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5(2 / 2)

乱世英雄 闪烁 7945 字 2019-04-17

要说什么的话,最受伤的不是第三步兵师,因为当时第三步兵师还没有发起进攻,留在后面的两个旅也没有接到投入战斗的命令。

为了稳住陆战队的战线,美军将空中支援的重点转向了北面。

也就是说,最受伤的是日军第七师与第十师。

必须承认,美军的火力打击非常猛烈。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中,美国海军先头出动上百架战斗机,向冲向第一陆战师的四十一军投下了数百吨炸弹与导弹。美国空军还动用了第二批战略轰炸机,投下了上百吨炸弹。最后到达的f15e机群则使用了温压蛋。在陆战队的防线前沿制造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火墙。如果算是炮兵投射的炮弹,美军在两个小时内用大约一千五百吨弹药帮助两个陆战营稳住了战线。

这是台海战争开战以来,密度最大的一次火力打击。

十日凌晨两点过,罗耀武不得不下达撤退命令,让四十一军退回平镇工业区。

不管罗耀武是否愿意承认,在这两个多小时内,美军用空中打击改变了战场局面,也改变了战斗方式。

四十一军到底有多少官兵在这场战斗中阵亡,也许谁也说不清楚。

重要的是,四十一军的牺牲并不是毫无价值。

随着数千名官兵退回埔心牧场,分散进入防空掩体。美军指挥官不得不相信,夜晚并不是美军的天下,也就不得不调整部署,把更多的部队放到侧翼。此举表明,第一陆战师的伤亡也不会小到哪里去,那两个陆战营恐怕也所剩无几了。

美军进行战术调整的直接结果就是将攻打平镇工业区的行动推迟了好几个小时。

当然,还有一个间接结果,即日军不得不放弃在十日天亮前发起进攻的打算,因为第十师与第十师肯定无法在天亮前打下葫芦坑。

受此影响,罗耀武也见好就收,让薛华毅把一二七团撤回龙潭乡,做为防御预备队。

重要的是,罗耀武没有打算放弃葫芦坑。

打到这个时候,别说薛华毅,就连一二八团的官兵都知道,他们必然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他们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拖住日军第十师,让美日联军无法在北面的平原上展开,也就无法顺利打下杨梅镇。只要能够耗光美日联军的新生力量,就能迫使美日联军停止进攻,从而守住现在的防线。

这也正是罗耀武的基本想法。

想方设法的消耗美日联军的有生力量,不管怎么说,从太平洋的对岸把部队运过来肯定是件麻烦事。

再说了,只要埋葬掉的国旗数量超过美国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美国就会撤兵。

事实上,这也正是陈必时的基本战术思想,与美日联军在台岛上打一场消耗战,而且是消耗生命的战争。

显然,九连是撤不下来了。

天亮之前,叶振邦让甄志明带队把重伤员送了下去。虽然军部警卫营的通信员已经带来消息,让九连准备撤退,但是甄志明从军部回来时,不但带来了二十多名补充兵员,还带来了新的命令,继续坚守。

叶振邦并不感到意外,不管怎么说,空降兵没有退缩的传统。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调整部署

第一百六十二章 调整部署

九月十日清晨,正在苦苦支撑的肯定不止十五军。

如果不是服部留名亲自赶到前线。上野龙一很可能在天亮之后带着第七师的军官,效仿几十年前的先辈,向空降兵守卫的葫芦坑发起决死冲锋。

就伤亡而言,日军第七师不比四十一军好多少。

虽然在参战之前,第七师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绝对王牌,还是唯一的装甲师团,但是登台之后,第七师的表现完全可以用“失望”来形容。从台北到莺歌镇、再到复兴乡、最后到大溪镇,除了进攻基隆港的时候,因为大陆两栖部队不战而退,轻松取胜之外,就只有进军大溪镇的时候没有遇到麻烦。

在所有战斗中,第七师的表现都乏善可陈。

不是第七师没有战斗力,而是日军本身的问题,或者说是基础性的问题。

换个角度就看得出来,日军是一支更加擅长打防御战的部队,而不是一支善于进攻的部队。比如在台北市的战斗中,第七师就用两个营的兵力顶住了五十四军的进攻,协助台军稳住了战线。

可惜的是,在几乎所有战斗中,第七师都被派去进攻。

实际上。早在登台之前,服部留名就指出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一是调整战术,即日军上台之后,以守为主,先稳住战线,等到美军大部队上岸,再发起进攻。二是调整部署,让美军先上岸,日军后上岸,第七师以支援力量的方式投入战斗,而不是扮演进攻主力的角色。

问题是,日本只是配角,而且服部留名只是个军人。

因为日本当局太想在这场战争中有所收获,美国当局又不想过早卷入地面战争,所以服部留名提出的两点意见都没得到采纳,第七师率先登台,而且在美军到达之前,甚至还没有做好准备就发起进攻。

可以说,如果不是帕特里奇及时调整部署,美军提前登陆,第七师的命运将更加悲惨。

服部留名并不感激帕特里奇,在他看来,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军不愿意承担战争伤亡,想让日军替他们卖命。

这一观点,对服部留名接下来的表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进军大溪镇之后,服部留名的态度一下强硬了许多。不但要求帕特里奇兑现承诺,还在进攻部署上坚持己见。

这位日军将领已经认识到,如果一切都让美军做主,后果将难以设想。

不管帕特里奇怎么想,服部留名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跟美军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服部留名也非常清楚,在美国人面前,只有表现强硬才能获得尊重、也才能获得好处,如果一味的退让,反而会被美国人不齿,也就别想得到好处。

正是如此,美军第三步兵师提前上台,进攻时间也延迟到了九月十日。

问题是,这一切仍然不能改变第七师的处境。

在第十师挑起大梁之前,第七师仍然得顶在前面,仍然得流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