴火临高的意思。我们既然顺应天心,建国大顺,就该有众多的文臣武将归顺。总不能在登极大典时冷冷清清,也不能在以后上朝时候,静鞭响后,鸿驴寺官员高声鸣赞,丹择上的文臣武将稀稀拉拉,不成体统。所以进了北京以后,明朝的旧臣纷纷投降,这是大势所趋。补之,眼下不是细论朝政的时候,最要紧的是眼前的局势,咱们到底退兵还是决战,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在退兵与对敌决战的大事上,必须迸快决定,你有什么主张”“臣自然是主张退兵,不过却又不赞同丞相所言,眼看咱们大军正是劣势,若是此时撒兵,城中辽东军必会出城追击,而咱们手下军卒必定溃败。”说到此处,李过仿佛下了什么决心一般,突然跪倒在李自成面前道:“臣自跟随万岁以来,多蒙陛下百般照硕,才有了今日成就,若没有万岁便没有我李过个日。臣愿领全营官兵攻城,拖延时间,待傍晚时分,陛下便可乘夜色突围,臣定会拼尽全力为陛下阻拦追兵。挫一挫他辽东军的锐气。有众将士保护陛下,就算辽东军布有伏兵,夜中也定可突围而出。”
“补之”听了李过的话,李自成心中感动万分,到了这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亲侄儿啊。可事到如今,也确实再无良策,只得依李过之计。不过李自成还是怕李过有所闪失,特将高一功所率五万将士抽调出两万。补充到李过营中,令其攻城。其余各路兵马却不进反退,在离城几里的地方暂歇。城上王顺见大顺军竟只留下一毕兵马攻城,其余人却退了回去,忙来见吴三桂,请示下步该忠么办。吴三桂沉思片刻,才道:“看来李自成自知不敌,也明白咱们必在他的退路上安排了伏兵,才会兵分两路,只求拖住咱们。待天黑时再乘夜色突围。”说完冷笑两声,“王顺,命人传今给各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