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烟也抽了、牛也吹了,就算现在去阎王爷那里报道也没什么遗憾。都给我抄去家伙,干掉一个够本,两个就赚了。”
“记住,跟着我跟排副,别跑丢了,放机灵点。”
又回头看了眼十来个兄弟,叶振邦率先冲了出去。
想到头顶上有大概两个连的美军,而空降兵只有不到半个连的兵力,叶振邦也有点头皮发麻。
与新兵相比,老兵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够控制内心的恐惧。
还没冲上阵地,叶振邦就听到了从南面传来的爆炸声。不是反坦克导弹击中坦克时发出的爆炸声,而且日军坦克还在山脚下,就算被导弹击中,爆炸声也传不了这么远。那是炮弹落下时的爆炸声,而且很明显是榴弹的爆炸声。
也许是日军坦克正在用一二零滑压制高地上的反坦克手。
“诸葛,你走右边,我走左边,阵地上见”
“阵地上见”
两名老并相互看了一眼,拔下挂在胸口上的烟雾弹之后,朝身后分成两队的新兵看了一眼。让他们都准备好烟雾弹。
敌众我寡,只能想办法浑水摸鱼。
美军正在向南面运动,二零九高地就这么大个地方,两百来名官兵挤在一起,遭到突然袭击的时候,美军肯定会投鼠忌器,不敢贸然向烟雾区里开火。
这就是空降兵的机会,一个与敌人拼命的机会。
不要忘了,空降兵绝对是最擅长拼命的部队。不管是跳伞之前、还是跳伞之后、以及着陆之后,空降兵都在与不同的敌人拼命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三十章 吃哑巴亏
第一百三十章 吃哑巴亏
美军知道空降兵就在他们脚下某个地方。甚至料到会遭到突然袭击,但是美军怎么也没有想到,首先飞来的竟然不是成捆的手榴弹。
几十枚烟雾弹从三个地点向四面八方投出,就算美军个个都长着火眼金睛,也会被搞得昏头转向。胡乱扫射一通后,美军前线指挥官猛然意识到,在长不到两百米、宽不到一百米的二零九高地上与空降兵拼刺刀,绝对是最愚蠢的行为。
留下来的空降兵肯定都没想过能活着回去。
与一群不想活的人拼命,有什么赚头
就算能赢,也要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空降兵爬上阵地之前把美军的注意力引向南面,再用烟雾弹来搅乱战场局面,表明他们的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绝对不在美军之下。
面对这么一群空降兵,美军有多少胜算
不可否认,美军的战斗经验也极为丰富。要知道,过去五年中,这支隶属于第一陆战师的部队先后在伊拉克与阿富汗执行了六次部署任务,平均每次八个月;在踏上台岛之前,这支部队仅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彭德尔顿兵营休整了三个月,绝大部分官兵还没有忘记在阿富汗的作战经历就再次踏上了战场。
这是一支精锐之师。美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的主力部队。
短暂的震惊之后,美军迅速调整战术,除了继续向阵地南面运动之外,两翼的步兵还主动扩大防线。
原因很简单,二零九高地上只有一个连的空降兵,美军有两个连。
兵力优势在美军手里,所以拉长战线对美军更加有利。
再说了,烟雾弹释放出的烟雾最多持续几分钟,只要能够顶住空降兵在这几分钟内的猛攻就能扭转局面。
不说别的,到时候只需要用交叉火力将空降兵挡在五十米外,就能呼叫空中支援了。
如果武装直升机能够及时赶到,甚至能压制陆战队防线外十五米处的敌人。
明白这一点的不仅仅有美军,还有空降兵,特别是各班排的老兵。
空降兵不怕与美军拼刺刀,03式突击步枪在展开状态下长近一米,装上刺刀后,长度超过一米二,而每军的4卡宾枪短得多,甚至无法装刺刀。
虽然“拼刺刀”只是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即便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枪支仍然是最好的武器,只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才会用上刺刀。但是在近距离战斗中拼的是勇气,空降十五军的战士都不缺乏勇气
投了三轮烟雾弹,又等了大约半分钟,确认烟雾笼罩住高地后,叶振邦才带着几名新兵从藏在反斜面阵地上的坑道出口冲了出去。
敌人很好辨认,不管是身材、头盔、还是枪支。美军与空降兵的差别非常大。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每个空降兵都对亲手挖掘的防御阵地了如指掌,而十多分钟前才踏上二零九高地的美军还没有搞清楚情况呢。
在白色的迷雾中战斗,让人想到了1944年的阿登森林。
枪声此起彼伏,大部分都是很有节奏感的短点射,而且主要是03式突击步枪打出的短点射;只有少部分是连射,而且大多是4卡宾枪发出的。两种枪声很容易分辨,03式要稍微低沉一点,4则比较清脆。在这两种步枪的枪声中,还有249班用机枪与240通用机枪的枪声,前者因为与4使用相同的子弹,所以比较清脆,后者使用威力大得多的子弹,要雄浑有力得多。
唱主角的不是枪声,而是手榴弹的爆炸声。
几乎有枪声的地方就会有爆炸声
去个伊拉克与阿富汗的美军,以及在战场上拼了一个多月的空降兵都知道,阵地战斗中最管用的不是直射武器,而是投掷武器。
只不过,擅长坚守待援的美军并不知道,在快速进攻中,手榴弹往往只是个幌子。
部署进攻的时候。叶振邦与诸葛宏彦就明确告诉排里的兄弟、以及其他两个排的排长与班长,进攻一定要迅速果断,绝对不能停下来。
虽然清晨的时候由海风转向陆风,风力不会太大,但是山头上肯定比山脚下大得多,烟雾最多持续几分钟,即便再投一次,也只能争取到十分钟的反击时间。不能在这十分钟内把美军赶下去,随着美军的火力支援到达,谁也守不住二零九高地
速度决定一切
叶振邦与诸葛宏彦没有呆在一起,而是各带几名新兵,一左一右的发起进攻,就是为了抢时间。
两人的配合已经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一边用手榴弹吸引美军注意力,另外一边就趁机冲上去。几个冲击下来,两人已经到了阵地南面。
打到这一步,战斗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烟雾挡住了美军的视线,让美军投鼠忌器,即不敢呼叫火力支援,又不敢用机枪压制烟雾区里的敌人。
同样的道理,烟雾也挡住了空降兵的视线。
虽然空降兵战士对自己修建的防御阵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