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奇别无选择,只能命令美军连夜进攻。
打到这个时候,帕特里奇仍然认为,罗耀武的目的就是歼灭日军,并没猜出罗耀武的真实意图。
直到当天晚上,当驻守在沈北新区西面罗家房的日军遭到突然攻击的时候,帕特里奇才猛然意识到,罗耀武的目光没有这么短浅。
帕特里奇首先想到的,还是罗耀武的歼敌战略。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打击敌人的不二法门,福田康夫为了解救被围的八个师团,已经把沈阳北面的全部兵力派了过去,罗耀武趁此机会包抄日军大后方,把增援部队也算进去,自然没什么好奇怪的。
当时,帕特里奇还有点得意。
如果罗耀武仍然盯着日军打,因为两个主力集团军已经消耗了不少战斗力,所以他肯定得动用预备队。
这样一来,能够用在彰武的兵力就不会太多,美军攻打彰武的行动将更加顺利。
确定打穿插的是第十五集团军之后,帕特里奇更加肯定了这一看法。因为打到此时,只有负责分割战场的第十五集团军还没有打过恶仗,战斗力比较完备,所以罗耀武才会用这支部队去包抄日军。
这也意味着,挡在美日联军两条战线之间的就只有一些二线部队了。
可以说,这是美军前去救援被围日军的最佳时机。
问题是,帕特里奇愿意就此放弃攻占彰武的机会吗
要知道,就算把日军救了出来,美日联军要向南下,还是得打下彰武。如果错过了当前的大好时机,恐怕今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紧接着,罗耀武收到了第三十九集团军从西拉马河子南下的消息。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强攻彰武的决心。
日军的八个师团已经全军覆没,就算把几个二线师团救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也就是说,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在兵力更加紧张的情况下,再也无法获得攻打彰武的机会,美日联军只能北上扫荡吉林与黑龙江。
从战略上讲,这是帕特里奇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日军完蛋之前占领彰武。
当然,对帕特里奇来说,丢掉几个日军二线师,对南下进军不会有太大影响。随着日军战斗力削弱,美军成为主导,到时候福田康夫就无法反对帕特里奇的战略决策,只能跟着美军南下。
由此看来,还是好事。
当然,前提条件是打下彰武。
这个时候,别说帕特里奇没有搞明白罗耀武的目的,连福田康夫都搞错了方向。
随着第十五集团军开始打穿插,福田康夫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增援的八个师团。
算上这八个师团,日军已经投入了近三十万兵力,而且已经有十五万日军被歼。如果再丢掉八个师团,福田康夫切腹都不能谢罪。
对他来说,如何把这八个师团救出来,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受此影响,福田康夫只能让从沈阳出发的四个师团加快行军速度,一定要赶在中国军队完成穿插之前打通撤退通道。
问题是,此时第十五集团军距离沈北新区不到五十公里了。
为了阻击日军,罗耀武在这次会战中首次动用了战术弹道导弹部队,让五个导弹旅在半个小时之内发射了上千枚战术弹道导弹。
这些导弹,全都砸向了北上的四个日军师团。
这还不够,罗耀武还发起了全民战争,号召沿途军民,特别是已经武装起来的人民游击队顽强阻击日军。
对四个日军师团来说,北上的道路异常艰难。
二十八日凌晨,第十五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攻入沈北新区,开始围歼守在这里的日军。
随后,该集团军主力到达。
为了加快抢运物资的速度,民兵大队与民兵纵队几乎同时跟上,而负责掩护运输线路的新编集团军已经在后方展开。
直到此时,帕特里奇才猛然醒悟,中国军队盯上的不是日军,而是作战物资
福田康夫也很快醒悟过来,只是此时已经太晚了。
在他命令北面的六个师团向南突围,反攻沈北新区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最先出动的摩步师已经打完穿插,派出侦察营与南面的第十五集团军会师。
随着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全面压上,日军别说反攻,能突围就不错了。
战场西北方向上,第六十五集团军也在天亮前完成部署,开始围攻从新民县赶来的两个日军师。
必须承认,两个打主攻的主力集团军的战斗力都有所降低。
官兵的精力还是次要问题。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都是主力部队,老兵占的比重很大,而且才打了两天,大部分官兵都坚持得住。
主要还是弹药补给跟不上。
两场歼灭战连着打,缺乏休整不说,后勤部队根本赶不上来。
打到这个时候,一些前线部队的官兵不得不拿起缴获的武器作战。
万幸的是,南面八个日军师团以步兵为主,严重缺乏重装备,不比同样只剩下步枪的中国军队好多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物资抢运工作。
第十五集团军攻入沈北新区之后,民兵就跟了上来,先把已经装车的物资运走,连带抢走了不少美日联军的辎重卡车。
随着二十来万军民赶到,几乎每分钟都有满载物资的卡车开出沈北新区。
发现这一情况,帕特里奇与福田康夫也是恼羞成怒。
地面部队赶不及了,只能动用空中力量。
问题是,罗耀武早就有所准备。此时部署在沈北新区附近、以及物资运输通道上的防空部队多达五十个营。
也就是说,罗耀武把三个集团军,以及加强给新编集团军的防空部队全都派了上去。
在这不到两百公里长的战线上,部署了这么多防空力量,让美日联军的战斗机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
再说了,一架战斗机最多载十来枚导弹与炸弹,一次出动一百架,就算百分之百的命中目标,也就摧毁一千多辆卡车。因为命中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还得算上战损,所以就算出动两百架战斗机,也就摧毁一千辆卡车。
当时,罗耀武投入的车辆在一万台之上,加上美日联军留在沈北新区的两千多辆辎重卡车,就算被炸掉一两千辆,仍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因为美日联军囤积的物资实在太多,所以所有卡车都得跑三到四趟。
这也是为什么要坚守一天的原因。
在往返接近五百公里的运输路线上,即便换人不换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