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5(2 / 2)

乱世英雄 闪烁 7270 字 2019-04-17

如此沉重的打击,使得美日联军的官兵再也不会相信能够打下北京。

可以说,要想从这么惨重的打击中恢复过来,除了尽快向前线增兵之外,还得想方设法的打一场胜仗。

暂且不说美日联军如何打一场胜仗,仅仅向前线增兵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在廊坊反击战打响后不久,美国国会否决了由五角大楼提交的一份扩大征兵范围的法案,并且明确要求,今后的所有军事决策,除了要得到白宫的支持之外,还要获得国会战争委员会的支持。

也就是说,美国国会决定不再向中国战场增兵。

虽然在天津会战之前,美国陆军的规模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还有一百二十万的国民警卫队,但是除掉部署在国内、世界各地的部队、以及还在接受训练没有形成战斗力的新兵之外,部署在中国战场上的美军也就只有一百七十万左右,除掉在天津会战与北京会战中损失的大约三十五万,就只剩下了一百三十五万,其中半数部署在南方战场上,而且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新编部队或者国民警卫队,而部署在北方战场上的大约七十万美军中,仅负责东北占领区事务的就有四十五万,还有五万留在中朝边境附近,剩下的十五万全部集中在华北地区的几座主要城市里面。

由此可见,就算美军兵力不少,可是真正能够拉上去打的,还真不多。

以当时的情况,帕特里奇最多只能从东北地区抽调十五万占领军,加上华北地区的十五万部队,组织起一支三十万的美军。暂且不说这些美军的战斗力,除掉b集团军与c集团军的美军之后,也就直有二十万左右,而要控制像承德、唐山与秦皇岛这样的大中城市,二十万美军并不算多。

更何况,东北军肯定会设法变小胜为大胜,发起战略反攻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帕特里奇怎么也不可能把这二十万部队用来发起进攻。

对帕特里奇来说,加上b集团军与c集团军,用三十万美军守住华北,就是一个不小的胜利了。

与美国一样,日本国内也在增兵问题上遇到了麻烦,只不过是不一样的麻烦。

在长崎毁于核打击的刺激下,日本全国上下仍然对这场战争保持着一股近乎于疯狂的激情,即便已经有部分日本人醒悟了过来,可是在日本各地,踊跃参军的年轻人仍然大大超过了日军的征兵规模。

主要问题就是,日军的训练水平、以及生产武器装备的能力远远跟不上战争消耗。

日军在战场上的拙劣表现,与日军的训练水平、以及使用不太顺手的美制武器装备有很大的关系。在总结教训的时候,一些偏执的日军将领甚至认为,这是日军伤亡惨重的最主要原因。

如此一来,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日军的表现就不会好起来。

受此影响,在增兵问题上,日本当局一直举棋不定。不增兵的话,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肯定会以惨败收场,特别是在北京会战打响后,东北军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让日本国内上下都认为,日军兵力太少了。增兵的话,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最终因为承受不起伤亡而不得不承认战败。

站在日本当局的立场上,是否增兵就是一场赌博,准确的说是增加押上的筹码。

别忘了,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具有赌徒性格的民族。在已经押上了不少筹码,而且未见得会输得一干二净的情况下,日本当局很有可能做出错误判断,认为通过增加筹码,能够把之前赔掉的全都赢回来,从而铤而走险。

只不过,在二零一五年的二月份,日本当局肯定无法向北方战场增兵。

事实上,以日军的扩充速度,即便在一个月之后,也不见得能够增派作战部队。

如此一来,在东北军恢复战斗力的这一个月里,美日联军没有能力发起反击,最多只能加强在华北地区、特别是唐山与承德的防御部署,做好抵抗东北军战略反攻的准备,也就让东北军能够安心休整。

毫无疑问,就算打掉了c集团军,东北军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打下唐山与承德。

如此一来,是否围歼c集团军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做出这一判断之后,罗耀武也就放弃了继续打下去的想法。

既然得等到一个月之后才有能力攻打唐山与承德,为什么不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将士们放下武器,好好的睡上一觉呢

卷一 时势英雄 终章 走向胜利

终章 走向胜利

随着东北军主力部队陆续撤出战斗,京津大会战正式宣告结束。

从台海战争算起,京津大会战无疑是这场战争中的重大转折点,现实意义不亚于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及太平洋战争中的中途岛海战。在此之前,主动权一直掌握在美日台联军手中。虽然中国军队的千万将士做出了不懈努力、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一直没能扭转战局,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在此之后,美国在付出了无法承受的惨重伤亡之后终于做出了撤军决定,战争主动权受次落到中国军队手中。正是如此,京津大会战也被认为是中国军队发起战略反攻的起点。

不可否认,中国军民在这场大会战中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虽然谁也说不准,为了扭转战略局面,到底有多少中国军民在这场会战中丧生,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准确统计出平民伤亡,更没人知道,在敌后战场上,到底有多少游击队官兵壮烈殉国,但是按照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随后公布的消息,仅在正规作战中,东北军的七个主力集团军、五十六个新编集团军与五支民兵纵队就有三十七万余名官兵阵亡,伤员更是多达一百四十余万。

如此惨烈的代价,远远超过了过去任何一场大规模会战。

即便将这场大会战分成天津会战与北京会战,即把伤亡数字分开计算,其损失规模也在这场战争中名列前五。

由此不难理解,罗耀武为什