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联会主席非常清楚,拜伦已经占了上风,而总统又是个高深莫测的政客,如果这个时候没有人站出来阐述一个完整的立场的话,恐怕总统很有可能向正在一同为连任努力的竞选搭档做出让步。
关键就在这里,此时的拜伦绝对不是没有多少影响力的副总统。
虽然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副总统的影响非常有限,而历史上能够被人记住的副总统也没有几个,即便像杜鲁门、约翰逊与福特这些从副总统转正的总统,也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而饱受非议。
问题是,在某些时候,副总统也有影响力,比如大选期间。
因为支持拜伦而把票投给民主党竞选组合的选民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因为奥康纳不太成功的经济改革、或者因为肤色问题、或者因为混乱的外交政策仍然把选票投给民主党的选民,几乎都是在支持拜伦。而不是支持奥康纳。
这就是拜伦的影响力,也是奥康纳把他拉入决策圈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大陆政府恐怕很难及时调整战争政策。”
加布里埃尔开口,奥康纳把目光转了过去,拜伦也暗自叹了口气。
“我才几岁的时候,我的父亲就上过战场,并且在那场我们不愿意正视的战争中被严寒冻掉了三根手指头。直到十年后,在我决定参军的时候,我的父亲才跟我提起那场战争、以及他在那场战争中的经历。”
加布里埃尔开始讲故事,连总统都觉得好奇。
“我从来没有低估过中国军人,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能理解,那些只能用野菜充饥的军人凭什么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靠一件单薄的棉衣坚持下去,一天行军七十英里,再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击溃我们的装甲部队。”加布里埃尔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当时搞不明白,总觉得他们不是普通人,即便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一定要说什么的话,我只能说我们非常幸运,因为我们遇到的不是那样的对手。”
“将军,难道你低估敌人的战斗力”
“不是低估,而是拿事实说话。知道我们在朝鲜战争中俘虏了多少志愿军吗,又知道我们到现在已经俘虏了多少大陆军人吗一个月不到,我们在台岛战场上俘虏的大陆军人就超过了六十年前,我们在三年苦战中俘虏的志愿军。要知道,当时我们很少抓到没有受伤的志愿军,而现在我们手里已经有一万多名没有受伤的战俘了”
“这应该是文明的进步。”奥康纳笑着补充了一句。
拜伦的眉头跳了几下,听出了总统的意思。
“从难度来说,现在的台湾海峡与六十年前的鸭绿江几乎一样。六十年前,我们拥有制空权与制海权、我们也拥有火力优势、我们还有足够强大的装甲力量,可是我们没有能够在朝鲜战场上取胜。现在,我们同样拥有这些优势,如果我们遇到的仍然是六十年前的那支军队,我相信,我们仍然无法取胜。”
“可是”拜伦长出口气,没有把已经到了嘴边的话说出来。
奥康纳看了眼副总统,把目光转向了加布里埃尔,说道:“将军,我们不能回避最关键的问题。如果演变成全面战争、哪怕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们拿什么去抵抗大陆的全面还击呢”
听到总统的问题,拜伦才松了口气,至少总统还算理智。
加布里埃尔苦笑了一下,这也是问题的结症,即中国是核大国,就算没有足够的核武器摧毁整个美国,要炸掉如同西雅图、旧金山与洛杉矶这样的美国大城市。让几百万美国人灰飞烟灭还不是大问题。
这个时候,一直没开口的阿奇博尔德用拳头捂住嘴巴咳了几下,引起众人注意。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七十四章 积极进攻
第一百七十四章 积极进攻
似乎料到会有人打破僵局,奥康纳气定神闲的从橡木匣子里拿出了一根雪茄。
虽然标牌上写的产地是佛罗里达,但是谁都知道,总统会偶尔抽一根雪茄,而且只抽产自哈瓦那的正宗古巴雪茄。
当然,总统只在需要庆祝的时候才会抽雪茄。
注意到总统这个动作,拜伦就知道,他与加布里埃尔辩论之前,总统就做了决定,只是需要有人把这个决定引出来。从加布里埃尔的神色中,拜伦还能相信,参联会主席与他完全一样,根本不知道总统在想什么。
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真正的局内人是cia局长阿奇博尔德。
“副总统与将军的观点都没有错,即便现在的大陆已经不是六十年前那个充满了斗志的国家,但是他们有能力让我们流血,从而让我们成为输家。”阿奇博尔德的话很有分寸,而且目光非常坚定。“关键是,我们能够对破坏对等原则的敌人做出让步吗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
奥康纳笑了笑,那意思是,这才是主要问题。
“我们不看历史,毕竟与中国这样的国家相比,我们的历史不值一提。”阿奇博尔德一边说着,一边从那只随时都带在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几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让白宫秘书分发给了其他人。“这是我们对朝鲜战争之后六十年来搜集到的数据做的一组对比分析,分为两个阶段,及七八年之前与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对手出现之前,中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拜伦随便翻看了一下,就将文件丢在了桌子上。
“中国威胁论”鼓吹了几十年,也确实吹出了一些名堂。用中国的成语来说,就叫“无风不起浪”。中国确实有威胁,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不然不会存在“中国威胁论”。关键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仅仅是“威胁”,并没有对美国的实质利益构成损害,也没有与美国为敌。
这就好比没人鼓吹“美国威胁论”,因为美国拥有的不仅仅是“威胁”。
当然,关键不在这里,而是在中国什么时候具备“威胁”之外的能力,比如让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按照绝大部分人的观点,这个转折将出现在台海,也就是中国实现统一。
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与论据非常多,最值得考量的是历史,而且是美国的历史。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但是必须承认,中国与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具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