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部署也看得出来,罗耀武吸取了在朝鲜境内作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围攻第二机步师的那场战役中。打穿插的第三十九集团军突得太猛,结果被第四步兵师缠住。如果不是第十五集团军迅速东移,守住了第三十九集团军退回国内的大门,恐怕罗耀武就得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这次,罗耀武把重兵放在江界,就是想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把入朝部队顺利撤走。
仅仅依靠第二机步师那一万多兵力,肯定打不下江界。
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帕特里奇不得不让黄真尹从韩军a集团军与b集团军中各抽调几个师的兵力,协助第二机步师攻打江界。
这次,黄真尹也很卖力,因为要救的不是美军,而是韩军。
丢掉c集团军,已经让黄真尹的乌纱帽去了一半。如果d集团军有个三长两短,就算总统格外开恩,也会撤掉他的职务。
对职业军人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耻辱。
对黄真尹来说,更是如此。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将最后一支中国军队赶出朝鲜之后,黄真尹就被国人视为完成了统一大业的民族英雄。
从英雄到罪人,这个落差太大了。
既然要全力救出d集团军,黄真尹就不惜血本。
按照帕特里奇的安排。黄真尹从a集团军抽调七个师,从b集团军抽调六个师,还各有两个主力师,总兵力十二万。
加上美军第二机步师,总兵力接近十四万,与守在江界的中国军队旗鼓相当。
组织起这支力量,帕特里奇才发起反击。
九日夜间,美韩联军的解围部队到达江界附近,战斗随即打响。
此时,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已经完成穿插,两个集团军的前锋突击部队即将会师。
面对泰山压顶的中国大军。包围圈内的韩军d集团军加速向惠山收缩。
因为美韩联军已经展开救援行动,所以罗耀武在九日夜间派出了东线战场上的另外两个新编集团军,从惠山西面南下,在惠山与江界之间构筑了一道防线。
这样做,即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也是为了降低江界的压力。
有了足够大的防御纵深,第十五集团军在防御作战的时候将更加游刃有余,而不用拘泥于一地得失。
当然,这还不是罗耀武在当天晚上做的最重要的决策。
随着十多万美韩联军向东运动,丹东方向上的防御密度大大降低。虽然用摆在这边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很难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牵制美韩联军主力仍然很有必要,所以罗耀武让三个新编集团军协助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攻打丹东与庄河,另外两个新编集团军则转向东进。
罗耀武别无选择,因为东线的五个新编集团军全都用上了。
围歼战才刚刚开始,远没进入高潮,如果没有几支像样的战役预备队,后面的仗将很难打,甚至打不下去。
对罗耀武来说,两个新编集团军就算得上是像样的战役预备队了。
到此,战斗已经全面打响。
双方都是一攻一守,攻的要快,守的要稳
战役的艰难性也在这里体现了出来。韩军d集团军二十多万人马,包成一团的话,很难一口气吃下,光是战术级别的穿插包围就得打好几次。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在惠山打比在盖马高原上打,对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要求低得多。
事实上,这也是罗耀武采纳叶振邦的建议,出动第十六集团军进行战略包抄,将韩军赶往惠山的主要原因。
如果在盖马高原上与韩军决战,至少需要动用两个纵队的民兵负责后勤工作。
在惠山作战,只需要一个纵队的民兵。
另外一个纵队,自然可以编成战役预备队,打散了编入各集团军,补充主力部队的战斗损失。
当然,后勤保障线缩短,还能减少运输途中的损失。
要知道。美韩联军的空中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向前线运送物资的最大威胁来自空中,而不是人手不够。
虽然帕特里奇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不管怎么说,韩军的战斗力远不如美军,不可能像当年的美军陆战队那样,在荒无人烟的长津湖南岸驻扎。
打到这,双方都在拼速度了。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八十八章 死战宁波
第八十八章 死战宁波
围绕着惠山与江界的两场决战打响时。东南战场上的宁波战役也进入了决战阶段。
与东北战场上的战斗相比,东南战场上的战斗更加直接,双方都是主力部队,攻防关系明确,而且都没有转圜余地。
虽然在进攻开始之后,美军利用强大的低空突击能力,特别是v22“鱼鹰”提供的垂直空运能力,迅速扫荡了宁波周边地区,控制了所有交通要道,再依靠由无人侦察机与无人攻击机为主的空中力量,封锁了进出宁波的地面通道,使得中国军队的战场机动能力降到了最低限度,但是攻打镇海的作战行动依然非常艰难,美军没有能够迅速取得突破,不得不与中国军队争夺每一条街道与每一栋建筑物。
这场攻坚战,绝对没有投机取巧的余地。
从理论上讲,通过长期围困,美军肯定能够占领宁波。
与东北地区不同,因为人口密度太大,城市分布非常密集,周边没有太多乡村。加上陈必时又没有罗耀武那么武断,所以宁波并没进行战前疏散。虽然美军打上外岛后,就有很多市民搬出市区,到乡村投亲靠友,在宁波务工的外来人员也纷纷返乡,但是在美军包围宁波的时候,城市里仍然有数十万市民。
这么多人,都得吃饭,每天至少消耗几千吨物资。
算上驻军,每天不用掉上万吨物资才是怪事。
与巨大的消耗量比起来,宁波储存的战备物资就少得可怜了。别说坚持一年半载,能坚持半个月就不错了。即便进行严格的战时管制,也最多坚持一个月。
没子弹了还能拼刺刀,可是没粮食了,那就别打了。
问题是,美军能够从容不迫的围困宁波一个月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两个陆战师,即便不作战、不活动,每天也要消耗数千吨物资。因为还要与外围的中国军队作战,所以美军每天也要消耗上万吨物资。
仅靠两栖投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