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针对这个问题,罗耀武除了让134团派来两个炮营,还从43师抽调了一个得到加强的装甲营。
最后到达的就是这个装甲营。
空降军的装甲部队,最多算得上“轻装甲部队”。该营的主战装备仅仅是四十多辆配备三十毫米机关炮与反坦克导弹的空降战车,在陆军野战军中,与之相当的步兵战车只算得上次要装备。
只有空降军的装甲部队才没有主战坦克。
空降兵缺少的不仅是主战坦克,还有更加宝贵的时间。
装甲营集结完毕时,天色已经全黑。为了节约时间,罗耀武不得不让几十个参谋守在通往台中港的路口旁,将热好的口粮送到装甲兵手上。
地面部队还没开出清泉岗机场,火力准备就开始了。
因为只能通过台中港将重装部队与作战物资送上岸,所以不能破坏港口设施,火力准备主要对准港口外的守军。
火力准备开始后,台军必然收缩防线。
为了阻止台军退回港区固守,更为了阻止台军在走投无路时破坏港口设施,必须对退防的台军进行精确打击,因此需要地面引导。
这正是“六加一”小分队的主要任务之一。
轰炸开始前三十分钟,叶振邦率领的空降兵小分队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透过不算严密的台军防线,来到台中港东面通往清水与梧栖的三岔路口附近,找到了一处视野开阔、又不容易被人发现的观察点。
因为是侦察引导任务,遇敌后首选逃跑,所以叶振邦让两个机枪手在后面守住撤退通道,两个突击手在两侧警戒,他与陶安康、甄志明呆在观察点上。
所谓的侦察引导,不过是将摄像机拍下的图像用战术数据链发出去。
这种“傻瓜式”侦察装备专门为空降部队开发,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没有特别要求。
严格说来,有了这些侦察装备,叶振邦他们根本不用靠近台中港外围台军退防必须经过的三岔路口,只要将两部摄像机架设在能够观察到三岔路口的地方,就能为执行打击任务的轰炸机提供充足的战术信息。
为了保险起见,叶振邦决定靠近一点。
如果装备可靠,整整一个团的空降兵就不会落到距离空降场几公里的地方了。
看着单兵数据传输系统控制面板上那个表示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以每秒一百兆比特的速度发送加密数字信息的荧光指示灯,叶振邦想到了一种很荒谬的问题:很多士兵因为家境贫困读不了书,文化不够高,在社会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报名参军,在部队里却要面对这些连很多大学生都搞不懂的高科技装备,结果是装备淘汰士兵,还是士兵淘汰装备
叶振邦并不抵制高科技装备,他只是觉得,在那些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数不全的士兵手中,再先进的装备都很难发挥作用。
“班副,来了。”
听到陶安康的招呼声,叶振邦回过神来。
“两点钟方向,一千米外,打头的是辆60a3。”
按照陶安康说的,叶振邦很快就在微光望远镜里看到了那辆没有亮灯的台军坦克。
“行进速度每小时五公里。”
“看得到后面的情况吗”
“被挡住了。”陶安康放下红外望远镜,稍微迟疑一下,对叶振邦说道,“班副,我们是不是太突前了”
“什么意思”叶振邦也放下了望远镜。
“你觉得那是一只小部队吗”陶安康没有看叶振邦,而是把目光落到了面前地上那些正在跳动的沙砾。
叶振邦微微皱了下眉头,朝蹲在右侧,正在朝他张望的甘应明比划了两下。
如果陶安康的猜测是正确的,来的是一支规模较大的台军部队,那么他们选择的观察点就太靠前了。
不到两分钟,甘应明就跑了回来。
“一眼望不到尾,能看到的不少于两个营,而且走在前面的是装甲营。”
陶安康苦笑了一下,说道:“空军肯定想一网打尽。”
“我们得抓紧时间挪窝。”叶振邦没有迟疑,翻身爬起来,“老虎,你去叫上刚子,志明去找大炮与老歪,在第一个撤退会合点上碰头。”
甘应明与甄志明没有迟疑,猫着腰跑开了。
叶振邦与陶安康没有急着离开,他们还得收拾好侦察装备。
“班副,我们得跑多远”
“当然是越远越好。”
“如果一次轰炸没有达到目的,谁来引导第二次轰炸”
叶振邦愣了一下,手上的动作也停住了。
见到叶振邦拿起激光指示器,陶安康迟疑了一下,伸手要去夺过来。
“幽灵,别勉强自己。”叶振邦挡开了陶安康的手,说道,“我不是怀疑你的胆量,而是你现在的状况很难让人放心。再说了,你是唯一的火力引导员,要是有个什么闪失,接下来的行动怎么办”
陶安康咬紧牙关,把手缩回来的时候说道:“如果轰炸机投下的是高爆弹,最小安全距离是一百五十米。只是台军有不少步兵,为了最大限度的杀伤台军有生力量,投下来的很可能是温压弹,所以最好呆在五百米之外。”
叶振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陶安康的意思。
“班副”
“放心吧,能够活到现在,已经证明我福大命大了。”
陶安康长出口气,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实在躲不了的话,憋口气藏到水里去,能憋多久就憋多久,实在憋不住才浮上来。”
“撒手锏”
“保命大法。”
叶振邦笑了笑,把收拾好的装备放到陶安康面前。“记住了。记得告诉老虎,去第二个撤退点等我。轰炸结束后我会来找你们,如果十分钟内没到的话,就不用等我了,由老虎顶替。”
“班副”
“放心,你们都活着,我就死不了,不然到阴曹地府多寂寞啊。”
说完,叶振邦拍了拍陶安康的肩膀,带着个人装备与那具激光指示器离开了观察点。
因为有半个小时探索周围情况,所以叶振邦没花多少功夫就来到了距离观察点大约三百米的一处能够隐蔽观察台军动静的地方。
看到台军还在几百米外,叶振邦用手榴弹在周围设置了几个炸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