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5(2 / 2)

乱世英雄 闪烁 8297 字 2019-04-17

虽然在美日不出兵干预的情况下。在一周之内收复台岛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绝对不能把国家统一的重任寄托在一个无法肯定、甚至无法掌握的因素上。既然美日必然出兵干预,就得做好充足准备。

方士谦明白这个道理,还是个比较正直的军人,可是运气确实不行。

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肯定是不懂军事的政客。

不能在一周之内打下台岛不是关键,丢掉制空权与制海权也不是关键,问题是,竟然没能在地面战场上掌握主动权

不管怎么说,号称“百万雄师”的陆军可是全球第一。

六十年前,这支刚刚打下天下、只有小米加步枪的军队在没有海军、只有有限空军、连炮兵都没多少的部队就在朝鲜半岛上击败了刚刚打赢世界大战,有全球最强国力做后盾,得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与空军支持的美军。

先烈能做到,为什么后人做不到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不但有全球第二强经济体,还有各种各样的先进武器,即便空军与海军仍然有差距,地面战场上的优势却非常突出。

在很多人看来,不管是99式主战坦克、05式自行榴弹炮、04式步兵战车,还是“卫士”系列火箭炮、“东风”系列战术弹道导弹,都不比美国陆军的同类装备差。部分装备还要更好一些。

有这种看法的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

准确的说,有人希望普通老百姓有这样的观点。

陈必时没能打下整个台北,甚至没能守住半个台北,最终还退出桃园县城,肯定让很多人感到不满。

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出头,而出头的人就是方士谦。

对陈必时的质疑把方士谦推到了风口浪尖。

问题是,方士谦也不是傻蛋。陈必时指挥的攻台部队在丢掉桃园县城之后,没有一口气退回台中,在杨梅镇稳住了战线,已经算得上“大获全胜”,换任何人上去,都不可能做得更好。

可以说,在八月十九日之后,谁也替不了陈必时,也没人愿意去替换陈必时。

正是如此,方士谦在这个时候提出反攻台北。

这也是不得已之举,因为方士谦知道陈必时会反对这个提议,并且拿出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高层也不可能完全忽视陈必时的意见,自然不会让他去取代陈必时,搞到最后必然是分工合作。

一个负责守住现在的战线,一个负责攻打台北。

方士谦料得非常准确,结果与他预料的几乎丝毫不差。

更重要的是,方士谦为自己留足了后路,即在走马上任之前,不但让上面同意在派遣二十军的基础上、将早些年一直部署在福建地区的四十一军派过来,还让高层答应将镇守辽东半岛、主要应对朝鲜半岛的三十九军派往前线。

只不过,方士谦算漏了一点,即三十九军过不了台湾海峡。

在去台岛的路上。方士谦才真正明白了陈必时为什么要以守代攻。虽然一百多公里宽的台湾海峡早已算不上天堑,甚至连快艇都挡不住,但是这条“大水沟”仍然给军事行动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物资送不上去,重装备送不上去,人员送不上去,什么都是白搭。

十多天里,方士谦一直在忙着做一件事情:把二十军与四十一军的重装备送过去。

这一部署的原因很简单:二十军与四十一军的所有重装备加起来也只有三十九军的三分之二,两个军后勤需求的总和大概只有三十九军的八成,但是两个军的综合战斗力并不比三十九军差,特别是在装甲力量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擅长在南方水网地区作战的四十一军就比三十九军更适合登陆台岛。

落实到细节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

拿运送坦克来说,因为99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超过五十吨,即便减重,也在五十吨以上,而96式主战坦克在减重之后不到四十五吨,因此能够运送96式主战坦克的快艇与快速渡轮比能够运送99式的多出了近两倍

三十九军上不了台,恐怕是方博辉最失算的地方。

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把三十九军派上去替换五十四军,再加上四十一军与二十军,打下台北的把握并不下。

没有三十九军,就没有突击力量,打下台北的难度陡然提高了不少。

问题是。方士谦已成骑虎,要是他敢实话实说,不但会失去超越陈必时的机会,连之前的位置都保不住,还会颜面尽失。

说得难听点,就是晚节不保。

对于一个服役了快半个世纪的老将来说,“晚节不保”恐怕是最大的灾难。

为了面子,方士谦连死都不怕,还会在乎别的吗

没有回头路可走,也就只能孤注一掷。

问题是,到了九月份。给方士谦孤注一掷的机会都不多了。

九月二日,日军第十师抵台。仅仅一天之后,美军第三步兵师就到达了基隆港。虽然受基础设施限制,这两支新增部队都无法立即投入战斗,光是物资转运与部队部署就得花上好几天,但是局势再明显不过了,如果方士谦再拖下去,等到美日联军发起进攻,他的攻击部队就将交给陈必时。

拖到九月六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日联军将在未来四十八小时内发起进攻。

最明显的迹象就是美军开始加强前沿部署,并且增加了战术侦察力度,以往每天只有几架无人侦察机出现在杨梅镇上空,到了九月六日白天,这个数量增加到了十几架,而且监视范围扩大了好几倍。

如果不打算进攻,美军有必要提高侦察力度吗

日军的部署也不含糊,第十师没有留在宜兰,而是沿着第七师开辟出来的大汉溪进军线路,正在向石门水库东边的复兴乡集结。

按照陈必时的判断,美日联军将齐头并进,美军在沿海平原上进攻,日军在山区进攻。

这也符合美日军队的性质,即美军是擅长在滨海地区作战的陆战队,而日军第十师驻地东边就是富士山,算得上是日本陆自少有的“山地部队”。

不管怎么说,方士谦再也不能拖下去了。

六日下午,陈必时向高层提交了一份报告,即要求在美日联军发起进攻之后,统一调度与指挥登岛部队。

虽然这与之前的安排相悖,但是高层基本上同意了陈必时的请求。

受此影响,当天傍晚,方士谦下达了准备进攻的命令。

他不是不知道轻重,只是不想让一个月来的努力白费,更不想给五十年的军人生涯画上一个遗憾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