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不然罗耀武不会一直把第十六集团军留在吉林,即便在围歼c集团军的战斗中,该集团军也没有参战。
罗耀武盯上了d集团军,麻烦就大了。
暂且不说d集团军会不会像c集团军那样迅速崩溃,东西两条战线间接近一千公里的防御空隙就足够致命。
只要罗耀武肯打,就能找到机会。
问题是,如何才能保住d集团军
把主力向东移动帕特里奇根本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虽然在东北战场上。美韩联军暂时处于防守阶段,但是帕特里奇并没放弃进攻打算,他也知道,只要东南战场上打开局面,随着总统承诺的援军到达,美韩联军肯定会在东北战场上发起进攻。
到时候,还得依靠鸭绿江口与辽东半岛上的港口。
如果此时把主力向东移动,只能使西线防御空虚。对罗耀武来说,这就是打回丹东与庄河的最佳机会。
帕特里奇已经在之前的战斗中吃过这样的亏,肯定不会再次上当。
主力不能东移,就只能让d集团军向西运动。
问题是,这也不大现实。d集团军负责了约占朝鲜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东北部地区,如果把d集团往西挪动,别说中国军队跨过图们江,就连盘踞在盖马高原上的朝鲜人民军残余部队也会趁机而东。
东线一乱,西线进攻也会受到影响。
罗耀武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肯定会大举进攻,在d集团军向西运动的时候将其歼灭。
困守一隅,d集团军还有点希望。
与中国军队打运动战,d集团军恐怕会死得很难看。
两条战线上的主力部队都不能随意调动,就只能抽调二线部队填补中间的空白区。
一月五日,帕特里奇给黄真尹下达了命令,让他将部署在平壤的e集团军与f集团军派往慈江道,在鸭绿江南岸部署纵深防区。
显然,这是两个二线集团军。
e集团军只有十一万人马,f集团军稍微好一点,有十三万人马,加上来与一个主力集团军差不多。问题是,这两个集团军的官兵素质都不怎么样,而且装备问题比较突出,战斗力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帕特里奇也没有指望韩军二线部队能够挡住中国的虎狼之师,只是希望在中国军队发起进攻的时候,能够为美韩联军的主力部队争取到一点时间。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已经是一月五日了。
黄真尹在当天就下达了调动命令,可是直到一月六日上午,主力部署在顺川的e集团军才向北运动。又过了几个小时,到六日下午。驻扎在平壤的f集团军才开拔。因为缺乏交通设备,所以这两个集团军的行军速度都不快。
即便一切顺利,e集团军要只能在一月七日上午到达鸭绿江南岸。
这个时候,恐怕罗耀武已经下达了进攻命令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八十四章 小鬼压场
第八十四章 小鬼压场
一月六日夜间,准备就绪的美军登陆部队开始向宁波推进。
因为只有两个陆战师上岸。陆军主力部队还在台湾,所以美军重点攻打镇海,并没有全面展开。
对交战双方来说,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打得非常艰难。
因为美军登陆地点离镇海港非常近,不到十五公里,镇海港又紧挨着宁波市区,所以攻防双方都没有回旋余地,只能在正面战线上死拼。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硬仗,也是东南战场上的第一场硬仗。
与此同时,东北战场上,罗耀武收到陈必时直接发来的战报后,立即向已经做好部署的前线部队下达了进攻命令。
这次,率先开拔的仍然是第十五集团军。
按照罗耀武的命令,黎卫东亲自指挥该集团军从鸭绿江上游的满浦进入朝鲜,直扑慈江道首府江界。
这个部署,着实有点让人看不懂。
虽然第十五集团军是罗耀武的嫡系部队,而且是第一次入朝作战的急先锋,但是上次入朝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防线,而这次却是纵深突击。
作为一支擅长防御的部队,第十五集团军的纵深突击能力就不太敢恭维了。
如果还是之前的十五军,有足够多的运输机与制空权。还能像空降兵那样,从空中进入战场。
在地面行动,第十五集团军的能力很成问题。
只不过,看懂了这一部署的话,就不会存在疑问了。
第五十集团军缺乏纵深突击能力,主要是缺乏装甲部队,在遇到敌人阻击的时候,难以取得突破。因为是轻装部队,所以在正常状态下的行军速度绝不比重装部队慢。考虑到物资补给等因素,第十五集团军的行军能力甚至超过了重装部队。
慈江道正是美韩联军防线上的空缺。
在这块面积近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只有韩军b集团军的两个师,而且分散部署在数十处地点,平均每处地点的驻军只有一个连。
显然,这不是战斗部队,而是驻守部队。
如此一来,在e集团军与f集团军到达之前,第十五集团军的突击行动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很明显,首先让第十五集团军出动,关键不在突击本身,而是在突击之后的行动。
别忘了,第十五集团军是一支非常善于防御作战的部队。如果正面交手,恐怕连第三十九集团军也很难突破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
罗耀武先把这支擅长防御作战的部队派上去,目的再明确不过了。
顺利完成突击之后,第十五集团军将就地展开,在美韩联军东西两条战线之间部署一道足够坚固的防线。
只要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接下来怎么打,就是罗耀武说了算。
这个时候。率先出发的e集团军刚刚到达介川,离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