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给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的军长下了一条死命令,即二十七军可以边打边撤,让遭到重创的部队重新集结,但是无论如何得在云林县与嘉义县交界的北港溪北岸站稳脚跟,最多只能丢掉云林县东南的古坑、斗南与大埤,务必在云林县城把台军拦下来。
这道命令,等于承认进军台南与高雄失败,也挽救了即将崩溃的二十七军
南下进军中,二十七军一直突前,所以台军发起反击的时候,二十七军不但是台军的拦路虎,还成了二十四军的挡箭牌。
陈必时下达命令的时候,二十七军正遭到至少四个台军旅的疯狂围攻。
要是单打独斗,别说四个旅,十个旅也不见得啃得动二十七军。可惜的是,台军没有与二十七军单打独斗,而是充分利用了美军的空中支援。
从一开始,二十七军就非常被动。
虽然还有几个装甲营有比较完备的战斗力,能够出动的坦克有一百多辆、步兵战车有两百多辆,组织一次装甲突击绰绰有余,而台军没有能与99式媲美、甚至没有能与96式抗衡的主战坦克,但是在美军的战斗机面前,任何装甲突击都等于送死,二十七军就在等待着错过了突围的最佳时机。
为了帮助二十七军突围,二十四军在上午与下午发动了好几次自杀性的反冲击。
这种营连级的反冲击不可能撕开台军的包围圈,只能迫使台军在包围圈外侧留下足够多的防御部队,替二十七军减轻压力。
直到天色暗下来,二十七军才着手准备突围。
不是夜色能够为突围部队提供掩护,早在二十多年前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就用持续四十多天的“沙漠风暴”行动证明夜色不再是弱者的保护色,而是强者的天然伪装色,是进攻的最佳掩护。
二十七军选择在夜间,主要是台军打了一整天、美军的空中打击也持续了一整天,进攻部队肯定万分疲惫、美军的飞行员也需要休息,只要能够迅速撕开台军的包围圈,就能赶在天亮之前回到二十四军的防线后面。
作为支援力量,二十四军提前三十分钟在整条战线上反动战术性反击。
这个夜晚,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台岛的夜空都被炮火烧红了
台军非常清楚,二十七军与二十四军都是大陆的王牌军,让二十七军逃出去,无异于放虎归山。
可是台军没有想到,受伤的老虎更加恐怖。
作为兄弟部队,二十四军的将士甚至比二十七军的官兵还要拼命。
他们不但在拯救二十七军,也在拯救自己,因为没有二十七军的支持与协助,二十四军根本守不住畅达上百公里的防线。
一边不肯松口,一边拼命挣扎。
结果可想而知,突围的别想全身而退,围堵的也别想大获全胜。
为了支援台军,美军航空兵也连夜出动。
原本是豪宴陪菜的开头戏成了主菜,主宾还没入席就坐,主人家就动起筷子,而且快撑饱了
这可不是待客之道。
大概是害怕错过美味佳肴,第七师加快了步伐,不但想尽一切办法将运输船上的重型武器装备送上码头与海滩,还在天亮之前伸手夹了一筷子:让最先上岸的第11机步团的两个步兵连、第71坦克团的三个坦克连、第7炮兵团的一个炮兵营与第7后勤团第2整备营的一个坦克支援中队编成临时装甲集群,开赴台北战场。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
不管怎么评价日本第七师上岛后的第一次战斗,谁也不能否认,日本改变了战争,也改变了历史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九十六章 老将出马
第九十六章 老将出马
新书求月票,第一天先更个十章,以表诚意,这是第二章
陈必时能以前空降15军军长的身份出任攻台作战总司令,靠得不仅仅是关系与政治觉悟,因为最高决策层把关系更硬与更有觉悟的两个候选人排除在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罗耀武是什么人
吴兴凡又是什么人
还有方博辉等少将军长,个个出身显赫、傲气凌人
没有两把刷子,谁也和不转这个局。
不说罗耀武这样的嫡系、也不说吴兴凡这样的关系户,像方博辉这种关系不大的军长都很佩服陈必时。
“出身”可以让人羡慕、“背景”可以让人畏惧、“关系”可以让人感叹。
在军队里,只有一样东西能让人佩服,那就是“才能”,货真价实的能力。
陈必时就是一个有真才实干,足以让军长们佩服的老将。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陈必时亲自操刀,肯定不会局限于一城一地。命令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将防线撤到北港溪的时候,陈必时就没有想过要在南面战场上与台军大打出手,可是为了麻痹敌人,又不得不与台军大干一场。
白天,二十七军像刺猬一样盘成一团,硬是顶住了台军四个旅的轮番猛攻。
夜间,二十七军像箭矢一样一冲而出,愣是在台军的防线上打出一个窟窿。
这一缩一伸,给对手造成了一种错觉,即二十七军没打算退回台中,二十四军也不会离开云林县,两个重装甲军联手突围,只是以空间换时间,意图用拉锯战耗尽台军锐气,再趁机南下。
站在战场的高度来看,就是陈必时想假戏真做,趁日军第七师在苏澳上岸,与台军联手猛攻台北的大好时机,继续向台南与高雄进军。
这很好理解,如果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能在五十四军被赶出台北市之前攻入高雄市,占领这座台岛上第二大的城市,即便台军能在日军的支持下占领台北市,政权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台湾当局等于输掉了这场战争。
台湾当局都赢不了,美日自然赢不了。
打到这一步,台美日联军有两个选择:一是集中力量守住台南与高雄,至少将战线推到台中县;二是集中兵力攻打台北,赶在大陆军队攻占高雄之前占领台北。
因为日军第七师已经在到达苏澳港,所以台美日联军选择后者。
受此影响,第七师的先头部队以最快速度开赴台北战场,支援台军向盘踞在淡水河西面与基隆河北岸的五十四军发起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