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把第三十九集团军救出来。
不管怎么说,这支部队仍然是主力、仍然是王牌。如果丢掉第三十九集团军,就算能够多坚持一两个月,也无法守住鸭绿江防线。
还有一点是罗耀武必须考虑的,打到目前为止,美军只投入了两个师。
第四步兵师已经到达朝鲜,而且做好了战斗准备,却没有投入战斗。如果有必要,帕特里奇还能向朝鲜增派一个师,而且很有可能是第二骑兵师,或者第十山地步兵师,而这两支部队都不简单。
也就是说,帕特里奇还有余力。
不管怎么看,朝鲜战场上的局面都非常不利。
撤退之前,罗耀武也想过,再朝鲜战场上再打一次,争取让帕特里奇再投入一到两个师的兵力。
要知道,美国陆军的正规部队就那么几个师。
如果在朝鲜战场上投入四个师,那么能够用在东南方向上的美军就不会超过四个师。虽然美国有着比较完备的战争动员机制,在不进行大规模动员的情况下,可以用国民警卫队执行二线作战任务,但是国民警卫队的战斗力差不说,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能够投入的兵力自然有限。
问题是,罗耀武手里没有这个本钱。
再打一场战役,至少需要两个集团军,罗耀武不但没有两个集团军,连支撑这两个集团军的作战物资都没有。
这仗,怎么打
二十日上午,黎卫东开始安排部队撤退。
留守旧龙里的不是一三三旅,而是一三五旅,那支由一三二旅更换番号而来的王牌旅。
因为一三三旅的损失最为惨重,加上不再死守旧龙里,所以第一个撤退。叶振邦是在当天中午接到撤退命令的。傍晚的时候就带着部队到达了仓平里,登上了回国的火车。
这个时候,美军也打下了文岳里,一三二旅再次全面溃退。
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美军没有连夜追击,直到二十一日上午才到达狼林。
此时,第三十九集团军的部队已经在这里设置好了防御阵地。
虽然美军耽搁了一个晚上也让罗耀武非常不解,但是总算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主力撤了下来,第四十集团军也已退回国内,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整编,第十六集团军则已向东北方向退却,准备从图们江退回国内,在吉林东部地区进行整编。
补充兵员的问题还不是很大,各地武装警察部队早就做好了准备。
当时,美军也想追击,却是没有那个能力。
发现第十五集团军全线撤退后,帕特里奇就认识到,对手要溜了,随即就下达了全线追击命令。
韩军是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
西线战场上,a集团军轻松渡过清川江之后,因为担当主力的第九机械化步兵师损伤惨重,而跟随行动的二线部队又缺乏突击能力,所以黄真尹没有让部队高歌猛进,而是一边进攻一边控制占领区,清除残留的朝鲜人民军,稳定地方秩序。
这些本来也是韩军二线部队的职责,做起来顺风顺水,只是要想跟上第十五集团军的步伐,那还困难了一点。
即便在东线,情况也不容乐观。
最初的时候,帕特里奇将后勤保障任务交给了韩军,认为中国军队已经全面溃退,朝鲜人民军又没有斗志,所以觉得问题不大。
结果,问题还真来了。
十八日与十九日,就有三支韩军辎重部队在咸兴北面遭到伏击。开始的时候。美军指挥官还认为是残留的中国军队、或者部分负隅顽抗的朝鲜人民军袭击了辎重部队。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之后,还以为是中国军队派出的特种部队。
直到二十日,第一支美军辎重部队遭到袭击,美军指挥官才发现大大对劲。
袭击者绝对不是中国军队,因为没有重武器,也没有对付美军的装甲车辆,而是拼命掠夺物资,特别是食物与衣物。
很快,美军才搞清楚,袭击他们的是盘踞在山区里的“土匪”。
货真价实的土匪,也就是那些被饥荒与金氏家族的苛政搞得不得不到山里当土匪的朝鲜军民。
后勤补给线不安全,那还打个屁啊。
要知道,打到狼林的时候,就算从咸兴算起,美军的后勤补给线也超过了两百公里,而在这么长的补给线上,处处藏着危险。
中国军队作战需要物资,美军作战更需要物资。
面对现实,帕特里奇不得不做出痛苦选择:让第四步兵师提前参战。
或者说,上场热身。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三十八章 加大投入
第三十八章 加大投入
虽然多投入一个师的兵力算不了什么。毕竟第四步兵师早就到了釜山,属于“计划内”部队,但是从整个战略局面来看,这却是非同小可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这个时候动用第四步兵师,意味着在攻入中国本土的时候还得投入一个师的兵力。
按照帕特里奇的计划,先用两个师扭转战局,再用一个师突破鸭绿江防线。
只要打到这一步,中国当局就会把重点放在东北,至少会增派几个集团军。毕竟杀出朝鲜半岛之后,战线将迅速拉开,而漫长战线绝对是防御方的噩梦。要想守住国土防线,中国就得投入足够多的兵力。
到时候,能够用在东南与西南方向上的主力部队将非常有限。
即便印度阿三在参战问题上犹豫不决,只要率先在东北方向上取得突破,就能为东南方向上的战略反攻创造机会。
问题是,在朝鲜多投入一个师,就等于在东南少了一个师。
毫无疑问,这个影响非常巨大。
要知道,在是否进攻中国本土的问题上,日本的态度一直非常暧昧。实际上就连美国当局的态度也很模糊。
帕特里奇不是军人,但是能够猜到其中的原因。
日本的态度很好理解,毕竟攻打中国本土,绝对不是一件说笑的事情,那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要为此进行全面战争动员。
日本愿意承担因此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