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9(2 / 2)

乱世英雄 闪烁 7163 字 2019-04-17

正是如此,在第三次南京会战期间,罗耀武一度想把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调往北京。当时,刘诚志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毕竟北京的防御才是重点,即便从守卫天津出发,将反击部队放在北京,才能最大限度的拖延美日联军。

万幸的是,到最后,罗耀武并没有对防御部署做出调整。

当时,罗耀武主要考虑的就是,在南京沦陷之后,美军肯定会全力北上,把所有主力部队都放在北方战场上。只要兵力充足,美日联军就能在两个方向上发起进攻,因此把反击部队放在北京,反而限制了作战使用。更重要的是,如果美日联军直接攻打北京,没有在天津浪费时间,那么调整部署,就等于主动放弃了反击的机会。

影响到罗耀武的,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中国空军。

空军实力恢复,对地面战斗的影响非常巨大。

回顾罗耀武在东北战场上的作战经历,可以说,在绝大部分时候,特别是在沈阳会战之后,只要有可能,罗耀武就会尽量避免与美日联军打野战,并且尽量利用预先设置好的防御阵地或者是大中城市阻击美日联军。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中国军队没有制空权,野战极为不利。在仅有的几次野战中,比如在突出部战役期间,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反攻锦州,在赤山会战期间,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反击,都因为缺乏空中掩护,突击部队在与敌人交战之前就损失了过半的装甲力量,导致突击力量严重不足,即便能够撕开敌人的防线,也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战果。

可以说,如果有足够的空中力量,美日联军根本不可能打到华北。

这一情况,到这个时候终于有了改观。

事实上,从七月中旬开始,中国空军就能确保某些重要地区的制空权,甚至能够以偷袭的方式给予美日联军重创。

十六日的空中战斗也证明,中国空军至少能在某一时间段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虽然在十六日夜间,中国空军的出动力度大大减弱,将制空权拱手让给了美日联军,但是这并不是中国空军缺乏战斗力,而是为了今后的战斗在保存实力。当时,北方战场上的中国空军至少还有五百余架j20战斗机,以及数量更多的j10与j11,配合制空作战的预警机也有十多架,仍然有足够的战斗力。

正是如此,在罗耀武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与美日联军打一场野外会战。

适合装甲集群野外会战的,就只有天津与唐山之间的滨海平原。为此,罗耀武坚持将两个装备最为完整的主力集团军放在这里。要知道,在装备健全的情况下,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都顶得上两个美军主力师,再加上摆在后面的第二十六集团军,还有数量众多的新编集团军与民兵,罗耀武有足够的信心,在天津东部地区与部署在唐山的美日联军主力部队拼个旗鼓相当。

当然,真打起来,肯定是两败俱伤。

即便如此,罗耀武也满足了,因为东北军的受要任务就是大规模杀伤美军有生力量。

如果能够在一场会战中打垮四个美军主力师,取得歼敌数万的战绩,就算美日联军继续进军北京,也将无功而返。

当然,刘诚志并不支持罗耀武的这一作战计划。

只不过,在陈必时来到北京之后,罗耀武获得了最大的支持。不管怎么说,刘诚志不可能同时质疑两个战区司令官的决策,也就没再提出反对意见。

打着如意算盘的,不仅仅是罗耀武,帕特里奇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在第三次南京会战中,帕特里奇总算找到了感觉。虽然没隔多久,但是帕特里奇已经总结出了经验,即在攻坚战中,最重要的不是突破中国军队的战略防线,攻占大城市周边的战略据点,而是打掉中国军队的反击力量。要知道,在前两次南京会战中,东南军能够打退美台联军,主要靠的就是充足的反击兵力。打到第三次南京会战的时候,东南军因为兵力严重匮乏,只能死守南京,没能发起有威胁的反击行动,最终丢掉了南京。

受此影响,从一开始,帕特里奇也盯上了部署在天津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并且将歼灭这两个主力集团军当成进军北京的主要任务。

毫无疑问,帕特里奇找对了方向。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帕特里奇对进攻行动做了精心部署。

首先,美日联军在唐山集结了四个美军主力师与八个日军主力师团。为了达到牵制东北军的目的,即让极具战斗力的第十五集团军留在北京,无法南下配合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作战,帕特里奇还在承德部署了同等规模的主力部队。当然,帕特里奇的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在天津取得重大胜利之后,在北面开辟第二条主攻方向,从南北两个方向上进攻北京。

这两路部署,都没有什么新奇的。

关键就在中路进攻上。

从部署上看得出来,在这条进攻线路上,帕特里奇也部署了四个美军主力师与八个日军主力师团。关键就是,用与攻打遵化的,只是其中的一半主力部队,另外一半主力部队则留在了后面,充当预备队。看上去,帕特里奇留下预备队,是打算在攻占遵化之后,扩大突破口。事实上,帕特里奇完全可以将这支拥有两个美军主力师与四个日军主力师团的庞大部队用在南面的战场上,与部署在唐山的主力部队围歼东北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如此一来,美日联军就能在天津战场上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

当然,这肯定会对美日联军攻打遵化产生影响。

从战场局面来看,只有在打下遵化之后,美日联军才能杀入天津。原因很简单,不比第十五集团军差的第十六集团军就部署在遵化西边,如果美日联军没能在遵化突破第四十集团军的防线,也就无法牵制住第十六集团军。到时候,罗耀武肯定会让这支非常擅长防御作战的部队火速南下,在遵化南面构筑起一道防线,挡住南下的美日联军。如此一来,从唐山出发的美日联军就很难在天津战场上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

在帕特里奇看来,第四十集团军的战斗力一直不怎么样,打下遵化不会有多大问题。

事实是,问题就出在遵化。

在东北军的七个主力集团军中,第四十集团军的战斗力确实较差,仅比第二十七集团军好一些,可是几个月下来,第四十集团军已经在遵化构筑起了极为坚固的防御阵地,还在第三次南京会战期间得到增强,获得了相当于一个摩步师的主战装备,因此具备了较为顽强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