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按参战兵力、还是交战区域计算、或者是同时打响的战役数量,这都是朝鲜战争打响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随着战役结束,交战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
韩军损失的近三十万官兵主要集中在d集团军,二十二万韩军与朝鲜伪军覆灭。新参战的e集团军与f集团军也有不小的伤亡,总计损失了近六万人,其余就是协助美军解围的a集团军与b集团军,大约一万多人。
美军伤亡集中在第二机步师,正面防御的第二骑兵师与第七步兵师没有多大损失。
与之相比,中国军队的伤亡主要集中在第十五集团军、与之配合的新编集团军、以及民兵纵队上,仅民兵纵队的伤亡就超过三万人,大多是在从后方往前线运送物资的途中被美军炸死炸伤。
虽然会战结束的时候,中国军队因为后勤保障过于艰难,主动撤退到了鸭绿江与图们江北岸。没有留在朝鲜境内,但是中国军队仍然取得了这场会战的最终胜利,而且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胜利。
可以说,这是进入本土保卫战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
打完这一仗,战场形式已经悄然改变。
对另外一方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
再次损失二十多万官兵,而且阵亡人数又高达十多万,韩国的朴太玄政权已经是风雨飘摇了。
虽然受拜伦刚刚访问首尔影响,朴太玄并没下达撤军命令,在高压政策的作用下,韩国也没有爆发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但是会战结束后,朴太玄密电黄真尹,让韩军停止一切在中国境内、以及针对中国的进攻行动。
即便是补充到朝鲜东北部地区的韩军二线部队,也以剿匪为主。
也就是说,韩军将不再参加又美军主导的进攻作战行动。
当然,朴太玄并没公开发表声明。
换个角度看,韩军没法继续打下去,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d集团军覆灭之后,在前线作战的韩军只剩下a集团军与b集团军,而且这两个集团军也有不小损失,战斗力大打折扣。为了补充a集团军与b集团军的损失,e集团军与f集团军被拆散了编入这两个集团军。如此一来,跟在后面的就只有g集团军了,而这个集团军又被派往朝鲜东北部,弥补d集团军留下的空缺。
这下。韩军已经无兵可派。
更严重的是,在一线部队后方,有着近五百公里的防御空白区。驻扎在这一区域内的韩军不到十万人,还都是战斗力奇差的二线部队。
要命的是,在这一区域内,有近百万朝鲜伪军
朝鲜伪军,实际上就是韩军扶持的地方治安部队,大多是投降后改编的朝鲜人民军。这样的军队,不但不能上前线作战,在后方也不稳固。
说得简单点,朝鲜伪军今天可以投靠韩军,明天就能投靠中国军队。
要不是中国军队也精疲力尽,没法立即发动新一轮进攻,只要再次渡过鸭绿江,就能光复大半个朝鲜,不但能够逼迫盘踞在鸭绿江口与辽东半岛的美韩联军主力撤回去,说不定还能像六十多年前那样,一口气打过三八线,占领首尔。
面对这一情况,帕特里奇不急才是怪事。
随着韩军丧失战斗力,美韩联军不但进攻乏力。连防守都成问题。
打到这个时候,帕特里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继续守在丹东与庄河,保住进攻的希望,还是干脆撤回朝鲜半岛
如果由他来选择的话,肯定会选后者。
撤回去,韩军的a集团军与b集团军还能巩固后方防线,三个美军师也能在战线上站稳脚跟。等到补充兵力到达,再设法在中国军队发起进攻的时候消耗其有生力量,说不定还能再次渡过鸭绿江。
问题是,中国军队会再次入朝作战吗
东南方向上的战争已经打响,只要美韩联军撤走,中国军队入朝的可能性并不大,最有可能沿着鸭绿江部署防线,守好国门。
与才开战的时候相比,此时的中国军队已经不缺乏兵力,有几百万大军。
这样一支军队,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就能构筑起一道足够坚固的防线。
只要退回朝鲜,美韩联军要想再次打回去,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更重要的是,从战略上讲,美韩联军绝对不能撤退。
主动退回朝鲜,等于承认进攻中国本土的作战行动失败。到时候,别说反攻,能不能在中国东南战场上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
要知道,这种战略方向上的重大胜利,肯定会对中国军队的士气产生巨大影响。
说得简单点,能在条件恶劣的东北战场上取胜,为什么不能在更加有利的东南战场上取胜呢
从政治上看。也不会允许帕特里奇从东北撤军。
奥康纳刚刚宣布要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大话已经说了,美军就从中国撤军,这让美国总统如何下台
再说了,世界各国都看着美国呢。
别说像俄罗斯这种希望看到美国出丑的大国,就连众多欧洲国家都没表态,如果美国此时承认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作战行动失败,这场仗就没办法打了。
不能撤军,就只能增兵。
立即增派地面部队显然不大可能,就算奥康纳承诺的国民警卫队已经完成动员,第四步兵师的重建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几个之前撤编的陆军师团也已开始组建,可是要将这些部队送往前线,特别是配套的重型武器装备,确实是个严重问题。
当然,国民警卫队能否在一线战场上担当重任也是个问题。
等到第四步兵师完成重建,其他正规师团形成战斗力,怎么也得是一季度末、二季度初的事情了。
在此期间,帕特里奇能够得到的地面援助非常有限。
如此一来,就只能在空军与海军身上做文章。
加大空中投入势在必行,万幸的是,空军的动员工作进行得更早。
到二零一三年初,除了f22a的生产线早已开始全速运转。以每月数十架的速度产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外,美国还重启了b2a的生产线,以二十四亿美元的单价从诺思罗普公司采购了数十架,将b2a机群的规模扩大了三倍。f22a的多用途改进型,也就是与f15e类似的fb22的设计工作也已完成,即将投产。f35系列战斗机的量产工作已经安排下去,空军的f35a最先量产,然后是海军的f35c与陆战队的f35b,第一批f35a将在第二季度服役。
不说其他的,大批f22a服役,美国空军的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除了负责制空作战任务之外。在中国空军无力发起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