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集团军身上,因为打到这个时候,该集团军的损失最小。
第四十集团军已经撤了下去,并且在十月二十七日开始整编。第三十九集团军在二十八日全部撤退到鸭绿江北岸,次日开始就地整编。第十五集团军则是在十月三十日全部撤回本土,在该月的最后一天开始整编。
补充给三个集团军的不是新征召的兵员,而是预备役官兵,即武装警察部队的官兵。
虽然武警属于非战斗部队,但是素质并不比正规军差多少。
十一月一日,第六十五集团军到达丹东,开始与第十五集团军换防。
两天之后,第二十六集团军赶到,按计划前往吉林,住进了第十六集团军的营地。
这个时候,第十六集团军已经退守平安北岛与慈江道北部地区,战线最近初距离中朝国境线不到一百公里。
稳步推进的时候,美军的部署也出现了变化。
之前在中路猛攻的第二机步师转移到了战线西侧,即平安北道南面,与韩军第一集团军群协同作战。
第七步兵师在战线中段,与之配合的是得到加强的韩军第二集团军群。
新到达的第四步兵师在战线东段,只是还没有进入两江道与咸境北道,距离中朝边境远得很。而与之配合的是刚刚组建的“北韩军团”,也就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投降、并且愿意为韩国效力的朝鲜人民军组成的部队。
三路大军,总计兵力超过一百万
主力是三个美军师,总兵力在五万左右。韩国陆军的三个主力师与五个独立旅也全部编在战斗序列里面,总兵力大约八万。其次就是大约四十万韩军二线部队,朝鲜伪军有二十万左右,另外还有三十万的后勤保障人员。
这个规模,不可说不大。
当然,数字只是用来吓人的。
百万大军中,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美军与韩军主力。总计十三万。
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要知道,罗耀武手里名义上有了六个集团军,但是第十六集团军还没有撤下来,在后期的阻击战中还损失了不少兵力,基本上没有作战能力,实际兵力只有五个集团军,总兵力不到二十万。
论战斗力的话,这五个集团军最多相当于之前的四个集团军。
也就是说,罗耀武并没有兵力优势。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靠近本土后,美韩联军的空中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在十月二十九日的一场空战中,空军不但教训了试图轰炸鸭绿江大桥的韩国空军,还在空战中干掉了一架靠近战线的美军大型预警机。
按照空军公布的战果,那是一架e3,而美国只承认损失了一架e8。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战果,因为这个战果明确无误的告诉美韩联军,中国空军不但没有垮掉,还拥有了反击实力。
事实上,这也是台海战争爆发之后,中国空军击落的第一架美军预警机。
按照中国空军公布的消息,击落美军预警机的是被撑为j14的第四代战斗机。
虽然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j14的原形机在两年前进行了第一次地面滑跑,当时网上还大肆炒作了一番,随后没了下文,任何一种先进战斗机从开始试飞到正式服役,没有七八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俄罗斯的t50在试飞四年之后,仍然是原形机,量产时间从二零一五年延迟到了二零二零年。但是美国空军的沉默,在很大的程度上证明中国空军没有撒谎。
当然,这并不重要,即便j14已经具备作战能力,也没有形成规模。
如果有足够多的j14,中国空军早就扭转局面了。
最重要的是,这场战斗后。美军的支援力量撤退到了平壤与咸兴,再也不敢逼近。
后撤一百五十公里,意味着美军预警机的探测距离缩短了一百五十公里,空战预警时间缩短了大约十分钟。
在分秒必争的现代战争中,十分钟足以改变战场态势。
影响空中战斗的,还有部署在鸭绿江与图们江北岸的大批远程防空部队。覆盖范围超过一百公里的远程战区防空系统,多多少少能为前线部队提供一些掩护,让美韩的战斗机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不敢过于嚣张。
只有一点不会改变。
中美军队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就要打响了。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四十二章 诱敌深入
第四十二章 诱敌深入
战斗在十一月四日打响。
当天。美军第二机步师强攻龟城。
因为第十五集团军在撤退的时候,破坏了从定州到新义州的铁路线与所有桥梁,所以美军无法沿着海岸线铁路与公路推进,龟城成为美军进军鸭绿江的必经之地。另外,该地拥有朝鲜北部地区最大的火车站,能够满足美军的后勤保障需求。
战斗打响后,守在龟城的第十六集团军四十六师一部按照罗耀武的命令,在坚持抵抗十多个小时之后,于当日夜间撤出龟城,沿铁路线向北撤退。为了阻止美军高速追击,第十六集团军在撤退的时候也破坏了铁路线,以及沿途桥梁。
这种坚壁清野的打法,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到十一月初,朝鲜北部地区,也就是中国军队控制区内的朝鲜军民大多转移到了鸭绿江北岸,被安置在数十个难民营内,只有少数素质还算不错的朝鲜人民军部队在前线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
美军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交通问题,还有沿途的落脚点。
占领龟城之后,美军才发现,这已经是一座空城,而且是一座布满了地雷。到处都是爆炸物的空城。
要清理城市里的爆炸物不是不可能,只是非常麻烦,需要大量时间。
美军最缺乏的就是时间。
无可奈何之下,美军不得不在城外驻扎,并且连夜派出追击部队,跟着第十六集团军向北挺进。
这个时候,江界方向上的战斗也打响了。
主攻的是美军第七步兵师,而主守的是第十六集团军四十八师的一部。
问题是,发起进攻的时候,美军仍然认为驻扎在该地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一部,因此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把江界当成了次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